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理崇圣寺
云南大理崇圣寺(图片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摄影:丹珍旺姆) 云南大理崇圣寺也是著名的观音道场,崇圣寺的“圣”字有两层含义:一是君主时代对帝王的尊称;二是为大理佛教密宗对观音菩萨的敬称。崇圣寺创建
云南大理崇圣寺(图片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摄影:丹珍旺姆)
云南大理崇圣寺也是著名的观音道场,崇圣寺的“圣”字有两层含义:一是君主时代对帝王的尊称;二是为大理佛教密宗对观音菩萨的敬称。崇圣寺创建于南诏时期,是南诏大理国时期的皇家寺院,曾有9位国王在此逊位为僧。是我国西南乃至东南亚地区最大的佛教寺院。至清咸丰、同治时期丙辰之变,寺毁塔存。
崇圣寺于一千多年前就是地方政权南诏国、大理国的皇家寺院。《大理县稿》记载:崇圣寺,又名三塔寺,在(大理)城西北小岑峰下。其方七里,周三百馀亩,寺有雨铜观音像,高二丈四尺,统计为佛一万一千四百,为屋八百九十一间,丙辰之变尽毁,惟三塔岿然尚存。说明其规模宏大。其中的苍山胜概楼大型建筑,明代《云南通》载:苍山胜概楼,在府城西北三里崇圣寺,创自唐贞观年间,上悬鸿锺,唐咸通间铸,亦说明唐代南诏国时期,大理建筑水平已相当高。
宋代大理国时期,国王信奉佛教,崇圣寺香火更旺;大理国二十二代国王中,曾有九位不爱江山不恋俗世到崇圣寺出家为僧,公元1056年,缅甸国王曾两次来崇圣寺迎佛牙,大理国王段思廉以玉佛相赠,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在《滇游日记》中载:是寺在第十峰(苍山十九峰之一)下,唐开元中建,如崇圣寺。前三塔鼎立,而中塔最高,形方累十六层,故今名三塔。塔四旁皆高松参天,其西出门而入,有钟楼与三塔对峙,楼中有钟,其声闻可八十里,楼后为正殿,其后为雨铜观音殿。
崇圣寺三塔为一组前(东)一后(西)二,呈三足鼎立的塔群。主塔名法界通灵明道乘塔,又叫千寻塔,始建于唐代,高六十九.一三米,十六层,为方形密檐式空心砖塔,是中国现存座塔最高者之一,其塔基前有永镇山川四个大字,笔力雄浑苍劲,气势磅礴,为明代沐世阶所书。除叠涩之外,塔身全部涂饰成白色。每层的正背两面中央开券龛,安放一尊白色大理石佛像,另外相对的两面开窗洞,使塔内得到光线的照射,同时便于空气的流通。塔的底层高约十三米,西面设塔门,循梯而上,可以到达塔的顶层。
千寻塔与南北两个小塔的距离都是七十米。崇圣寺属于典型的唐代建筑风格。塔身内壁垂直贯通上下,设有木质楼梯,可以登上塔顶,从望小孔中欣赏大理古城全貌。
分立在主塔稍后的南、北两座小塔建于宋代,为密檐式的八角形空心砖塔,十级均高四十二.一九米,外观装饰成楼阁式。两塔身均涂饰一层白色泥皮,除了两层、八层开券龛,供有石佛像以外,其馀各层塑瑞云、莲花、宝瓶等。两塔顶端各有三苹铜质葫芦作装饰。
一千多年来,三塔经历风雨剥蚀和多次强烈大地震,仍然巍然屹立。明朝时的公元一零五六年农历五月六日大理发生大地震,史籍载城廓人庐尽圮,中塔(大塔)折裂如破竹,旬日复合,安然无莹。后面两座小塔被震斜,至今斜立,蔚为奇观,而崇圣寺被震毁,十分可惜。
频道推荐
智能推荐
凤凰佛教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