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难忘 净慧长老音容 | 缅怀 净慧长老珍贵影像 | 弘法 净慧长老与生活禅 | 感恩 净慧长老生活禅语 | 独家 净慧长老弘法足迹 | 网友留言
| ||
正在加载中...
在生活中修行 在修行中生活禅如何适应现代社会也就是佛教如何适应现代社会的问题。佛教适应现代社会不仅仅是一个知识的问题,不仅仅是讲几句佛法、让大家知道佛教是怎么回事,了怎样在佛教里面找到安身立命的地方。 [详细] 《六祖坛经》与生活禅论当中常用的一种方法。所以六祖大师开了悟以后,尽管他是一个没有读过书的人,他能够运用辩证逻辑、辩证思维来破除对方的执著。这显示出六祖见地的高明,显示出他充满着无漏的智慧。 [详细] 《心经》与生活禅 禅就是生活生活就是禅所谓大智慧,按照佛法的解释,智与慧是有区别的。所谓通达有为之事相为智;通达无为之空理为慧。智有照了之功,慧有鉴别之用;智能明了诸法,慧能断惑证真。这就是佛家讲的大智慧的含义。[详细] 弘扬感恩文化 落实人间关怀报父母恩、报众生恩、报国家恩、报三宝恩,以此心面对世界及天地万物。 包容者修四行,即《二入四行观》所说四行:报冤行、随缘行、无所求行、称法行,以此心此行包容一切,理顺关系。 [详细] 会心当下 生活禅的不二法门迷与悟在同一点上,染污与清净也在同一点上。烦恼、菩提,此岸、彼岸,众生与佛,都是会心当下即是。如果我所提出的六个对立不能统一在同一点上,那永远就迷失是迷失、开悟是开悟。 [详细] 佛法首先要解决的是人的基本问题。人的基本问题就是衣食二字。衣食解决不了,一切善法无从建立。如果佛法不在衣食问题上关心社会大众,佛法所说的修福修慧也就成了空洞的口号。
修行很简单,专注当下,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做到这六个字--专注、清明、绵密。念念如是,分分秒秒如是,修行很容易登堂入室。人生一世光阴极为有限,我们在这个世界上平平常常、欢欢喜喜过一辈子,即使对方有什么对不起自己的地方,也要出于一种相互的关爱给予谅解,这样的人就会有一种和睦的人际关系。
如果我们在主观上能够顺应外在的环境,能够尊重他人的意见和选择,抱着一份感恩的心来面对这个世界,那我们的内心会很平静,我们看到外在的一切东西非常美好,主观和客观、心识与环境就会形成一个和谐相处的良好关系。
我们每个人时时刻刻都要反观此心,要让自己生活在山青水秀的境界之中,生活在鸟鸣花笑的自然环境之中,使自己的心地充满祥和、充满歌声、充满笑语、充满智慧和慈悲,内心的烦恼自自然然就会逐步淡化。
社会有种种的不圆满、有种种的缺陷,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不断突出自我意识、不断扩大自我权威,企图使个体生命意识成为生活的主导、社会的主导、人际关系的主导,不顾他人的利益、不顾他人的尊严、不顾他人的存在,造成种种矛盾。
人们彼此为对方的存在提供了条件,提供了服务,提供了生存的环境。每个人都有感恩、感激对方的心态和行为,我们的家庭就能够和睦,我们的社会就能够团结,我们的企业就能够兴旺发达,我们的国家就能够长治久安。
每一个人都是根据自己的主观世界来看待客观世界,客观世界本来是平等平等的,但由于我们每一个众生主观上的见解、心量、智慧不同,所以客观世界反映到我们的主观世界就千差万别。
佛法首先要解决的是人的基本问题。人的基本问题就是衣食二字。衣食解决不了,一切善法无从建立。如果佛法不在衣食问题上关心社会大众,佛法所说的修福修慧也就成了空洞的口号。
我们每一天并不是生活在一个实实在在的世界里,而是生活在概念的世界里。在生活中,我们做不到跟着直接的感觉走,而是跟着间接的概念走;并非跟着具体的事物走,而是跟着我们给那个事物所安立的名相和概念走。
智慧的力量在当下一念,烦恼的力量也在当下一念。当下一念能够转变,并且从烦恼方面断相续心,从智慧方面连绵不断地延续下去、扩展开来,问题就一定能够得到解决,就能做到内心世界的河清海晏,天下太平。
生活禅的实践,一方面是要很好地修习禅定;一方面又要落实“优化自身素质,和谐自他关系”、“善用其心,善待一切”等理念,使自己成为人格完善、关系和谐的人,进而推动整合社会和人类的不断净化、进步、和谐。
慈悲是智慧的具体展现,它源于对一切生命互为依存这一事实的认识。世间的小智最初的动机往往都是为谋取自己的利益,有时甚至损人利己;而慈悲则是要求得自他的共同利益,必要时甚至要损己利人。
我们时时刻刻对人对事都要有一种包容的态度,对矛盾要能化解,对不同的意见要能够交流和沟通,这样才能够使我们每个人的心态真正获得一种安宁,使我们的人类社会真正过一种祥和的、光明的、幸福的生活。
社会有种种的不圆满、有种种的缺陷,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不断突出自我意识、不断扩大自我权威,企图使个体生命意识成为生活的主导、社会的主导、人际关系的主导,不顾他人的利益、不顾他人的尊严、不顾他人的存在,造成种种矛盾。
不断优化自身素质,就要不断提高觉悟,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不断和谐自他关系,就要广修四摄六度,使我们的人际关系在祥和、和谐、友善的气氛中,不断净化和改造,使人类真正趋于和平,使人生真正充满幸福和光明。
生活就是禅,“色不异空”是文殊的大智法门;禅就是生活,“空不异色”是普贤的大行生活。以文殊之大智法门觉悟人生,以普贤之大行法门奉献人生,这就是生活禅、禅生活的精微妙义、全体大用。
我们为什么苦恼呢?为什么总有那么多痛苦呢?就是因为看不透这一切都是虚假的,一切都是时时刻刻在迁变的。看破了,看透了,还要珍惜,就是说在超越了以后,还要回到现实生活中,踏踏实实过日子。
缘有顺、逆之分,因有好、坏之别。种好因,结善缘,良性循环;种坏因,结逆缘,恶性也循环。人生种种际遇,有好有坏,无非顺逆因缘造成。积德行善,人之本分,不可须臾忘怀。
我们之所以觉得所面对的这个世界,除了无奈还是无奈,除了挣扎还是挣扎,是因为我们做不了自己的主。因此,要想真正从无奈之中走出来,从挣扎之中得到解脱,那就要真实修行,得大智慧,得大自在。
每个人的一片净土就在自己心里,我们要把心里的这片净土变成每个人所在地域的一种现实,那就是要通过我们自身的修行,去影响周围的人,净化环境,美化环境,使我们的环境变成极乐净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