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教育与学术研究浅议
2009年03月29日 12:57凤凰网华人佛教 】 【打印已有评论0

释迦牟尼创立佛教以后,佛教教育一直成为教界内外的宣教和弘法利生的重要手段。佛教教育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培养人才,广宣佛法,另一方面是为了理论研究,深化佛说,佛教成立二千五百年以来,培养了无数的人才,佛教的理论也得到了光大,特别是中国佛教的祖师大德进行不懈余力的弘扬,使佛教的第二故乡成为世界最有影响的佛教大国,为世界宗教的发展,作出了不朽的贡献。

中国佛教里面有一句话叫做“法赖人弘”,形象地说明了人在弘扬佛教中的重要性。弘扬佛教,不是一句空话,它是要人去努力做的。而要努力弘法,就要有人才,所以佛教教育成为培养人才的至关重要方式。佛教今天能依然在社会上拥有广泛地影响,这不能不说是佛教教育的功劳,离开了佛教教育,佛教将不会再得到发展。所以佛教教育是中国佛教界培养人才的必由之路。

佛教教育是多层次与多元化的一种教育方式,它不仅仅是只在于宣传佛教和培养人才,而且还担负了传授知识与调整人心的重任。佛教历史悠久,人才济济,覆盖面广,影响巨大,因此,佛教教育在这个背景下,涉及到各个层面与众多领域,其培养的人才也分布在很多行业,我们常说佛教是一种文化,就是指的它的幅射效应及其对社会文化的贡献,如果没有这种效应与贡献,佛教就不具备它的广泛文化性,也不可能在社会上有着这么重要的影响。

释迦牟尼建立佛教,强调教育的重要性,认为佛教教育是教人“示教利喜”,即是说佛教的教育活动,能让众生有一个欢喜心,听法的也会有一个“见教利喜”的感觉,通过佛教的教育使人的心情愉悦,达到解脱的境界,目的就达到了。事实上,佛陀就是通过这种教育的方式,将佛教推广开来,使之在社会上有了更多的影响。但是,佛教不仅只是在培养宣教人才,予人解脱方面尽到自己的社会责任,更重要的任务是它要肩负推动佛教文化前进和纵深发展的重担。

回顾历史,我们可以看到,每当佛教发展的高潮来到之前,都会有一次佛教理论的更新和观念的提升。原始佛教进入到部派佛教时,佛教内部派别纷起,每个派别都提出自己的一套理论模式,各方之间还有着理论上的持久论战,通过这些论战,各家在诤论之中获得前进资源。小乘佛教过渡到大乘佛教也是如此。大乘佛教在观念和理论思维的深度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般若性空与唯识万有在理论上相互争鸣,最终使佛教理论攀上了人类思维的顶峰,至今仍然无人超越。

以上仅是介绍的印度佛教情况,再看看中国的佛教进程,也是如此而已。

佛教初传,中国人对佛教的理论教义不能正确理解,产生了众多歧议,以讨论佛教空义的六家七宗开始出现,各家对般若空性的解说,将中国佛教的理论引向了深入,这时的佛教不再只是予人解脱,愤世嫉俗的学说,更重要的是它刺激了中国哲学的发展,将中国哲学和思维高度给予了很大的提升,佛教本身也在这场论战中开始大踏步前进。南朝佛教重视理论的研讨,这时印度的涅盘佛性学说传入中国,能否成佛成为时人议论的焦点,但在客观上却推进了人们对佛教的认识深入,更多地发掘了佛性内在的含义,对后来的心性学说产生了影响。也就在这时,中国大地出现的以讨论某一部经典为特点的学派,三论、成实、地论等等学派将印度的佛经鞭辟入里,详细解剖,使中国的佛学内容大大充实,为未来中国人自己创宗立教准备了理论的基础。隋唐是中国佛教的高峰期,这个高峰期的标志是宗派出现,天台、华严、唯识、禅、密、净土、律等各宗蜂涌而起,其背后的支撑都是在于理论的建造,如果没有各宗的宗经与理论,就不可能出现各宗竞起的情况,中国的佛学也不会与儒释道三家经教鼎立,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并且影响了后来的宋代的理学。有学者认为宋代以后是中国佛教衰落期,但是就使是佛教在衰落的同时,也曾经有过小的高潮,而每次这个小高潮的到来,也充满着理论改造的情况,像宋代的禅宗、明初的佛教复兴都与佛教理论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中三合流或三教合一是推动中国佛教理论创新的主要动力。特别由于禅宗理论适应于中国的土壤,六祖慧能提出的明心见性思想适合于广大佛教徒的根机,百丈怀海进行制度革新,禅宗脱颖而出,于是才有“选官不如选佛”的说法,佛教在整个世俗世界影响增大。明初对佛教进行严格的管理,将佛教划分成禅、教、律三家,但是就在这个时候,一批高僧纷纷著书立说,发扬各宗祖师学说,融汇儒道两家的学说,使得这时的佛教有了生气,影响乃至到了现在。清末民初的佛教,在西学进入中国的背景下,太虚大师紧跟时代步伐,提倡佛教的“三大革命”思想,倡导“人生佛教”的理念,为当代中国佛教走“人间佛教”的道路指明了一条新的方向。

« 前一页123后一页 »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作者: 黄夏年   编辑: 李雅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