尢智表对佛学的科学分析无微不至,涉及形式、方法、内容各个方面。
首先,就形式而言,佛经结构严谨,文字组织规范,与科学有过之而无不及:
其一、六种证信序与科学报告。
其二、注疏之精密。
尢智表强调,佛经结构严谨,条理清晰,既便于阅读,也便于解读。唯有注疏之精密,分析之详尽,而有正确的归纳与推演,方能以简御繁;经中大意,一目了然,佛教的科学性尽在不言之中。
其三、文简意赅,天然真成——独创的句法与文体。
“佛经的造句,显然是受到梵文的影响,既不是六朝的骈四俪六,又不是唐宋的古文,略近于两汉的质朴,没有佶屈聱牙之弊,而有通俗流利之胜。” 尢智表如此评价佛经的句法与文体。
其四、译名之严谨。
佛教属外来文化,中国佛经是由梵文、巴利文翻译而成,故其托命在翻译。尢氏认为,“以译名和定名的严格来说,我国科学家还远不如佛学家”。正是因为佛经翻译确立了严格的标准和法则,加以大规模却又严密的译场组织制度,才使得佛经翻译“不但在义理上要求和梵本如形影样相像,就是一些发音的细小处也辨别得非常清楚。”“例如,‘摩诃衍’,‘般若波罗密多’,‘阿弥陀佛’,‘僧伽’等名,和现在英文的译名是完全相同的。尢智表着重强调:“一方面从梵译华,一方面从梵文译成巴利语,再从巴利语译成英文,中间经过几度的转变,而华英对照,仍如形影不异。”
应当承认,佛经翻译在中国翻译史上确实占有重要的地位,“实积数百年不断的进化,千数百人继续的努力”,方能“贯穴群经,撷其精英,用科学研究的方法,自建树一学术之系统者”,“成为有系统之编译矣”[5]。它的创造性、严谨性,或者说科学性不容忽视。
其次,作为方法,崇尚实验,佛学与科学亦相类:
尢智表言:“佛教不是单讲理论而不讲实行的”,知行并重,知行合一,“知即所以为行,行即所以为知,知之极就是觉,觉行圆满就是成佛。”所以他的结论就是:“不仅《楞严经》是一部实验指导书,所有经律论三藏都是崇尚实验,指示实验的。”总之一句话,由理论到实验,再由实验到理论,科学佛学皆如此。
谈到方法和工具,自然要涉及到因明逻辑。他以比较的方法指出:因明三支与三段论法相同,唯次序相反,“断案(结论)即因明的宗,小前提即因,大前提即喻”,同时以金属、铝、传电作三段、三支予以说明[6],因明“喻支是很稳健的归纳法,大前提的‘凡’字则颇易流为武断,盖铝之能否传电,尚待推断,何以在未断定前,就说凡是金属物皆能传电,岂非冒险。”据此他的结论便是:“用逻辑的三段论法便不如因明的有力而无过。”[7]
作者:
麻天祥
编辑:
李雅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