内容摘要:国际间佛教教育间的交流合作,无疑是佛教因应全球化极其重要的一环。有鉴于此,“佛教大学国际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Buddhist University, IABU)成立于2007年,目前共有17个国家,62个会员大学。如何好好经营使其发挥应有之功效,实乃当今佛教教育应当面对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全球化 佛教教育 佛教大学 国际交流
一、全球化的挑战与契机
全球化,这是目前全人类的重要课题。举凡政治、经济、文化等等,都必须考虑到全球化的问题。当然,佛教,乃至佛教教育,也无法置身事外。以台湾圆光佛学院为例,笔者于1999-2002曾任教务长之职,初到任时,本地台湾生与海外侨生的比例(本侨比)约为5:1 ,尔后每年侨生不断增加,至2002年底将赴美留学时,本侨比约为2:1。04年到08年间,本侨比已为1:1左右,有时甚至侨生还比本地生多。当本侨比从5:1变成1:1的时候,这也意味着校园文化产生了重大的改变,教学策略与生活管理也必要作相当程度的调整。这对学校的经营者来说,当然是一个传统文化的全新挑战,却也是迈入全球化的最佳契机,更是一个不可逃避的现实趋势潮流。必须对全球化作好准备,掌握时间、地理、人眽、乃至时事等等的机缘,拟定出适当的发展方针,才能在此全球化的巨变中生存乃至成长壮大,否则只有落入被边缘化或是灭亡的惨运。
陈瑞贵(2001)指出:“全球化是一种创造跨国性社会条件与跨国性社会空间,提高区域文化的价值和推动各种第三文化产生的过程。在此一过程中,主要的影响变数有三:一是空间上之扩展,二是在时间进程之稳定性,三是跨国网路、联系与图像流通的密度。如果能创造此三变数的正向成长,就可透过沟通与行动的制造与保存开启一个具多样性和非整合性的世界视野” 。这对佛教及佛教教育全球化的过程,提出了一个很好的说明与方向,而在2007年5月成立的“佛教大学国际协会”(简称:佛大国协)(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Buddhist University, IABU),更是个很好的例子来作为佐证。首先,“佛大国协”的成立,开创了更佳的佛教教育跨国性条件与空间;其次,“佛大国协”透过交流合作与相互了解,也提高了佛教区域文化的价值;最后,“佛大国协”也将推动形成各种别于现行区域文化的“第三佛教文化”(如:混合式或转变式的新兴佛教文化)。无疑地,“佛大国协”已抓住全球化的契机,而陈瑞贵所提出影响全球化过程的三个变数(空间之扩展、进程之稳定、联系之密度),也正是“佛大国协”所要面对的挑战。
作者:
释惠谦
编辑:
栓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