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佛教 > 两岸 > 正文
佛教在美国:不变随缘——美国弘法面临的挑战
2009年05月22日 10:472008年佛教外语交流会 】 【打印已有评论0
相关标签: [两岸] [中台山] [弘法] [美国佛教]

B、相大(弘法方式)

在佛教发展之“相”的层面,从佛教寺庙建筑,到法会梵呗,到袈裟穿着,每个国家之佛教仪相皆有所不同。在欧美弘法自然也必须面对这些问题。

5. 法会仪式及梵呗

各大宗教中之法会唱诵皆是信众和合共修之重要方式。汉传佛教中各式法会仪规均有标准并已普及,而英文佛教则无。美国各别道场亦有逐渐发展出一些唱诵方式及仪规,然而并不完整也未普及。这方面需要加强发展以助建立佛教团体之向心力。顺便一提,佛教僧服、僧鞋,在现代社会有些许不便,也许可考虑如何改良而不失庄严。

6. 受戒与持戒

佛教初传入中国时,早期的佛教徒对僧团及戒法的认知颇为有限;过了几百年,才发展出完整的僧团戒律规范。然而,祖师们也针对中国风俗民情将律仪的实践做了一些改变,但戒相维持不变,这是为了佛教能适应及在中国生存。现在佛教在欧美国家也有类似的情形,模糊而不完整。许多出家众未受大戒,或是要到台湾、香港受戒,而受戒时不一定有英文解说。如何在现代社会持清净戒也是需要更深入地了解、琢磨。

7. 禅修及佛法指导

禅修静坐已被科学证实能有效地降低压力、忧虑、提升生活质量,这是佛法对现世一个重大的贡献。佛法中丰富的教理及种种禅修法门需要有系统的课程指导。中台禅寺二十年前在台湾即开始对社会大众教授由浅而深的禅修课程,迄今在九十所精舍、分院,从未间断。而今东、西方佛教道场,仍然甚少有此组织完善、经年不断的课程,以致于初学者往往在佛法大海中望洋兴叹。

8. 寺院经济

西洋佛教道场如何在经济上能自足并持续发展是一个重要的课题。西洋人对教堂的供献不遗余力,然而许多佛教道场则维持不易,更遑论扩展。因此,许多道场的开示、学佛营、录音、书籍等皆需收费。在台湾,此等佛教课程活动一般皆为免费,而信众的供养捐献皆能支持活动费用所需。这是双向布施的实践,法师以法布施,居士以财布施,希望西洋佛教界也能建立如此的共识。

« 前一页12后一页 »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作者: 见护法师   编辑: 李雅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