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近代复兴中国佛教之父杨文会 (字仁山1837—1911)赴英伦时得识日本佛教学者南条文雄。南条文雄 (1849—1927)与高楠顺次郎 (1866—1945)都是日本佛教近代化与学术化关键性的影响人物。日本佛教自唐代传入,可说全是汉系的佛教。此后日本佛教受欧美 学术的影响,走入现代的佛学研究领域。直接透过巴利文、梵文、藏文等原典之研究风气来研究佛学,是以语言学、文献学等为主的研究。或以比较宗教学之立场重新评估佛教。从此,无论从研究范围、方法,以至价值之评论等,无不是现代欧美式的学术研究方法。从某个角度来说,可谓开创一种新风气。也可说是全然脱离汉传系统的佛教精神而走入学术了。
汉传佛教自明清已后日渐衰微,尤其自民国以后的国运迍邅,汉传佛教已至若存若亡之势。幸经清末杨仁山居士的提倡与振兴,民初诸教内大德如太虚大师、欧阳竟旡等继继绩大力倡导与推动。欧阳竟旡等自日本请回大量唐代的法相宗文献,而复与与发扬了法相宗 。太虚大师力倡佛教的现代化运动,有改革佛教 的思想与举措。对内整合佛教的现代思维:主八宗并弘外,将汉传佛教分为法相唯识、法性空慧、法界圆觉三大系 。并对外,则有现代的取经运动:派遣学僧分赴西藏、印度、锡兰等地留学,以从事巴利文、梵文、藏文之研究。其造就培养之人材甚多,如法舫、法尊、芝峰、印顺、大醒、大勇等人。太虚大师具有前瞻性与创发性的思维与眼光:从改革与整理以及会通佛教,与现代思潮相配合;著作甚丰。总之,从杨文会以至太虚大师可以说为汉系佛教的现代化,作了广度的拓展,为汉传佛教现代化的先驱者,与奠基者。惜因内忧外患,民初复兴之气象为之中断。至1949年(民国38年)国民政府迁台,加上近年大陆的改革开放后,始有复稣之气象。 如今汉传佛教所面临现代化的冲击正方兴未艾:
汉传佛教自古传下来的宗义理论与丛林制度因传统与现代化 以至内忧与外患的威胁 ,而「佛学院」就是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兴起的。其教育方式虽异于传统丛林制度,但也不乏结合传统丛林与现代欧美佛教教育方式的相混合。唯所授之科目内容则以佛学为主,以世学为辅。民初以来之著名佛学院,有华严大学(月霞)、法界学院(月霞)、支那内学院(欧阳渐)、武昌佛学院(太虚)、观宗学社(谛闲)、闽南佛学院(太虚、常惺)、汉藏教理院(太虚)、玉山佛学院(守培法师)、天台佛学院(仁山)、竹林佛学院(霭亭)、鼓山佛学院(虚云)、焦山佛学院(智光)等校。其中以支那内学院、武昌佛学院、闽南佛学院及汉藏教理院等较为著名。其中,闽南佛学院、柏林佛学院、汉藏教理院、焦山佛学院、竹林佛学院,仍具有丛林制度的形式。至如支那内学院、武昌佛学院,则不属丛林形式。自1949以来,在台湾创办之佛学院先后亦有几十家之多。其中,如:佛光山星云之中国佛教研究院及东方佛教学院、圣严之中华佛学研究所、晓云之莲华学佛园、南亭之华严专宗学院、如悟之圆光佛学院等,较为有名。
作者:
熊琬
编辑:
邢彦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