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佛寺音乐中的汉地器乐形式——楚布寺甲瑞居楚乐
2009年03月28日 21:21凤凰网华人佛教 】 【打印已有评论0

(七)杂阿(双面小圆鼓)一支。“杂”藏文意为陶,“阿”意为鼓,杂阿即陶鼓。实际并非陶制鼓,而是鼓框用木制作,两面蒙上皮,无柄,之所以称为陶鼓(藏文文献上经常这样记载),可能与最初的制作材料有关。甲瑞乐中的杂阿直经为49公分,鼓框宽10公分。作为与苏尔纳和达玛鼓配对的对应形式,甲瑞乐中杂阿一般与横笛配对使用,乐队中苏尔纳、达玛鼓演奏时横笛与杂阿不加入演奏,横笛与杂阿演奏时苏尔纳、达玛鼓就不加入乐队演奏。

(八)赤林(横笛)两支。藏语中“赤”意为横,“林”是林普的简写,意为笛子,赤林指横笛。甲瑞乐中的横笛是两支标准的由内地江浙一带产的曲笛,质地上乘,主要在甲瑞乐中演奏旋律,与小圆鼓配合使用。横笛音质清脆,亮泽,演奏时经常采用打指技法,是甲瑞乐中最为重要的标志性乐器。

(九)艾欧母(小平锣)一面。“艾殴母”专门称呼小平锣,大锣(即平常使用的锣)藏语称锣为“喀阿”。艾欧母较小,直径为17.4。这乐器在西藏佛教寺院中难得见到,在甲瑞乐中常与云锣、芒锣、小钹一起使用,是节奏性乐器,声音清亮。

(十)替布玛(芒锣)一面。“替”藏语意为平面,“布玛”即凸起,替布玛即面上凸起的锣。替布玛直径为25.5公分,锣面中间突起部分的直径6.2公分。替布玛在西藏寺院和民间很少见到,只在个别寺院和靠近云南的昌都芒康县盐井乡民间能见到个别替布玛。在西藏也可以说是件稀有的敲击乐器。

(十一)佩多(小钹)一付。小钹也称小镲,是西藏佛教寺院中普遍存在而使用较多的乐器,在甲瑞乐中配多虽然同属云锣、芒锣、艾欧母一类节奏性乐器,但配多的演奏比其它这类乐器更活跃一些,更多地与苏尔纳、横笛配合演奏。

从甲瑞乐的乐器数量来看正好是十六件(达玛鼓理应两支),但乐器种类只有十一个。甲瑞乐在长期的传承过程中,在乐器的组合成分方面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据仁青巴桑讲,甲瑞乐中过去还有从内地传来的竖箜篌、五音云锣,十三音云锣的演奏。这样看来,无论乐器的数量还是乐器的种类都与十六的数字基本吻合。乐队中的横笛、云锣、小钹、小平锣、锣、芒锣、长尖、直筒短嘴铜号等乐器也都是当时内地流行的乐器,因此,除了苏尔纳和达玛鼓之外,其它乐器基本上都是内地流传的乐器。另外,甲瑞乐队中,乐曲旋律主要由苏尔纳和横笛(各两支)演奏。而丁丁查玛(云锣)、达玛鼓、杂阿(小圆鼓)、艾欧母(小平锣)、替布玛(芒锣)、佩多(小钹)等乐器的演奏是间断性的敲击,基本上是节奏性的附属乐器。

甲瑞乐主要使用于楚布寺举行隆重盛大的庆典活动、迎请高僧活佛、念申仪式[9]以及在楚布寺夏季大修供会(即夏季“次曲”[10]羌姆神舞表演)时,在羌姆表演中迎请八种名号莲花生[11]的仪仗、耍汉狮,表演长寿鸟、天王、勇男勇女(神的仆从)等场合。使用甲瑞乐的这些仪式活动并非平时举行的一般性的仪式活动,而是规模大,规格高,相当重要的仪式活动。甲瑞乐在楚布寺的念申仪式上演奏,而在西藏其它佛教寺院中,念申仪式上都是由甲林和铜钦演奏念申曲。就楚布寺而言,平时一般性的念申仪式中也使用甲林和铜钦的演奏,并非凡是念申仪式都用甲瑞乐演奏。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楚布寺对甲瑞乐的重视。虽然楚布寺的夏季“次曲”羌姆和“金刚杵”羌姆是18世纪由噶玛巴14世台乔多吉活佛所创立[12],距今也只有300多年的历史,但是甲瑞乐的乐器既然在噶吗巴活佛第二世、第四世、第五世时期逐渐从内地中原地区传入西藏,因此在此之前甲瑞乐可能已经在楚布寺的念申仪式等场合使用,具体如何使用、在何种场合使用等情况目前还未找到文献记载或比较可靠的说法。

现在楚布寺里流传的甲瑞乐乐曲只有两首,称为《甲瑞杰巴》(汉乐盛奏)、《赤林杰巴》(横笛盛奏)。演奏《甲瑞杰巴》乐曲时,主要旋律乐器使用苏尔纳,而不使用横笛,大音量的乐器使用嘎利(长坚)而不使用布哈(直筒号);演奏《赤林杰巴》乐曲时使用横笛和小圆鼓,而不用苏尔纳和嘎利(横笛和苏尔纳的演奏由同一名乐僧兼任)。在迎请仪仗中使用甲瑞乐时,演奏《甲瑞杰巴》乐曲,在羌姆神舞或念申仪式中演奏《赤林杰巴》乐曲。

甲瑞乐演奏一般采用坐式和站式两种方式(站立演奏一般为走动中的演奏),在迎请高僧活佛、盛大庆典仪式、念申、仪仗仪式及应请八名号莲花生时演奏必须采用坐姿,除此之外要站立演奏或走动中演奏。采用坐姿演奏时,苏尔纳和横笛、云锣演奏者坐在中间的位置,持其它乐器的乐僧则围绕着他们的周围演奏。采用站立或走动中演奏时,其演奏姿势和情态十分相像于中原汉族民间吹打乐吹奏时的样子,吹奏嘎利(长尖)和布哈(直筒稍带橄榄形铜号)的乐僧时而把号抬起,喇叭口斜着朝向空中吹奏,时而又把号口朝下,对着地面吹奏,并且不停的来回左右晃动,比较激情和张扬。其中隐约彰显出汉族民间吹打乐手欢快、热闹的演奏风格。当然在西藏佛教寺院的乐器演奏中不仅欢快、兴奋的演奏情绪极少见,而且比较激情、情绪化的演奏也很少,而一般都比较虔诚、肃穆、威严、缥缈。西藏佛教寺院的铜钦、甲林吹奏时一般都是平吹或是喇叭口稍微往下低一点,所有乐器演奏时不允许左右晃动,演奏僧人精神内守,外形端庄,丝毫不能表现出眉开眼笑的样子。这在中原汉族地区佛教寺院僧人演奏佛教音乐时也是被禁止的。显然,甲瑞居楚乐的演奏中保留着的是中原汉族民间吹打乐或军中乐的演奏特点。

甲瑞乐演奏以一声铜锣的敲响声为乐曲演奏的讫始;接着由直筒号、长坚单独演奏一段由“喀朵”(低音)和“帝尔”(中音)的各种长短、强弱变化组成的乐曲;之后是正式乐曲的演奏,主要旋律音乐由横笛或苏尔纳演奏,其余小平锣、云锣、达玛鼓、芒锣、小钹、小圆鼓等乐器不时予以节奏性的敲击,节奏敲击以十六分音符和四分音符时值为主,并且不是随着乐曲一直敲击,经常间歇停顿;开始和中间有锣的一两声敲击;等乐队演奏接近结尾时,直筒号和长坚进入演奏至乐曲结束。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作者: 格桑曲杰   编辑: 李雅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