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佛教 > 观点 > 正文
人间佛教的现代转换及其意义
2009年10月12日 09:24佛教天地 】 【打印共有评论0
相关标签: [人间佛教] [现代转换] [李向平] [意义]

中国佛教在经过了宋明之后千余年的衰微后,而在现代中国呈现了复兴的气象。佛教改革、佛学研究以及佛教文化事业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佛教界在太虚和尚改革佛教的号召下,内铸佛学真义,外融新学思潮,契理契机,应机说法,初步建立了富有时代文化特点的“人间佛教”新模式。佛学研究以唯识学为主,并一度成为现代文化思潮中的热潮及显学,在相当程度上成为现代中国中西之学得以沟通、融和的津梁。佛教的教育事业、出版事业也有很大发展。佛教刊物遍布全国,不下百余种,佛学院在各大城市多有设立,佛经的刻印与流通也在全国各地发展很快。中国佛教因而走出寺庙,由寂静的山林步入了丰富而复杂的现实社会,直接成为中国现代文化思想领域及现实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由此也以“人间佛教”的初步建成为标志,形成了异于古代佛教社会、文化之特征。

一 康、梁、谭、章导夫先路

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之后,为了得到中国人的理解和信奉,不得不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其已有的姿态甚至是某些教义,与中国本土固有的文化、风俗、人情等等传统习惯取得契和与协调。在这个过程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各王朝统治者将佛教作为神道设教以安天下的神学工具,把佛教与各种民间宗教、迷信混为一体,渐次湮没了佛教思想中追求宇宙人生真相的文化特征。同时,本来就具有“达则兼济天下,不达则独善其身”的心意志向的中国士大夫,也把佛教作为了自己仕途失意、万念俱灰之后的精神避难所,在深山古寺、晨钟暮鼓中求得心理上的平衡与慰藉,从而使人们颇为觉得,佛教就是要人们退出社会、但求个人安闲的信仰,厌世消极,无益于社会和人生。更有甚者,在中国人心灵中根深蒂固的祖宗崇拜及其种种风俗世情,也在佛教中国化的过程中渐渐与佛教信仰合为一事。为了慎终追远、送死事大,人们往往要到寺庙里焚烧纸钱、锡箔以及纸扎的器皿和房子等等。家中有亲人去世,常常要请和尚来诵经行忏,超度亡灵。总之,佛教便成为人们心目中“出世的”宗教,佛教非为人生,专向死后的问题上去作探讨,现实生活问题的解决当另寻它途。

时至晚清时代,佛教的这类文化特征及其社会现状并无改变。然而,时代的变异却显得日益急剧,社会和人生的难题越来越多,越来越难以解决。佛教倘若还是固守原有的传统,则自然而然地会从时代与社会的变化中消声匿迹。近现代中国社会的动荡,使此问题也变得格外严重。

可是,佛教既然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之一,它就必然具有它应该涵育着的精神生命,它就必然会释放出它可以契应时代、作用于社会、人生的文化力量。关键是在于人们对佛教传统中所包孕着的精神生活与文化力量的重新发现。

首先是一批社会改革者、政治家慧眼独具,重新发现了佛教传统中应有的精神力量。他们在所进行的政治斗争和思想建树的过程中,选择了佛教。这就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活跃于中国政治、文化舞台上的康有为、谭嗣同、梁启超和章太炎等人。他们都在不同程度上认为,以普度众生为肿要内容的大乘佛教思想,是他们改革旧制度,建立大同理想社会以及重新建立国民道德的批判武器与精神依托。

康有为的《大同书》,即依佛教苦、集、灭、道的“四谛”学说,解释入世而观众苦,用佛教理论来为中国人解释现实苦难的种种成因,以说明现实社会给人们带来的灾难、痛苦以及必欲救世,使众生离苦得乐的菩萨悲愿,最后以圆满极乐的精神境界展现了他发动、领导的戊戍变法的社会理想。

谭嗣同的《仁学》,直接以康有为大同极乐理想作为自己的政治实践、哲学思求的目标,同时也使用佛教华严宗一多相容、无尽圆融、理事无碍等观念,来解说他们所以为之奋斗的政治理想。谭嗣同还把西方科学中物质不灭的理论与宗教的灵魂不死、佛教的不生不灭、唯一心是实的观念结合起来,极力主张“以心挽劫”、“唯灵不死”,凡革命者就必须参透这“身为不死之物”的道理,以破家杀身为究竟,然后方能无所阻碍,一法为万法,而任事之勇猛亦益增加。梁启超将此称之为“应用佛学”。实际上,谭嗣同的惨死,就是用鲜血来印证了他所提倡的“应用佛学”,向中国人展现了那源自大乘佛教信仰的无我大无畏精神。

梁启超十分推崇大乘佛教“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普度救世精神,“有一众生不得度者,我誓不成佛”。他为此撰有《论佛教与群治的关系》,认为“舍己救人之大业,惟佛教足以当之。”同时,梁启超也借助大乘佛教中众生皆有佛性、人人与佛平等等思想,去论证刚刚东来之西方文明中的平等、自由诸类观念。因为佛家教义主张“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所以一切妨碍平等的东西都要除去,其思想可作为应时救世的政治主张,作为政治改革的思想工具。

章太炎则强调革命的事业就是道德重建的过程,革命的失败就是因为革命党人的不道德,所以章太炎主张“用宗教发起信心,增进国民的道德”。他所倾心的宗教,就是通彻上下最有用的中国佛教。在他的思想论著中,章太炎一再认为,只有佛教才能在解救众生苦难,真正做到“头目脑髓,皆可施舍于人”的自我牺牲,才能“以勇猛无畏治怯懦心,以头陀净行治浮华心,以惟我独尊治猥贱心,以力戒诳语治作伪心”。在章太炎这里,佛教是道德重建的依据,一度成为他鼓吹革命、安顿世道人心的精神立足点,也为他“依自而真”的哲学体系构筑,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料。

显然,中国佛教大乘佛学中入世救世、普度众生的教理及其思想主张,契应了康、谭、梁、章等政治家、思想家面对中国社会政治危机、人生苦难时而产生的种种考虑。即使是传统佛教的出世特性,也很易于被他们理解、改造为另一途径、另一层面的社会批判理论,可使他们一度脱离世间政治的种种束缚,在高于、超脱于现实浊世的思想基点上构想他们的政治社会蓝图或新的思想哲学体系。这些要解救天下苦难的政治家、思想家,于是便借用了有关佛教的教理教义,呈现为一种入世众苦而救脱众生的政治思想和政治主张。

其次,从实现其政治理想的角度出发,这些政治家、思想家亦颇感佛教的某些主张有助于培养、激发中国人应有的无畏、无私、勇猛、大雄的革命精神,自贵其心,奋发精进,不惧生死。革命事业之成功,实际上正要依赖这类精神。

这正如梁启超所声明的那样,鄙人之信仰佛教,实在是有条件的,绝非盲目的信仰者。这也同时是康有为、谭嗣同、章太炎等人之所以倾向于佛教思想的共同考虑的原因之一。因为在他们的心目中,佛教不再是专向死后问题作探讨的宗教,也不是人生道路上已无所作为、消极退隐的精神安眠药;而是从入世、致用、救国、振奋人心与重建道德诸方面的考虑,他们重视并发现了中国佛教所潜藏的宝贵内涵。所以,佛教信仰乃智信而非迷信,乃兼善而非独善,乃入世而非蚜世,乃无量而非有限,乃平等而非差别,乃自力而非他力(①a)。

« 前一页12后一页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李向平   编辑: 王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