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杨曾文:清雍正崇信禅宗 曾下令取缔“佛门败类法系”


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人参与 评论

编者按:清世宗雍正皇帝在《拣魔辨异录》中借对明末三峰汉月法藏弟子潭吉弘忍《五宗救》进行批判,对他们师徒以圆相作为千佛万佛之祖和禅门五宗宗旨的观点进行总的清算,并下令取缔他们法系。 中国社会科学院

编者按:清世宗雍正皇帝在《拣魔辨异录》中借对明末三峰汉月法藏弟子潭吉弘忍《五宗救》进行批判,对他们师徒以圆相作为千佛万佛之祖和禅门五宗宗旨的观点进行总的清算,并下令取缔他们法系。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世界宗教研究所教授杨曾文(图片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摄影:李保华)

一、雍正《拣魔辨异录》将《五宗救》中“尤悖谬者”摘录逐条进行批判

明末,临济宗正传禅师嗣法弟子密云圆悟及其法系在江浙一带拥有众多信众,拥有较大影响。圆悟嗣法弟子三峰汉月法藏著《五宗原》,遭到圆悟及其弟子的批判。法藏弟子潭吉弘忍著《五宗救》维护师说。在他们死后,圆悟又著《辟妄救略说》对他们的观点进行批判。在经过九十五年之后,清朝世宗雍正皇帝从禅书中得知此事,认为法藏师徒叛经离道,“倒戈乃祖乃父,为宗徒中之败类”,针对《五宗救》撰写《拣魔辨异录》对法藏师徒的观点作严厉批判。这是佛教传入中国以后,身为皇帝者对佛僧著作进行批判的唯一事例。

清世宗(下简称雍正)崇信禅宗,在翻阅密云圆悟禅宗语录过程中发现他批评法藏的《辟妄》诸书,认为法藏“无知妄说”,“诳世惑人”,于是在雍正十一年(1733)撰写《拣魔辨异录》八卷,着重批判弘忍《五宗救》。卷首载录雍正皇帝《上谕》,此后摘引弘忍《五宗救》八十余条,对法藏、弘忍师徒的观点进行严厉斥责和批判,并借此表述对禅宗的见解和主张。行文称法藏“魔藏”,弘忍为“魔忍”,凡引《五宗救》皆称“魔忍曰”。(此书及刻板长期收藏在清宫内,实际没有收入乾隆时期完成的《龙藏》。直到本世纪初才有人从北京书市寻购到二部,将其中一部通过杨仁山送给日本友人,后被收入由京都藏经书院编印的《续藏经》之中;中国上海在1915年刊有石印本。)

清世宗雍正皇帝认为法藏师徒以一圆相作为千佛万之祖,并且提出各种“细宗密旨”的禅法,又明确分辨五宗的宗旨和宗风,是完全违背祖宗的“以指悟自心为本”和“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的基本宗旨的,是“全迷自性”,“知解穿凿,失却自心”,“无知妄说”。

雍正按照禅宗“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观点,认为“佛祖之道,指悟自心为本,是此说者名为正知正见,用之以利人接物,令人直达心源,方得称佛祖儿孙”;历代祖师“虽更换面目接引世人,总不离世尊拈花,临济棒喝之旨”,说法藏、弘忍师徒的主张是背离禅宗的“魔说”、“魔道”。既然法藏、弘忍师徒以○相为千佛万佛之祖并以此或其他名相为禅宗五宗宗旨,理应受到批判,密云圆悟撰书对法藏一再批判完全正当。他斥责他们执着“实法”、“知解”,“全迷本性,无知妄说,不但不知佛法宗旨,即其本师悟处,亦全未窥见。肆其臆诞,诳世惑人。此真外魔知见”(《上谕》)。他奉劝教界学人认清法藏、弘忍二人面目,说:“如魔藏父子竟成小人之无忌惮,学者安可不猛省。故曰参须真参,悟须实悟,初彻一切空有,切须脚头稳实”(卷二),以此压缩以他师徒为代表的三峰禅派的影响。

雍正还说,所谓“外道魔道”虽也有“知见”,然而却是“妄认识神生死本以为极则,误认佛性,谤毁戒行”(《上谕》),即将人的灵魂当作佛性,并且毁谤戒行。对此也不能容忍。

此外,雍正认为,法藏、弘忍师徒既然也承认禅宗反对名相,那么,○相就不是象或名相吗?如果说此一○相为千佛万佛之祖,那就是意味着“千佛万佛乃○之子孙”,能够这样认为吗?他认为,历代禅师在传法中用来启示学人的棒喝,本身就体现禅宗的宗旨,他戏谑地说:“且宗旨之与棒喝,有二乎,无二乎?譬如三峰法藏,棒喝即三峰,宗旨即法藏,乃欲是法藏而非三峰,灭三峰以救法藏,气急败坏,被发缨冠,谓之狂人不可也。”(卷一)至于棒喝,既然是禅师用来启示学人的方便手段,那么,用来辅助传法的微笑或其他动作岂非棒喝?春秋冬夏四时、风雨霜露,不是天之棒喝?地载神气、风霆流形、庶物露生,不是地之棒喝?

他提到:“宗门不涉文字,固不得以文字辨论。但魔藏父子动即援引世典,差排牵合,又不得不即以世典明其舛谬,以解无学者之惑也。”(卷二)表明自己引用世上流通的经典来证明法藏、弘忍师徒的谬论是不得已的。

雍正认为,弘忍编撰《五宗救》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申法藏之魔说,而其最要眼目在临济为五宗之长,而法藏为临济之嫡骨,且使天下后世知伊又为法藏之肖子”(卷八),是为了重申法藏的观点,并显示法藏得到临济宗真正嫡传,而他是法藏长得意弟子。

雍正表示,他在雍正十一年四月初八日特颁上谕,已经将法藏、弘忍师徒的罪状宣示清楚,此《拣魔辨异录》是将《五宗救》中“尤悖谬者”摘录逐条进行批判,“以发十方禅子之蒙,俾误饮其毒乳者,作大黄巴豆猛下之剂,冀读之者毒尽而命乃徐苏,或亦不无小补也”。

二、雍正断言法藏弘忍法系不守戒规若不剪除将危害佛教

清世宗雍正在《上谕》中说三峰法藏、弘忍法系的人,

不坐香,不结制,甚至于饮酒食肉,毁戒破律,唯以吟诗作文媚悦士大夫,同于娼优伎俩,岂不污浊祖庭!若不剪除,则诸佛法眼、众生慧命所关非细。朕为天下主,精一执中,以行修齐治平之事,身居局外,并非开堂说法之人,于悟修何有,又于藏、忍何有?但既深悉禅宗之旨,洞知魔外之情,见现在魔业之大,预识将来魔患之深,实有不得不言,不忍不言者。

这是说,法藏开创的临济宗三峰派不仅在教理方面违背禅宗根本宗旨,而且在日常行持方面也不守戒规,不坐香,不结制,甚至饮酒食肉,却以吟诗作文来取悦于儒者士大夫。他作为一国之尊虽为局外之人,但因为通晓禅宗之旨,懂得法藏、弘忍师徒宣扬的思想属于外道“魔法”,对佛教将带来重大危害,所以才不得不撰写《拣魔辨异录》予以说明和批判。

到底雍正根据什么事实说法藏、弘忍法系的僧众“不坐香,不结制,甚至于饮酒食肉,毁戒破律”等,从《拣魔辨异录》和《上谕》找不出具体证据。

三、雍正帝下令将《拣魔辨异录》颁布天下,取缔法藏弘忍法系

清世宗《上谕》明确宣示:

当日魔藏取悦士大夫为之保护,使缁徒竞相逐块,遂引为种类。其徒至今散布人间不少。宗门衰坏,职此之由。朕今不加屏斥,魔法何时熄灭?

着将藏内所有藏忍语录并《五宗原》、《五宗救》等书,尽行毁板,僧徒不许私自收藏。有违旨隐匿者,发觉,以不敬律论。另将《五宗救》一书逐条驳正,刻入藏内,使后世具正知见者,知其魔异,不起他疑。天童密云悟派下法藏一支所有徒众,着直省督抚详细查明,尽削去支派,永不许复入祖庭。果能于他方参学,得正知见,别嗣他宗,方许秉拂。谕到之日,天下祖庭系法藏子孙开堂者,即撤钟板,不许说法。地方官即择天童下别支承接方丈。

雍正《上谕》十分严厉,内容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斥责三峰法藏法系与士大夫建立密切关系,一直受到他们的保护,门下有不少僧俗信众追随和拥护,致使各地禅宗丛林也受到他们影响。表示,如果不加以摒除,三峰法系会继续发展,带来后患。

2、命各地寺院严格清查收藏的图书,凡属法藏的传法语录及其《五宗原》、弘忍《五宗救》等书,皆予以销毁,不许私自收藏。凡是藏匿者,一旦发现以“不敬”罪予以严惩。

3、命将他对《五宗救》作逐条批判的《拣魔辨异录》收入大藏经,使之流通天下,以削除法藏、弘忍法系的影响。

4、命令地方官员将属于法藏、弘忍法系的一切僧众清除出天童密云法系,不许再入祖庭。

5、原法藏、弘忍法系的僧众,如果通过在其他地方参学改变观点,允许嗣法于别的法系,也可秉拂传法。

6、《上谕》到达之日,立即将法藏、弘忍法系僧众所在寺院的钟板撤去,禁止他们传法,选择属于天童密云法系别的支系的僧人住持寺院。

雍正皇帝宣称这样做是“护正法,以简魔辨异为本,亦朕报恩之所当为者。用兹以示天下后世”。实际上,他是借此加强对佛教界的控制,并加强对全国思想文化的统治,防范臣下利用宗教和其他思想文化形态以反抗清朝统治的政治目的。

清世宗于十三年(1735)八月逝世,由清高宗继位。此前虽已将《拣魔辨异录》刊印,然而在皇位交替之际尚未顾得上将《拣魔辨异录》编入大藏经,因此长时间在社会上未见此书流行。

作者简介:杨曾文,生于1939年12月7日,山东省即墨市人,196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史专业,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世界宗教研究所教授、博士生指导教师,著有《日本佛教史》、《唐五代禅宗史》、《宋元禅宗史》、《隋唐佛教史》等。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闫秀勇]

标签:清代北京佛教学术研讨会 杨曾文 佛门败类法系

人参与 评论

凤凰佛教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