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道德与智慧
在不同的哲学和宗教中,幸福观经常讨论道德和智慧的关系。佛教强调,人必须掌握自己的命运,不能被外在的力量或神所控制。幸福,与其说是神超自然力量的礼物或某些神秘的结果,不如说是个人努力和道德实践的结果。道德生活成为永恒、内在的幸福,这种幸福带有理智和神圣性的特色。在《大乘庄严经论》中,无著解释了六波罗蜜的功用:
能除贫穷故名施;能令清凉故名戒,由具戒者于境界相中烦恼热息故;能破嗔恚故名忍,忍破嗔恚能令尽故;能建善故名进,建立善法由此力故;能持心故名定,摄持内意故;能解真法故名慧,晓了第一义谛故。
能够破除贫穷、饥渴和嗔恚,能不遗余力地实践道德,控制自己的内心并且理解真理,这种人自然是最幸福的。
佛教的修行不仅是道德,而且是精神或理智的。特别在大乘佛教的六波罗蜜中,其余五波罗蜜最终导向般若,般若是整个修行过程的指引。只有通过般若,人们才能认识到事物的本来面目。穆谛说般若波罗蜜是理智的、道德的和宗教意识的统一体。 般若能够破除作为烦恼与痛苦根源的概念建构,这就是涅槃或自由,最高的幸福。如果没有认识到绝对者,修行是不圆满的。在佛教幸福观中,般若或理智是导向幸福之路。
三、个人的幸福和所有人的幸福
智慧和慈悲是菩萨两大主要特征。智慧的直觉来自空性的内观,而且与真如合一。空性的解脱论直接聚焦于条件和关系的问题,突出显示了我们的思想和行为的需要,相互之间需要和谐,以及我们生活的有情和无情世界需要和谐。无执作为空的智慧,而慈悲是无执的最高表达。空性是抽象的普遍真理,任何意志都无法预见它,它超越了好与坏、爱与恨、德行与邪恶等的二元性。慈悲是空性在现象世界的直接形式和具体表达,是善良、爱、纯洁的行为。菩萨准备为任何众生、在任何时候作出自己的牺牲,从而解脱所有的众生,并且给予他们真正的幸福。依大乘佛教的慈悲思想,我们可以讨论个人的幸福和所有人的幸福之间的关系。
如上所述,在家佛教徒通过对家庭和社会承担义务,从而获得幸福。对于一般人来说,他们承担所有义务的目标是个人的幸福,这是非常有限,而且是非常小的幸福。
作者:
圣凯
编辑:
栓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