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佛教优良传统 共创和谐新世界
2009年03月29日 08:43 】 【打印已有评论0

二、 自他不二 人际和顺

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佛教主张“自他不二”,就是从缘起法则观察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认为每个人的生存都有赖于他人和社会,人与人互相依存,密切关联。佛教主张一种最广大的平等观,讲“是法平等,无有高下”(《金刚经》),认为强弱、富贫、大小、上下互相之间应该理解、谅解、宽容,彼此之间应该互相尊重,建立互信与合作。我们每一个人都希望受到尊重,当你的内心充满了爱,充分尊重每一个人时,不管走到哪里,你都会散发出和善、慈悲、祥和的氛围与磁场。所以,当一个人以爱己之心去爱他人时,我们的人际关系也会变的和顺。这种和合共生、自他不二的主张对于今天建立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合作关系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三、 慈悲无我 社会和睦

佛教认为,人人皆有佛性,人人本性清净,众生与佛本无差别。如有差别,则在于一迷一悟,迷即众生,悟即是佛。而所谓悟的根本内容,就是能“自净其心”。只有内心平和与安定,才有外在的和谐与安宁。内有不和的心因,外就有不和的事缘,彼此互相影响,推波助澜,才会形成种种冲突、暴力乃至战争。《金刚经》云:“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我”是纷争的根源。人类往往因为执着于“我”的看法、“我”的财富、“我”的利益、“我”的名位,因“我”而自私,因“我”而执着,因“我”而爱染,因“我”而纷争,“我”之一念之心,令人永不安宁。因此,欲求世界的和平,必须无我,无我才能大公,大公才能无私,无私才能和平。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美国总统罗斯福问太虚大师:“如何才能和平?”大师回道:“慈悲无我。”所以想要求得和平,正本清源之道,首先要消除心中的我执,让自己的内心变得和善。佛教从这一方面来促使我们各自摈弃私见私欲,以博大的胸怀,视他人为已,视万物与我为一体,从而去共同维系社会的和谐。

四、感恩报恩文明和谐

佛教认为世间的一切,无不产生自因与缘的结合。此物同时也是另一物生成的因或缘,万物是相互依存、互为因果的。对于恩的看法,比起由上对下的施恩观念,佛教更强调相互间的感恩与报恩。佛教提倡敬侍“三福田”、强调报“四重恩”,即恭敬佛法僧“敬田”报答父母师长“恩田”,怜悯贫者病苦“悲田”。并报答“父母恩、众生恩、国土恩、三宝恩”。从报恩来看,一个人来到世间,首先是父母的生养哺育,才能长大成人。因此,要“报父母恩”。有了这种观念,就会有和睦的家庭、孝顺的儿女。作为一个社会的人,我们的衣食住行,无不来自众生之因,我们每天的工作、劳动、都是对众生的报答。有了“报众生恩”的思想,才会有人与人的平等观念,才会互相关爱,共建文明的社会。“报国土恩”,就是要爱国,报答生养我们的国家。对佛教来说,佛、法、僧三宝使人们取得智慧、证得菩提、获得解脱,因此,三宝之恩不可不报。从以上可以看出,佛教教导的报四重恩,是教育我们从内心深处建立感恩、报恩的观念,和善对待一切,与建设和谐社会是一致的。

所有人类、所有动物都是靠地球、大自然的养育才能存在,而各种动物也都在直接或间接的帮助着人类,默默为人类做着贡献。如果我们每时每刻都能善待大自然,善待这个养育我们的地球,善待与我们人类相关的各种动物、水、空气、能源、一草一木等,我们就会自觉地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认识到,我们任何生命个体的生存离不开各行各业的人的辛苦劳动,因此,任何个体离开社会都无法生存,更谈不上个体生命的完善。这就决定了任何人都不可能仅仅独善其身,要追求个体生命的完善,必须同时积极促进他人即全人类的共同完善,将个人生命的完善建立在人类社会的共同进步与发展之中。这样,我们就能以平等心、感恩心与各种动物和我们的大自然和谐共存了。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作者: 李玉玲   编辑: 栓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