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之脊粱 佛教之典范:一代伟人唐玄奘
2009年03月29日 08:52凤凰网华人佛教 】 【打印已有评论0

内容摘要:奘师生活的时代,恰逢中国数千年古代史上最为辉煌的贞观盛世前后。今天,中国人民又一次站立在民族复兴的伟大起点,让我们一起解读奘师壮丽一生的传奇经历和自强不息精神,游历中国文化之深邃意境,从民族精神资源富矿中汲取无穷的智慧和历史的启迪。

关键词:奘师 精神 不屈不挠 民族 文化

奘师是一位生活于公元7世纪隋唐的高僧。他于唐贞观元年只身前往印度取经求法,历时19年,独行五万余里,遍游西域、中亚和印度,回国后他又用了19年的时间,夜以继日地翻译了大量佛经,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堪称空前绝后。他的舍身求法的精神,他的九死一生的经历,他以平凡之身完成的不平凡的业绩,吸引着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人们传诵着他那神奇般的故事,把他作为唐朝和尚的代表,称他为唐僧。提起奘师,一般人们都会想到《西游记》中那位胆怯懦弱、人妖不分、是非难辨的胡涂和尚。其实这仅仅是作者的虚构,就历史上真实的奘师而言,对其形象未免过于歪曲。史实记载的奘师,不仅精通佛法,虔心求学,而且胆识过人,是位大智大勇的高僧。

综括奘师一生,约略可分为三大阶段,一是国内修学,二是西游求法,三是归国主持译经。每一阶段都有人所不能企及的特殊表现与成就。如西游途中的“乘危远迈,策杖孤征,积雪晨飞,涂间失地,惊沙夕起,空外迷天。万里山川,拨烟云而进影;百重寒暑,蹑霜露而前纵。”其间的艰危困苦,非言语可以形容,非一般人可以忍受,而奘师皆能一一克服,从未消萌退志。学成之后,名满五印,被当时五印盟主戒日王奉为国师,礼遇之隆,供养之厚,尊敬之诚,无以复加,再三恳留,奘师丝毫不为所动,只念念不忘游学初衷,必须将所学贡献于祖国,甘愿再冒一次生死艰危,终使我中华文化,大放异彩,为历史添了光芒四射的新页。在我国历史上对奘师的评论莫过于他的同时代弟子道宣律师所作的概括:“余暗昧,滥占斯席,与之对晤,屡展炎凉,听言观行,名实相符,精厉晨昏,计时分业,虔虔不懈,专思法务,立无名利,行施虚浮。曲识机缘,善通物性,不倨不谄,行藏适时。吐味幽深,辩用疑义,实季代之英豪,万佛宗之法将矣”,寥寥数语已将奘师的高尚人格、学业的成就和务实的精神跃然纸上。

目前我国政府加大力度投入4万亿人民币正在大规模地进行开发地方基础设施建设,这不仅是一项带有战略性的、伟大的技术经济措施,也是一场精神文化的建设活动。在这场建设中,奘师的精神将照耀和激励着全国各族人民前进。笔者认为奘师精神大致可以概括下列六个方面:(一)首先是学习奘师的真诚向外国学习,勇于开拓的精神。在奘师活动的年代,印度的佛教、文化科技知识已大量涌入中国,奘师是把它们作为先进的知识加以热忱地学习的。奘师早年曾流转各地,参访各种不同学派的名师,向他们请益受教,但他从不满足于他所取得的成就,常常对“先贤之所不决,今哲之所共疑”的问题进行寻根问底,渴望了解佛教的全部、正确的知识,因之,当他从印度来华学者波颇密多罗那里知道了戒贤法师在那兰陀寺讲《瑜伽师地论》的消息后,便“杖策孤征,乘危远迈”去印度寻求新的知识,开辟佛学研究新的途径。他到达印度后不辞艰难地几乎访问了当时五印度所有的著名佛教学者和婆罗门教有识之士,虚心向他们请教,既使是佛教的论敌或者外道也不顾,如实地把他们的论点介绍给中国知识界。另外,他在学习和研究瑜伽行宗的过程中,揉合了印度当时流传的唯识十家之说,藉以贯通新旧唯识的鸿讲,独辟蹊径,奠定了新唯识学的理论基础,从而建立了中国的法相宗。奘师大师这种虚心向外国学习,富于创造的精神,对于我国当前的精神文化建设也有着借鉴意义。

其次是历尽千难万险、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奘师在去印度的路途中历尽了人类所遇到的种种自然和人为的灾难,他涉历了世界上最荒凉的塔克拉玛干热沙漠(新疆塔里木),在途经流沙八百里内,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复无水草,粼火飘忽,烂若繁星,但他孓然一身,顾影惟一,望着聚骨马粪前进;翻越了终年积雪的帕米尔高原、白雪坚冰的喀喇昆仑山脉(凌山)和热海(今吉尔吉斯伊塞克湖)。在印度境内还遇到了外道难近母(嗜血女神)教派的掠劫。此外他还克服了在学习和研究过程中的“三难”,即学梵文难、得经本难和文化交流难,如果没有坚忍不拔的精神,奘师是无法克服这些难关的。

再次,不慕荣利,造福人民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奘师西行后由于自己的努力和勤奋,在印度学术界获得了至高的荣誉,成为佛教最高学府那烂陀寺四大论师之一。戒日王优渥礼待,给予丰厚的供养,但他一直未忘出国的素志—“弘法利民”。当鸠摩罗王---戒日王封号“大乘天”和“解脱天”并坚留他在印度时,他答称:“今果愿者皆由本土诸贤思渴诚深之所致也,以是不敢须臾而忘”(《大慈恩寺法师传》卷五)。在他回国后,唐太宗曾两次希望他能“还俗从政,辅佐朝廷”,但他矢志译经事业,婉言加以谢绝。奘师这种精神曾如汤用彤教授评说:“襟抱平恕,器量虚融,…耽于道术,淡于名利,不欲高衔……奘师人格极高,为人所敬顺”。

第四、虔虔不懈,寻求真理,攀登学术高峰的精神。奘师毕生翻译了印度佛教经律论75部1335卷,约1300余万字,占唐代译经的一半以上。另外,还写作了不朽的《大唐西域记》一书。他在佛教哲学、因明学、梵文翻译、历史、地理、民俗和中外交通等方面都给我们留下了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他将印度的佛教知识介绍给中国并在中国发展成唯识学的理论和因明学的理论,创立了法相宗,与此同时还把中国的文化知识介绍给印度,他将中国的《道德经》、《大乘起信论》翻译为梵本。就当时的学术情况看,大师确是攀登了学术高峰的中国第一人,表现了一个知识中人敢于追求真理的勇气和对待学术研究毫不含糊的科学态度。

« 前一页123后一页 »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作者: 心海   编辑: 李雅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