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盼透过大爱情怀援助 慈济大陆慈善工作纪要
2009年03月31日 19:20凤凰网华人佛教 】 【打印已有评论0

除了大型灾难之救济与重建,慈济的长期援助项目还包括贵州的迁村与甘肃的水窖工程。在贵州,由于山区土地贫瘠,多为石头裸露之喀斯特地形为主,村民在石头山上种植困难,慈济于二○○○年开始了贵州的扶困计划。从物资援助,农作种子的提供,到最终将散落在山区无法耕种的农户迁村。十年来,慈济已经在贵州等地兴建四百多户住宅,每一户多为双层、三房两厅的舒适楼房。农民在此可以拥有好的耕地,也可以在农暇之余出外打工。农民从过去一年收入不到四百人民币,至今迁村后的农民一年已经可以到达数千人民币。

在甘肃,全中国大陆最干涸的地区之一,慈济志工于一九九八年也开始援建水窖。在甘肃一个流传的生活方式是,农村里的农民一生只洗过两次澡,第一次是出生,第二次是死亡。这或许过度夸大,但是甘肃偏远地区农民数年才洗一次澡的情况很普遍。一个家庭必须有一个成员每日花上五、六小时,翻山越岭到一个黄澄澄的小水洼里汲水,那种水叫做苦咸水。两桶苦咸水必须洗菜、洗米、洗脸、洗碗、擦桌椅、浇菜、喂生畜等十多种用途。苦咸水的卫生条件很差 ,许多居民因此得病。但因为无力就医,造成贫与病的恶性循环。慈济为甘肃偏远农村兴建水窖已经到达一万六千口。一口水窖不只让农民有干净卫生的水,而且可以为家庭省下一个挑水的劳动力,现在他们可以去打工赚钱,以贴补家用。然而从二○○七年开始,许多甘肃地区如若笠等县年雨量不足一百六十毫米,因此证严上人希望慈济志工也能帮助甘肃村民迁村。二○○八年,慈济在刘川地区由政府提供土地,开始了四百户的甘肃迁村计划。希望他们能住在靠近黄河的地区,解决农业与家庭用水的长期困境。

因为慈济十九年来从南方的广东、广西、福建、江苏、安徽,到北方的河北、内蒙,西部的青海、新疆等地,长期援助的大爱情怀从无间断,大陆民政部于二○○七年举办第一届中华慈善奖,表彰大陆地区的爱心楷模,慈济成了境外唯一的受奖者。大陆政府并于二○○八年二月,批准慈济成为大陆第一家境外合法成立的非营利事业组织。这是大陆政府对证严上人与慈济志工长期在大陆奉献爱心所做的具体肯定与鼓励。期望经由慈济的爱心力量,号召更多的大陆爱心人士,为大陆当前贫富与城乡差距付出一己之爱心。

二○○八年五月的四川汶川大地震,慈济志工在地震后两小时就开始启动物资与动员志工。十四日第一批志工从北京、上海、广东、福建、昆明、台湾、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地前往灾区救助。从安身、安心到安生,慈济志工运用在台湾九二一地震,与各地赈灾经验,全力投入救灾与援建工作。上人鉴于众多灾民绝望的心情,除了物资义诊之外,他要求慈济志工开始进行热食提供的工作。慈济志工邀请失去亲人的村民一起加入热食提供的工作行列。村民们在志工的引领下,一起捡菜、洗菜、炒菜,他们恢复了往日的家庭温暖与日常活动,在这种亲身参与帮助灾民的行动中,他们超越了自身的哀伤。这是证严上人要慈济志工体认的,只有引领受难者去帮助他人,他们才能超越自我的哀伤。

一位伤感的母亲在震后失去了她可爱的女儿。她每日拿着女儿的照片,以泪洗脸,不吃不睡。她的女儿真的很可爱,但是当小女孩从瓦砾被挖出来后,头不见了。这母亲的伤心可想而知,她藉由写日记抒发对女儿的思念。慈济志工看着她的日记其中有一段说,女儿最想做的事就是帮助人。志工就鼓励这个妈妈说,妳看,女儿的愿望就是要帮助人,妳爱她,想她,就应该完成她的遗愿。这位母亲受到志工的鼓励,翌日就加入热食供应的行列,她逐渐地在这种服务村民的大家庭温暖的浸润中,展现了难得之笑容。

在四川灾区的另一头,许多的孩子在慈济志工妈妈的带领下挨家挨户去关心老奶奶与老爷爷,许多爷爷伤心难过的沮丧着脸,小志工关心与问候,甚至帮他们洗脚,逐渐的爷爷奶奶展现了多日不见的快乐笑容。这就是慈济安心的工作。长期援助方面,慈济计划在灾区援建九所学校。希望未来的学校是教育人文的新典范。

综观慈济在过去十九年的时间里,在大陆各地默默地付出与爱心,已经为两岸的和谐与爱的互动搭起一座坚固的桥梁。虽然这桥梁是由耐心与毅力所搭建起来。一如一位大陆地方官员向笔者说的一段话,他说:“十九年前,当慈济人来大陆赈灾的时候,看到老年人一定搀扶,每一只手都握,每一个人都拥抱,他那时候觉得很假,哪有人那么有爱心。但是十多年来慈济人始终如一,所到之处总是爱心满满,总是带给当地人希望与爱。在此大陆经济快速成长之际,贫富差距加大,大陆最需要的就是慈济这种无私的利他与奉献的精神。”

这位地方官员的这段话,一如十九年前慈济进行大陆赈灾之际,证严上人向慈济人所开示的那句话:“一粒米中藏日月,半升锅里煮山河。”证严上人的悲愿,正是企盼透过大爱的情怀与具体的援助,弥补两岸因为历史因素所产生的隔阂,因为岁月缘故所造成的差距。他的悲愿穿越历史,在今日的大陆土地上逐渐生根发芽,期盼在众多纷扰的政经因素底下,两岸仍有一股涓涓不断的大爱清流,流贯在所有企盼和谐与安乐的人们心中,为时代所曾经造成的误解或伤痕,获致根本的愈合,为达成一个和谐、净化、无灾的社会带来无穷的祝愿与希望。

作者简介:

何日生,慈济大学助理教授,慈济基金会文发处主任。

« 前一页12后一页 »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作者: 何日生   编辑: 李雅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