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佛教 > 观点 > 正文
大乘佛教菩萨道 佛教与慈善事业
2009年10月28日 11:11佛教大学 】 【打印共有评论0
相关标签: [佛教观点] [菩萨道] [慈善事业] [慈善]

护生:“保护动物”是现代最前卫的环保意识,其实,佛教自古以来就倡导护生的观念,如戒律中的“不杀生”戒、佛教仪式中的“放生”,乃至基于慈悲心的“素食”等。《梵网经》云:“若佛子以慈心故,行放生业,应作是念: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故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若见世人杀畜牲时,应方便救护,解其苦难,常教化讲说菩萨戒,救度众生。”因此,佛教戒杀护生的对象甚广,小如蚊蚁,也尽量驱逐而不轻易杀害。

许多人在信仰佛教后受戒不杀,更有进而终生茹素,乃至影响广大社会群众者,譬如梁武帝曾诏敕天下:“严禁取用生物以合药,郊祭祀天所用的供品,牛、羊、猪等,皆以面食代替,祭祀宗庙的牲礼以果实代替。”隋文帝则诏示天下:“正、五、九三月为长斋月,每月有六斋日,即:初八日、十四日、十五日、二十三日、二十九日、三十日,禁杀一切生命。”

放生是佛教护生事业的典型代表,高僧大德悲天悯人,民胞物与,每见命在垂危的牲畜便生救拔之心,或出钱买回放生,或带回寺里豢养,因此寺院里开始有放生池、放生园的设置。信众受到感化,逐渐效仿,上至天子,下及庶民,都知道放生是慈悲延寿的象征。

除此之外,佛教在社会慈善事业的积极努力,还包括:倡导禁酒,减少犯罪;至监狱弘法改善人心;提供住宿、斋食,指引游子旅人;植树美化环境,注重水土保持;凿井开渠,开发落后地区;义冢义葬,怜悯孤魂穷子等等。总之,佛教寺院本身就是慈善事业。

其实,佛教二千五百余年的历史,善男信女对于法力无边的佛陀已经具足坚定的信心,任何失意困厄,沮丧潦倒的人来到寺院,无不虔诚膜拜、顶礼,祈求佛菩萨加被;也有许多人在度过难关后,回到寺院供养、奉献以为还愿,并成为不退转的佛教护法。佛教寺院本身的庄严肃穆、清净祥和,诸佛菩萨的慈眉善目,在在给予世人心灵的安慰。

慈善并非宗教的全部

慈善事业的影响,确实为我们这个社会带来一股暖流。至今仍有许多慈善团体不遗余力的为社会贡献,值得大家学习;但是由于国人常有“一窝蜂”的心态,甚至有些做得太过自我膨胀,使原本美好的善行难免产生弊端,因此在社会上造成一些不良现象,值得大家深思熟虑。

例如,有些人专靠救济为生,只想等着别人的救济,却不想办法自力更生,如此养成社会一种懒惰,凡事只想不劳而获的心态。另外,一些人以为自己出了点钱就是慈善家,于是表现贡高我慢,浮滥施舍的虚荣心态。慈善救济会产生这些负面的影响,实为大家所始料未及。

很多人误以为慈善事业就是财物的救济,其实,佛教将布施分为三类:财施、法施、无畏施。财施仅能救急,不能救穷,只有治标而不能治本,真正的慈善事业必须能彻底解决受难者的痛苦。佛教基于世人迷昧因果,在烦恼苦海中轮回不已,因而广说缘起中道、因缘果报的道理,期望众生在正知正见下,转烦恼为菩提,化悲怨为力量,建立幸福快乐的人生。

佛教倡导“慈悲”,因此佛教致力于社会教化事业,为弱势团体求平等,为社会大众谋福利。北魏时,昙曜代表寺院向朝廷奏请收容犯罪者及官婢,名之为“佛图户”,从事清扫寺院环境或耕作寺田的工作。此项制度不仅令长期被拘禁的重犯成为社会的一股劳动生产力,也让他们有被教化,痛改前非的机会。

佛光山几十年来,集合所有信徒的力量,从事对社会贫苦大众的冬令救济、施棺施茶、施医施药,这一切都肇因于佛光山有慈善的性格。其意义不但是对他人的救急救难,也是对自我慈悲心的培养。然而在佛光山的四大宗旨中,“以教育培养人才、以文化弘扬佛法、以慈善福利社会、以共修净化人心”,慈善仅是其中的一部分。目前佛光山的慈善事业范围甚广,包括佛光诊所义诊、云水医院下乡施药、冬令赈济、急难救助、友爱服务队(义工组织)、观音护生会、器官捐赠会、社会教化处(监狱布教)、大慈育幼院、仁爱之家(老人院)、佛光精舍(养老院)、万寿园、老人公寓等等,并且以寓文化、教育、净修于慈善之中的理念,兴办各种慈善活动。慈善事业固然重要,但教育、文化更重要。

除了财物的布施,我们还要协助教育受难者的道德、品格,从旁辅导他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帮助他们重新站起来,努力创造幸福美满的生活。所以,希望今日的佛教徒,凡事不要一窝蜂;扶轮社可以去救济,狮子会也可以去做好事;而我们更应该发挥宗教净化人心,改善社会风气的功能,救急不救穷,做好佛教六度圆融的慈善事业。

佛教徒要兴隆佛教,净化人心,福利社会,必须要有普济社会的愿心,本着佛陀的慈悲胸怀,“贫穷者教以大施,病瘦者给予医药,无护者为作护者,无所归者为受其归,无救者为作救者”,做慈悲济世的事业。

最好的慈善事业就是与教育合而为一,以文化、教育来培养人才,宣传教义,从思想见解上改造人心,这才是根本之道。所以希望大家在从事慈善救济时,也能兼顾文化、教育,发挥宗教真正的意义和价值。所谓“诸供养中,法供养第一”,期盼佛教能从文化、教育方面提升社会的道德水平,改善国民的生活品质。

« 前一页12后一页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 王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