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佛教 > 观点 > 正文
世界禅茶论坛:舒曼观点
2009年11月16日 13:28凤凰网华人佛教 】 【打印共有评论0

总而言之,赵州“吃茶去”这三个字,是最简单、最通俗的语言,但它却催生出一朵绚烂的中国禅茶文化奇葩,而且,这朵奇葩的芳香正在不断的散发,内涵在不断地扩展、充实和延伸。中国佛协副会长、柏林禅寺原主持净慧大德秉承“赵州门风”之法脉,在赵州“吃茶去”的茶钵中注入了“觉悟人生,奉献人生”的生活禅新理念,赋予了“禅茶一味”的全新内涵。柏林禅寺方丈明海大和尚师资承继,法脉相袭,他在赵州“吃茶去”的茶钵中注入了——吃茶去的“实质是要我们以禅心的智慧之光照亮生活的道路、转化人性的缺陷,我相信这不仅是人类文化史上永恒的主题,更是当今时代促进社会和谐、提高大众生活品质、引导人们走出心灵迷惘的应机妙方”以及“学禅不能当饭吃,但能使吃饭更有滋味。学禅能够帮助我们开启智慧。但是,智慧必须由自己觉悟而生,无法由他人递交到你手上,他人不能给你的,只是可以表述的禅知识,如果不能落实于生活的话,徒增谈资而已。”明海法师这一番话,是对赵州“吃茶去”新的诠释,使赵州“吃茶去”法脉充满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

四、中国茶禅文化“四大精神”和“四大功能”在河北诞生,把禅茶文化推进为一个价值核心,一个新的教养水准。

中国禅茶文化作为一个话题是近几年来被茶、佛界人士广泛谈论,也是被世人广泛炒作的话题,但始终无法归纳出精神内核。然而,当净慧大德把生活禅中的“感恩文化”与国学泰斗文怀沙老顽童手中握有的“正、清、和”三字经,再加上中国茶文化中固有的一个“雅”字,而创造出中国禅茶文化理念这样一个词汇,却激烈地搅动了茶佛界人士对之的眷注之心。

净慧老和尚是对中国茶禅文化抑或是“茶禅一味”最好的解读。难怪国学大师文怀沙感慨说:“在净慧大师面前他用一指破禅(法),我讲正清和,自己以为把传统文化掌握在手里,结果被净慧大师一指破禅,加了一个‘雅’字,在正、清、和的后面加了一个‘雅’字来解释、来点化我的正、清、和,我受教良深啊!”

禅茶文化是把“禅茶一味”的文化内涵,通过诠释,把禅茶文化推进为一个价值核心,一个新的教养水准,来规范我们周围的世界,通过这种文化现象改变自己,改变周围。禅茶文化里有禅、有生活禅、有禅茶一味的概念。赵朴初老先生有言:“禅是一面镜子,它可以照明人的心境,禅是一盏灯,它可以指引人的心路。禅不完全是生活,但禅里有生活,生活中有禅。”(日本茶道就是生活禅的典型修行方式,专为在家居士提供入禅的方便之门)。“生活禅”的修行方式,其目的诚如净慧大德所言:“将信仰落实于生活;将修行落实于当下;将佛法融化于世间;将个人融化于大众。”茶和中国人的生活最为紧密,选择茶而将禅法落实于生活中,应该说是最好的禅修方式。“禅茶一味”这个概念,从表面上看就是禅和茶共同点的结合,所以才有“茶味禅味,味味一味”之说,与“儒茶一味”、“道茶一味”、“书茶一味”抑或茶和别的事物结合没有什么区别,但深想一层,只有当茶和禅结合时才能有“儒、释、道”三教合一的思想精华体现,才能真实地反映中华文化的核心思想,才能使茶泡出更赋哲理性的滋味来,真正符合“正、清、和、雅”的禅茶文化中心思想。从历史背景来看,佛教虽由印度而来,但到了唐代由禅宗六祖慧能大师进行了重大改革,吸收和融合了中国道、儒二家的文化思想,形成了中国化的佛教,同时也对日、韩两国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也就是说,禅茶文化的发展是基于儒家的治世机缘,倚于佛家的淡泊节操,洋溢道家的浪漫理想,倡导清和、俭约、廉洁、求真、求美的高雅精神,由于有了佛家禅文化的渗透,才有了“禅茶一味”的思想以及今天的禅茶文化精神和功能。

« 前一页12后一页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舒曼   编辑: 邢彦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