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佛教 > 观点 > 正文
佛教文化发展样式:传承与创新
2009年09月27日 11:24凤凰网华人佛教 】 【打印共有评论0
相关标签: [佛教文化] [佛教观点] [传承] [创新]

印度佛教创立后,逐渐向外传播。它北上深入中国内地,形成汉传佛教。又从尼泊尔北上,进入中国西藏地区,形成藏传佛教。印度佛教还传入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等国家和我国云南部分地区,形成南传佛教。

印度佛教向外传播的过程,如在中国,不仅是一个佛教文化传承的过程,而且也是程度不同地结合本土实际情况,进行佛教文化创新的过程。佛教自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内地以后,最初被视为方术的一种,随后又被玄学化,迄至隋唐时代,中国佛教创立了天台、华严、禅、净土等八个宗派。近代以来,又提出“人生佛教”、“人间佛教”的理念。佛教在中国的流传是一个不断中国化的过程,即一方面传承印度佛教的基本义理、主要信仰和核心价值,一方面又不断创造出适应中国社会和大众信仰需要的理论学说和实践方式。佛教中国化的过程就是一个佛教文化既传承又创新的过程,是传承与创新的不断互动、相互推进的统一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禅宗和人间佛教是汉传佛教的两个最大创新,对佛教的发展、前进产生了巨大作用。那种视禅宗和人间佛教非佛教的说法,实质上是否定佛教的创新与发展。

历史表明,传承与创新是佛教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是佛教历史长期演变的基本内涵;历史也表明,佛教文化发展有两种样式:一种是佛教文化的传承延续,表现为渐进式的发展,一种是佛教文化的革故鼎新,表现为躍进式的发展。

三、佛教文化的发展样式之一:传承

佛教文化的传承内涵十分丰富,包括佛教义理、戒律、仪轨,以及种种修持方式等,传承的方式多种多样,重要的如传译、讲习、传授、传心等,有的宗派还形成祖师传承系统。

佛教文化传承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在时间上承继,在空间上传播的过程,其实质是一个不断在历史和地域的传承中协调矛盾、平衡矛盾、克服矛盾的过程。佛教文化传承中所要面对解决的重要问题、矛盾、困难,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佛教文化在传承中与民族语言文字、民族性格、民族习俗等矛盾如何处理的问题;

佛教文化面对历史演变、时代前进所带来的社会时节变化因素,如何调整传承的内容、形式、手段等问题;
佛教文化在不同空间流传过程中,如何根据不同地域的不同自然条件、生活方式、固有文化,作出相应的调整问题;

佛教文化如何根据社会上的不同人群,如统治者、知识精英和平民百姓的不同特点,分门别类进行有的放矢地传播的问题;

面对某些佛教文化,尤其是佛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濒危和渐趋消亡,如何抓紧抢救和保护,以及如何保护佛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真性的问题;

面对文化多样性的社会现实,佛教文化如何既保持自身的特性,又与其他文化展开对话、交流的问题;

面对整体“宗教生态”的复杂格局,佛教文化如何保持自身的传承,进而开拓前进的问题。

以上问题、矛盾、困难的解决,构成为佛教文化传承内容的基本方面。

佛教文化在佛教发源地印度传承约17个多世纪后被中断了,其内部和外部的原因都十分复杂。印度佛教文化在异国的传播过程中,有的被本土化了,有的则“征服”了异地的固有文化,成为当地的主导文化。从佛教文化传承的整体而言,既有巨大的成功,也有惨痛的失败,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方立天   编辑: 邢彦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