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述就是历史人物玄奘大师的真实情况。此后产生的西游故事中的唐僧形象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形成的,在唐僧取经的故事框架、西行路线、艰难险阻及其坚定志向、最终取得的伟大成功中都有玄奘大师的痕迹。小说《西游记》中也同样如此。
文学家鲁迅一生疾恶如仇,对丑恶现象无情鞭挞,对民族的精神高歌颂扬。是中国新民主主义运动的宣导者和思想家。他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中大声疾呼: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这里虽然没有提及玄奘,但是季羡林先生认为,舍身求法,当包括玄奘西行取经的伟业。
国学大师季羡林这样评价他:玄奘的翻译对原文忠实,读起来又不别扭,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唐代著名高僧玄奘《大唐西域记》,久已蜚声士林,在国内和国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研究印度史、中亚史,《大唐西域记》是不可缺少无法代替的瑰宝。随着佛教的传入中国,中印两国的交往日益发展。许多中国僧人排除万难不辞辛苦跋山涉水到印度求法,其中最著名的是法显(5世纪)、玄奘(7世纪)和义净(7世纪)。他们游历印度的记述,今天已经成为研究印度古代史和中世史的极可宝贵的文献。
曾任国际佛光会中华总会长的星云法师,对玄奘大师推崇备至:一个人在少年的时候,应该要爱惜光阴,爱惜学习的机会。隋朝末年,炀帝下诏度僧,年仅十三岁的玄奘,即前往应试,并立下宏愿,要“远诏如来大法,近光佛陀遗教”。玄奘因为少年励志而学,到了壮年时即成就非凡,是中国伟大的佛学家、译经家、外交家、地理学家。我的师父一诚法师曾对我说过:“感谢你对佛家文化的宣传,功德无量。”
印度是比较不重视历史记载的国家,记载于历史的原始资料,非常缺乏。后来发现中国玄奘大师的《大唐西域记》,对于古代印度的地理、佛教圣地、风俗民情及语言等记载,非常详细。循此宝典的线索,终于一一找回佛陀的圣迹,以及古代印度的面目。真令人难以意料,玄奘大师的丰功伟德,至今犹能润泽于整个印度。
2006年10月15日,西安大慈恩寺举行了盛大的“玄奘之路o世界和平祈福典礼”,并在古城南门广场举行古典的“通关文牒”颁发仪式,为“玄奘之路”考察队员们壮行。“玄奘之路”大型文化交流活动,是“中印友好年”系列活动之一。考察队10月15日从西安出发,于11月中旬进入印度,11月底结束活动回国。考察行程共1.2万公里途经6个国家,26个城市。我的好友王石和冯其庸老先生也参加了,我参加了印度段的考察。
在那烂陀,我们参观了玄奘纪念堂、那烂陀寺庙遗址和那烂陀大学遗址,与现任那烂陀大学校长PANTH先生及部分学生交流。在德里公共学校巴特那分校,学校临时找了一根水管让我充作金箍棒,在《通天大道宽又阔》的歌声伴奏下表演了猴棍,赢得了满堂喝彩,掌声一浪高过一浪,无数的摄像机、照相机对准我,闪光灯亮成一片。我表演结束后四五次的谢幕,学生们争着让我在他们的手绢、手上、后背上签字。
我左手的无名指上一直戴着哈努曼的猴像的戒指,我一直认为孙悟空与哈努曼是有血缘关系的,希望通过孙悟空与哈努曼的文化艺术间的交流,使中印人民与艺术有更深入的接触与交流。
作者:
六小龄童
编辑:
栓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