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的心灵中,只有纯净的灵魂,才能达到一个纯粹的精神高度,才会获得坚实的生命基石。在世间有太多的人采取盲目的信仰,将信仰置于一个游戏或戏耍的境地。世上有多少人在持这样一种信仰呢?心灵信仰潜在这样一种不纯的因素,会因为这样的人生态度而陷入不自由的精神空虚之中,是他们内心不纯净导致信仰生活处于满足个人私欲的处境。一切私欲的功利愿望让自由的信仰毁灭,让纯粹的精神信仰失去了一个理想的高度。
信仰对于生命就是这样一个高度,你若没有内心的纯净和良知的反省和顿悟,谈信仰就是虚假的,就是一次亵渎。我们离真正的信仰究竟有多远?这是一个回皈到自身反思的问题,信仰的高度产生于我们接近它的虚无和纯净心灵和良知的纯粹,它具体的表现在我们生命的每一天里,给自己的良知和纯粹心灵怎么定位?我们用什么样的心态进入世俗的生活,我们对现实生活的反应是在什么样的人性或道德自律的基础之上?接受信仰首先是要从生活中的自我更加无私、纯净和自我完美开始。
在信仰之中,修持是最主要的,没有修持就没有宗教体验,没有宗教体验就不容易产生坚定的信仰。既然如此,我们信仰之后,要怎样去体验佛法的伟大和快乐呢? 《瑜伽师地论》中说:“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如理作意,法随法行。”太虚大师说:“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只要人人信仰佛教,奉献自己的一点爱,这个世界将是一片净土,人人将是一尊佛。佛教的信仰是净化内心的清新剂,提升人格修养的阶梯。人人奉行五戒十善,从而使社会和谐、世界和平。
从上面所述,不难看出信仰建设的重要性。末法时代,佛教弟子受外在环境的影响而信仰淡化、戒律松弛,丛林衰落。既为佛子,当作佛事。我们应该努力从三皈依开始,加强四众弟子的信仰建设,提高四众弟子的素质。因为,凡是受戒,必有三皈。最初入佛,固须三皈;加受五戒八戒等,皆以三皈为得戒而纳受戒体,式叉摩那戒、比丘比丘尼戒,虽以羯磨法受戒,但在受戒中,没有不行三皈依的。另有受大乘菩萨戒者,在忏悔发愿之前,也必先受三皈。因此,虽说三皈不是戒,却是一切戒之根本(三皈之中含有戒义)。三皈依不但是一切戒的根本,也是佛教徒日常修持中的根本,朝暮课诵,皆有三皈,一切佛事的终结,也都应以三皈为宗本。故在小乘佛教的地区,他们把三皈看得特别重要,以唱三皈作为行持,也以唱三皈为人祝愿。所以,皈依是加强信仰建设的必备基础。在四众弟子素质提高后,我们的学修中就能更如法更庄严的显现出皈依的功德,同时也就更好地让众生生欢喜心、发心皈依。所以,信仰建设更是升华皈依内在意义的方便法门。
作者:
演明
编辑:
栓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