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院在高田时雄的主持下,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开始了《大正藏》“史传部”的电子化工作;东京的三友健容则在立正大学建立了日莲宗文献数据库;驹泽大学的曹洞宗宗学研究所建立了曹洞宗宗学数据库等等。
在美国,1993年沈家祯博士在纽约成立了佛教电脑咨询库功德会,他们经过10多年的努力,已经制作完成了十多种专集的光盘,包括地藏菩萨专集、观世音菩萨专集等,他们将这一具有系列化的电子佛典总称曰“藏经阁”,实际上是电子版大藏经的另一种形式。
总之,目前国际佛典电子化事业的现状,正如王雷泉教授在其文章中所说的那样,已经驰入了“国际信息高速公路”,正在一日千里地向前发展,尤其是佛教大藏经的电子化已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就。
相对而言,我国大陆的佛典电子化工作起步较晚,但也在奋起追赶。面对国际佛典电子化的大潮流,我国大陆的佛教学术界在佛教文献的整理方面,尤其是佛教大藏经的普及方面也在加快步伐。
一方面,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佛教界、学术界及出版界以空前的速度和巨额的资金投入,将我国现存的大藏经珍贵版本如房山石经、《初刻南藏》、《永乐北藏》、清《龙藏》及民国年间的《频伽藏》等影印出版,以仿原版形式影印的明《嘉兴藏》也已面世;加上此间已被境内外出版商和佛教寺院多次翻印的日本《卍字续藏》、《大正藏》及《高丽藏》等,那种在上世纪90年代以前大藏经一部难求的时代已成为历史。
另一方面,佛典电子化已引起大陆学术界的特别关注。早在10年前,大陆的佛教界,学术界及信息部门就有过一次大型的聚会,共商编辑电子版《中华藏》之事,只是因缘尚未成熟,故而虽然开了研讨会,但会后却没有展开具体实践。然而,在那之后,我国大陆的佛典电子化工作却在默默无闻中向前推进。
在上海,复旦大学的王雷泉教授一直在为打造佛典电子化的中国国产车而奔走呐喊,也一直在为建立大陆学者佛教论文网而不懈地努力着。在西安,以陕西师大吴言生教授为负责人的工作小组,经过多年的努力,将台湾CBETA的大五码(BIG5)成功地进行了转换,并对电子版《大正藏》文本进行了深度加工,解决了原《大正藏》文本中存在的缺字缺图问题,并提高了检索的功能。同时,吴言生小组正在建立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禅宗典籍全文资料库”(《禅宗典籍大全》),该库入藏的全部典籍均加以新式标点,以GBK码为基本编码,提供简繁两种字体的文本。
作者:
照诚大和尚
编辑:
邢彦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