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是一种以人为本的哲理化宗教,既具有高尚的宗教情感,又具有高深的解脱智慧。这种人本主义的精神,主要体现在慈悲上。慈爱众生并给与快乐,称为慈;同感其苦,怜悯众生,并拔除其苦,称为悲。这种精神,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可以起到极为积极的作用。这种精神,对于人格的成长与完善、身心的和谐与健康、道德与智慧的提升等诸多方面,有着特殊的意义。佛教提倡用慈悲心来对治畜生道的愚痴心态,用慈悲心来对治饿鬼道的贪婪心态,用慈悲心来对治地狱道的侵害他人的心态。大乘佛教推崇的理想人格,是具有“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的深切大愿。《无量寿经》讲“于诸众生,视若自己”,佛教把一切众生都视为父母,主张普施一种无条件的广大的爱。受中国传统文化人文主义的影响,中国佛教特别主张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主张现世与来世的统一,注重现世的努力,造福社会,强调自利利他、自度度人。佛教认为,佛法原来就是源出人间并要利益人间的,应以实现人间净土为己任。
在佛教教规教义中多是强调多行善事,广积功德,弘扬正气,抑制邪恶。“大慈大悲闵众生,大喜大舍济含识”是佛教徒每天必诵的功课,也是每个佛教徒的信念与宏愿。佛教所说的慈,就是真正的爱、是平等的爱,是给一切众生快乐,是利益他人,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佛教主张仁爱和善行,主张和平、慈悲、宽容、护生、安宁,并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践行仁爱、慈爱、博爱的思想。佛教界所开展的慈善事业的活动不胜枚举,有许多利益社会、利益人群的好人好事。展现了佛教界慈悲为怀、济世为民的仁爱精神,这是对宗教中积极思想的张扬,是中国佛教界文明面貌的展现,也是对提高社会精神文明,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世界和平的一份贡献。佛教界的这种仁爱观,所提倡的舍己为人、服务众生的精神,也是当今构建和谐社会所需要的。
佛教发展慈善事业是以佛法关于布施的理论为依据的。佛教将布施分为三类:财施、法施、无畏施。认为布施是佛教徒实践佛法的六度之首,是由凡入圣,到达涅槃彼岸的必经之路。对于布施者,要求不期回报,将布施作为一种生活。佛教布施的真正含义,就在于舍去每个人的贪心。2005年春晚《千手观音》的编舞张继纲先生说得好:“只要心地善良,只要心中有爱,就会有一千双手来帮助你;只要心地善良,只要心中有爱,他也会伸出一千双手去帮助别人。”
大力弘扬佛教文化,宣传慈善事业,为共同构建和谐社会不懈努力。畅通佛教慈善信息,利用现代传媒技术,大力宣传佛教慈善事业,让世人了解佛教慈善事业,唤醒世人的爱心,并树立佛教的正面形象,引导社会的参与。最好的慈善事业就是与教育合而为一,以文化、教育来培养人才,宣传教义,树立众生与我平等无二的慈悲观念,从思想见解上改造人心,这才是根本之道。所谓“诸供养中,法供养第一”,佛教将从文化、教育方面提升社会的道德水平,改善人们的精神品质。因此,希望各位要脚踏实地,先从五戒修起,戒杀、盗、淫、妄语、饮酒。《增一阿含经》说“诸佛世尊皆出人间”,揭示了佛陀重视人间的根本精神;《六祖坛经》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阐明了佛法与世法的关系。 佛陀出生在人间,说法度生在人间,佛法是源出人间并要利益人间的。我们提倡人间佛教的思想,就要奉行五戒、十善以净化自己;广修四摄、六度以利益人群;秉承太虚大师“人生佛教”思想,全身心实践人间佛教精神,救苦救难,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弘扬正法,为共同构建和谐社会不遗余力!
新的世纪,党和国家提出了建设“和谐社会”的伟大目标,社会慈善事业必将在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而弘扬佛教文化,发展佛教慈善事业,必将有助于社会慈善事业的发展与“和谐社会”伟大目标的实现。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释月净
编辑:
王丽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