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下神坛:水月观音透视(中)
下一组:美不胜收的八美惠远寺冬景(8张)
1/6
    雕刻则始见于杭州西湖石窟后汉乾祐二年(950)的“朱知家镌观音像”,五代以后的水月观音像较多地出现在甘肃河西地区、四川大足、安岳以及陕西北部石窟中,基本式样为:龛形呈不规则山石状,龛侧上方雕出插有柳枝的长颈净瓶,菩萨游戏坐,体微侧,面向前方或略下视,披帛缠肩绕臂,胸腹间悬佩串珠饰,身下为各式供养人像。 “水月观音”在早期佛教经典中本无出处,可以说是中国人攀附佛经而新造的佛教神祗,作为佛教与中国本土文化融合的产物,水月观音在受到广泛尊崇后顺理成章地进入佛教的“万神殿”。本幅图片在题记中明确记录了“……大悲救苦水月观音菩萨”的名称,也就表明至迟从北宋开始,水月观音就已作为佛教的正式神祗而名正言顺地登上神坛。(图:大足石刻的水月观音龛)

    由于石窟建筑结构的特殊性,许多早期的水月观音像得以较好地保存下来,本幅图片即为重庆大足北山佛湾213号水月观音龛,时代约当于五代十国时期的前、后蜀阶段,菩萨头戴高化佛冠,面向前视,上身半裸,胸佩璎珞,斜披珞腋,游戏坐于龛台上,身形略显僵直,龛下为几身世俗供养人像,具有早期特征。

发布时间:2010-05-04 | 我要评论 | 0

-(共6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