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佛教 > 观点 > 正文
现代中国佛教慈善观念的“返本开新”
2009年11月03日 09:09《佛教文化》 】 【打印共有评论0

其三,大乘佛教的菩萨行,是先行财施以解除生活困苦,再行法施以解决生死大苦。

佛教历来重视财法二施,但所谓财施,多半是指信徒或居士施财供养三宝。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后期,四川成立了佛化慈济社,该社发表的宣言中称:佛教的菩萨,修行六度时,先要修行布施,修行布施的时候,先行财施,解除他生活的痛苦,使其产生信仰之心,然后再行法施,劝导他随顺佛法修行,解决他的生死大苦。因为世人在衣食不保的情况下不可能专心修出世法,所以菩萨要先以财施解决他的求不得苦,然后再以法施解决他的生死大苦,如果不能布施,就不能度众生,不能度众生,就不是真正的菩萨。而不修菩萨行,又怎么能成得了佛呢?反过来说,有能力而不布施救济贫苦,就叫悭吝,悭吝种的是饿鬼因,三恶道的饿鬼不是很苦的吗?因此,应时势的需要和解决佛教徒自身的痛苦,就要实行佛教拔苦与乐、大悲救世的宗旨。这就是创办佛化慈济社的根本原因。(《四川佛化慈济社宣言》,载《佛化旬刊》第七十三期(1927年4月),第3-4页。) 因此,该社《简章》明确规定:“本社以宏扬佛法,促进社会改良,慈善利济人群为宗旨。” (《四川佛化慈济社简章》,载《佛化旬刊》第七十三期(1927年4月),第5页。)

四川佛化慈济社的创办,引起当时社会上的支持与赞赏。朱幸觉居士就指出,慈者慈悲,济者救济。以慈悲而行救济,其种因也必大,其结果也必宏。佛经上说,菩提树王若根得水,枝叶花果悉皆繁茂,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花果,以大悲水饶益一切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花果。如果没有众生,一切菩萨终不能成无上正觉。因此,慈济事业,正是以大悲水饶益一切众生。佛化慈济社的成立,将见有无量数之众生,得大悲水之灌溉,无上菩萨成就无量菩提也。救济之事,一人为难,若多人共襄,不仅能救济贫者,也是救济自己。况且,“济诸贫者,而复教之工艺,导之学问,劝之念佛,尽救济之能事矣。菩萨以布施摄贫穷。布施为六波罗密之首,盖世尊示未来修菩萨行者,当先修行布施,破其悭贪积习,隆其福田,福田既隆,世世生生乃有力作宏法之事,否则自谋衣食之不暇,何能修行檀度,故慈济实为佛弟子最要之行,该社今创始矣,伫见无缘慈云,普荫法界,大悲惠泽,遍沾阎浮。” (  朱幸觉《勖四川佛化慈济社》,《佛化旬刊》第七十三期(1927年4月),第2-3页。)

其四,菩萨要福慧双修,研究佛学也应兼办佛教慈善救济事业。

弘扬佛法,方式多种多样,如禅修、念佛、讲经、办教育、做慈善等等。人们通常会认为,弘法利生,只选取一两件做去就行了,很难同时兼顾多种,而慈善事业因财力物力等诸多原因,尤难为人们所兼顾。1930年代初,太虚在《瑜伽菩萨戒本讲录》中明确地指出。

菩萨戒乃是深切现今七众佛徒实际上办事的应用,如出家僧办佛学院及公益慈善等,皆时势上应办之事。换言之,凡与众人相关而有益社会之事,今后皆应去办,非复闭门修行可尽其责。然出家僧办事,须受学此菩萨戒法,方有办事行轨,否则,破坏佛法,违背教规而不自知。以前出家僧所采取的修行法,非自了之禅宗,即往生之净土,都不圆满。此戒方为正修之菩萨行。至于礼拜、念诵,也只是万行中之一,应当依此菩萨戒而发菩提心去行六度、四摄。可惜的是,中国向来的修行者,大都不知注意到此,惟以空心静坐为修行,对于现身社会去作一切利他事业,极端反对,谓非本分!其有能作事者,又多未得菩萨戒之真谛,故其一举一动皆贪、瞋、痴之烦恼为之主动,将中国佛教弄成死气沉沉,怪象重重,良可慨也!夫菩萨之修行六度,以不离有情界之实际,作一切利生事业为正修行,故非学此戒去修菩萨行不可。此戒为现今在家出家之佛徒需要,以在现今国家社会之环境中,尤非昌明此大乘菩萨法不可,其各顾身家以各自了之思想,已用不着!故佛教徒众,对于社会人群互关互益之事,精勤去作,方能显出佛法精神,方能为建立国民道德之基本。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何建明   编辑: 王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