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佛教慈善与公益事业 智慧布施 贫富均沾
2009年03月31日 17:58凤凰网华人佛教 】 【打印已有评论0

三、智慧布施,贫富均沾

六度最后一环是“智慧”,在实行前五度时,每一度都不可缺少智慧。何以故?如布施时没有智慧,容易“好心做坏事!”再说现今社会,人心难测。“智慧”是什么?严格来说,要明白“缘起性空”的道理;简单来讲,就是要明白因果。世界之大,人口之多,各地发展不均衡,贫富差距很大。以中国为例,是一个有十三亿人口的国家,据悉其中农村贫困人口有三千万,城市低保人口三千万,还有残疾人口五千多万,加上每年的天灾人祸,国家的保障体系,远远不能解决这些问题,是很需要社会慈善团体之帮助。佛教的慈善公益事业,不仅救助社会的弱势群体,提供财物,而且还需给予心灵上的支持,用佛法来净化人心。

贫穷者可以简单归纳为二大类:一者、物质贫穷,二者、精神贫穷。对物质贫穷的人,可以透过金钱和物质,去减轻或解决他们身体上的痛苦;但精神贫穷的人,用金钱和物质是不能解决的。智慧的布施要对口,把财物落实到真正有需要的人。对物质贫穷者,在施予金钱和物质的同时,精神上亦要使他们获得利益,启发他们要自强,用自力来改善自己的贫困问题,要明白因果,依“因果法则”,做人做事,有报恩心。至于精神贫穷者,要关怀他们心灵上的需要,如何保持身心健康,如何找到人生的真实意义,金钱物质的占有,不是快乐之定义,真正的快乐是心灵得到净化,发挥他们慈悲喜舍的作用。对上述两种贫穷人,无论给予那种帮助,都是要用“智慧”,这样才能把社会上的贫富差距,渐渐拉近。

布施需要智慧,举两个例子:一者:有人资助下岗工人子女读书,小孩读书成绩总算及格,但其父亲好打麻雀,每天拿着一份报纸、一杯茶,在麻雀枱上过日子,真令人失去信心。二者:有些地方,学校是有的,但学生少。据分析,有两个原因,第一是有不少老板,发达之后,每年发心要为家乡捐赠一所学校。第二是在那些遍远的地方,老师水平低,有多少位老师肯发心,愿意留在简陋的地方,教育下一代?若然老师水平低,所教出来的学生,会是怎么样!小孩是社会未来的主人翁,除了学习知识,还要培养他们品德和礼仪,对人谦卑,互相尊重,爱护公共财物等教育,将来社会就更有希望。所以要捐献学校,或先培养有德智的师资,则较为要。

回想一下,2008年刚开始,大自然的变化,一波接一浪,计有雪灾、风灾、雨灾,又有油价高升,通胀的压力,乃至五月十二日,在全无预兆之下,四川汶川发生八级大地震,给灾区的同胞,造成巨大的创伤和痛苦。不但人民蒙受严重的经济损失,还有失去亲人的悲痛,家破人亡,需要社会各界人士的协助,重建灾区,舒解民困,而对他们精神上的支持,亦极为重要。例如今年的“六一”儿童节,有些团体,为了让当地的孩子能够过上一个温暖的节日,捐赠了多批物资、学习用品、善款等给灾区的学校。除金钱与物质,适当的安慰,要引导他们自身的修养,衣食住行中,人与人之间谦虚有礼,不要忘却感恩,有机会就要回报社会,成为社会上有用之人。如是财法二施,使受者身心得益。

四、佛教慈善与未来展望

国内宗教政策已得落实,佛教事业兴旺,因缘殊胜,除了弘扬佛法,发展佛教的慈善事业,正是个好时机。建议如下几点,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佛教慈善公益事业,是需要有认识佛教、有训练、有智德素质的人才来管理、统筹以及推广。所以培养人才,培养师资,正是当务之急。

二、传布佛门知识,令信众懂得什么是佛教,怎样成为一个真正的佛教徒。正如现在有些寺院烧香,越烧越多;点蜡烛,越点越大,很不文明,既污染空气,又浪费金钱,若能将这些香烛钱积聚起来,用到社会慈善公益上,也是很可观。

三、布施不只是由富裕的人,或等待自己富裕起来时,才去实行。虽则只是布施一分一毫,看似是微小,产生的功德可以很大。佛经上记载有许多例子,如贫女布施,她只是用一盏油灯,供养佛陀,得到很大的福报。而且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不积跬步,无以成千里。只要把慈悲心化为动力,善用智慧,无论是贫是富,大家都能成为一个成功的布施者。

四、要落实“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理念,把助人为乐的精神,深入人心,值此提升公民慈心的意识,随时随地大家都可以实行布施。例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见到水喉滴水,灯光不需要时,随手关掉,见到路上香蕉皮,把它拿开,令人不至滑倒。用慈悲的眼光、慈悲的语言、慈悲的面容给人家方便,给人家欢喜,这就是布施,也就是做慈善。

现时中国的寺院,遍布全国每一个角落,有广泛的信仰群体,只要把这些力量聚集起来,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专长的,得以发挥,中国佛教慈善事业便能迅速发展。让我们从自身做起,从点滴的慈善行动做起,以身、口、意三业实际的行动,悲智双运,为庄严国土,利乐有情,弘法利生而努力,令众缘和合,世界和谐,做出佛教徒应有的奉献!

作者简介:

衍慈法师,香港佛教律仪净苑住持。

« 前一页12后一页 »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作者: 衍慈法师   编辑: 李雅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