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田日勇:佛教意义上的世界和平的实现
“五蕴”是指将包括外在世界的众生之心与身分为“色”、“受”、“想”、“行”、“识”这五个要素。“色”表示一般物质与身体,“受”表示感受作用,“想”表示体现直观的心理活动的表象作用,“行”表示冲动的欲求和意志,而“识”则表示总括体现心的识别活动。
换言之,“五蕴”就是说我们人类处于这样一种状态:即,从作为外部环境或身体构成要素的物质,到无意识或感受性以及构成意识为止的这样一种“身心如一”的状态。而这种状态是人类以外所不能及的。这样说来,精神与物质这两者共存于人体之中,与人类自身的感性与意志以及人类周遭环境共为一体,不可分离。
四、佛教的平等性
科学技术内涵的“知识”呈现这样的特征:将外部世界视为自身以外之物的客体,并对其构造进行探求。出于某种意图,对本来是不可分的、并且具有一贯性的东西加以划分,人类因此而获得了巨大的能力。
当然,人们无法丢掉已经获得的体现能力的“知识”,但是,如果没有本应体现身心如一、不可划分的“智慧”的存在的话,“知识”亦会成为脱缰的野马。这不也正可以说,是现在的世界所呈现出的危机状态吗?
也许,世界和平意味着确立“平等”。而“平等”则无法产生于任何的一方视他方为客体,并对其加以制约的情形。“平等”意为:透过深邃的“智慧”的觉醒,使人类每一个个体自身与世界成为和谐的、不可分的一体。也就是说,唯有如此方可以照亮人类自身内在的“无明”的根源。
作者:
持田日勇
编辑:
邢彦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