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佛教 > 两岸 > 正文
佛教在亚欧:漫谈现代越南佛教教育
2009年06月05日 10:00中国佛教文化信息中心 】 【打印0位网友发表评论
相关标签: [两岸] [佛教教育] [越南佛教]

佛教是觉悟解脱之道,若会修习就能让人们消灭烦恼,得到真善美。佛的金玉良言具有教育性,他虽灭度,可法音被传遍全球。在各个佛教国家都十分重视佛教教育,佛教教育要适应时代的要求,现在的越南佛教在这些方面有了进一步的表现。

越南是中国南方的邻国,土地面积约三十二万九千六百平方公里,人口大概是七千五百万。它是一个多宗教的国家,其中有一半是佛教信徒。越南佛教教育的目标是使大家能得到解脱,随着各人修学的程度不同而运用不同的修行方法,让自己与他人消灭烦恼与执着。佛教的三无漏学——戒定慧,是得到幸福的方便之道,所以佛教教育不离戒定慧。戒定慧就是要有道德、有智慧、心理平衡,其具体表现为在家庭与社会上做到有道德、实行禅定、让内心清静、努力修学得到智慧、精通佛法与世间法、精通五明(即内明、因明、声明、工巧明、医方明)等方面。据越南佛教史记载,公元一世纪印度佛教通过海路传入越南,后来越南佛教又受到中国佛教的影响,变得丰富多彩起来,越南佛教综合了北传和南传佛教思想的精华。当时的僧人都是知识分子,都是有修养的人。越南佛教教育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到了二十世纪初越南佛教复兴之时,很多省都没有佛教学校。1965年越南佛教教会创办了万行大学,开设各门教育专业,培养出家人、在家弟子与大学生。同时,各省佛教都创办了中小学的菩提学校。当时,由于国内战争的影响,弘法事业发展缓慢。1981年,战争结束,国家统一,佛教各派联合起来,成立了越南佛教教会,自此佛教教育开始得到进一步发展。现代的越南佛教教育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对出家人的教育

八十年代初,越南中央政府与中央宗教局批准每个县创办一所初级佛学班,每个省创办一所佛教中学,全国创办三所大学佛学院,并对这三种佛教学校的学制、时间、课程、学生年龄及入学的文化程度等进行了规定:

1、初级佛学班:学制三年,十二至十六岁的有品德之出家人,要求小学毕业,开设的课程是:佛法、佛教史、《法句经》、《贤人经》、戒律、初等佛学教科书、英文、古代汉语、越文、写作等。

2、佛教中学:学制四年,十六至三十岁,初中毕业以上文化程度的有品德之沙弥、沙弥尼,并通过了佛法、越语与英语的考试。学习的课程有:《沙弥律》、《沙弥尼律》、《十善经》、《四十二章经》、《长阿含经》、《长部经》、《法句经》、因明、《大乘百法明门论》、《八识规矩颂》、佛与圣众、佛教史、发菩提心文等,另设英语、古代汉语、越文等课程。还没有高中毕业的沙弥、沙弥尼,在佛教中学毕业之前必需取得高中毕业证书才能发佛教中学的毕业证。

3、大学佛学院:学制四年,十八至三十五岁并已受两年以上的沙弥戒、沙弥尼戒。要求高中毕业以上文化程度而且在佛教中学毕业,通过了佛法、越语与英语三门课程的考试。其学习的课程有:《比丘律》、《比丘尼律》、《法华经》、《维摩经》、《金刚经》、《楞伽经》、《圆觉经》、《中部经》、《相应部经》、唯识学、实行禅定、《中观论》、《俱舍论》、《胜法集要论》、印度佛教史、中国佛教史、越南佛教史、越南史、哲学、宗教学、心理学、社会学、法律学、文秘学、写作、英语、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巴利语法等。

对已在佛教中学毕业但考不上佛教大学的僧尼,能在高等佛学院报考,高等佛学院以学习佛法为主。目前越南佛教教会已创办了三所佛教大学:一所在河内(北方)、一所在顺化省(古都,中部)、一所在胡志明市(南方),四所高等佛学院,二十八所佛教中学。现代科学技术很先进,人们对于世界、社会、心理的认识要求越来越多。六七十年代,有几十位大法师留学美国、日本、印度、法国等国家攻读硕士、博士,但越南的佛教教育事业要想取得长足进步,这还是远远不够的,所以近十年来越南佛教教会又派一大批法师到各国留学。现有两百位左右分别到印度、中国大陆与台湾地区、日本、法国、美国、澳大利亚、泰国、缅甸等国家学习佛学、哲学、心理学、社会学、文学、汉语、教育学等各方面。其中,大概有二十五位在中国大陆学习佛学、汉语、文学、心理学、哲学、宗教学等。为了适应实际的要求,越南佛教教会弘法部还开设专门的弘法班,经过三年的培养,他们被派到各省部级讲法,以便更多的人了解佛法。

【头条】:北少林寺复建在即 复建工程规划方案成形

【禅茶一味】:法喜禅悦 茶意即禅意  

【观点】:星云大师解“贪官拜佛”

【觉悟】:六根清净方为道 高峰禅师《插秧偈》

【一日禅】:播撒我们种子的时候 想想它的果实

【众生】:台湾歌星方季韦从佛法中找到生活真理 

【佛教图片】:摄影家悟道法师:夕阳耀古寺

【佛艺】:藏传佛教五大金刚的艺术特性 

【书店】: 刘太医谈养生:三分治七分养 

« 前一页12后一页 »
  0位网友发表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作者: 黎文松   编辑: 李雅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