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和谐世界”看佛教伦理的现代意义
2009年03月28日 23:17凤凰网华人佛教 】 【打印已有评论0

五、结语

构建和谐社会乃至和谐世界,需要公平、公正与和谐的思维。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有追求政治和谐、社会和谐,追求“太和”、“中和”的境界,渴望“天下大治”、社会和谐稳定、国泰民安。因此“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哲理。古人说,“五声和,则可听;五色和,则成文;五味和,则可食。”《易经》中亦记载阴阳移动与和谐共存的思想,认为“天下何思何虑?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往者屈也,来者信也,屈信相感而利生焉。”所以纵观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可以说,“和谐社会”理念传承了以往智者对理想社会的构想,反映了人类求和平、求生存、求发展的普遍愿望。

和谐社会观是一种新的社会观,它需要与之相适应的伦理精神作支撑。这种伦理精神至少应该包含伦理基础、伦理原则和伦理保障三个方面。价值的多元化是和谐的社会观的伦理基础;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是和谐的社会观的伦理原则;社会公平正义是和谐的社会观的伦理保障。当前,中国政府对内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对外提倡构造和谐世界的伟大理念,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深邃智慧,彰显了中国政府作为负责任大国的建设性形象。中国的“和谐”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作为佛教重要思想之一的“和合”思想。崇尚和平和谐及慈悲济世的佛教精神,无疑会在中国佛教徒,乃至主张社会和谐发展的其它人群中形成巨大的推动力量,从精神层面将中国与世界和谐的步伐推向前进。可以期待,以佛教“和合”精神为重要依托的“以和为贵、和而不同、和实生物”的中国传统道德思想,在建设和谐社会的实践中将得到进一步的继承与发扬。

[1]《杂阿含经》卷33说:“云何名为优婆塞戒具足?应远离杀生、不与取、邪淫、妄语、饮酒等,而不乐作,是名优婆塞戒具足。”可见五戒是在家优婆塞、优婆夷应持守的戒律。佛教戒律,虽然有出家、在家之分,但是一切戒律都是依据五戒为根本,所以五戒又称为根本大戒,位于出家戒条之首。

[2] 《大智度论》卷27。

[3] 《万善同归集》卷中。

[4]《杂阿含经》卷288。

作者简介:

成建华,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 前一页123后一页 »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作者: 成建华   编辑: 李雅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