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明晨:佛教慈善如何走进大众心灵
2009年03月21日 16:31凤凰网华人佛教 】 【打印已有评论0

三、传播大无我

我在四川灾区曾经向照诚法师请教如何面对灾难中人性的脆弱和丑陋,照诚法师回复我三句话:大慈悲、大无畏、大无我。那么,如何在灾难面前、在荣誉面前做到大无我呢?

通过在灾区的所见所闻,我有几点反思和体会:

1、佛教为何慈善:

布施是六度之一,在六度中位列第一。布施就是用大慈的爱心去抚育众生,以怜悯心对待失误的众生,平等对待生命,对众生一律施予无缘大慈,佛说“众善奉行”,就是要人们一心向善,这也是度向彼岸的关键,可见慈善的重要。

2、佛教如何慈善

佛要求无相布施,就是说不要为做慈善事业而作。慈心善意是学佛的根本,菩提为因,大悲为本,作为施善者,这个可以不必广为宣传。但我们要做弘法利生的事业,就必须将善事慈心弘扬开去,这个不是为了宣传某个人或某个团体,而是为了弘扬大悲为根本的精神,这在今天,是物质布施之外很关键的利生事业。

记得5月的一天,素全法师面对源源不断到达的救援物资曾经感慨地说:灾难发生后,我把全部东西拿出来安置灾民,有些僧人不理解,但当时什么也没考虑,只想尽全力帮助受灾的群众。谁知道今天会有这么多的援助呀?

素全法师的感慨道出了佛教慈善的根本:无相布施。那么,作为一个媒体人,也要做到无相传播,不为个人、不为团体而传播,只为弘扬这种精神而传播,我们有责任将这种大慈大悲的美好道德传递出去。事实上,我们的传播也起到良好的作用,通过我们的媒体平台,更多的人了解了佛教在灾难面前的作为,同时也调动了大量社会资源支援灾区。最近,我们连续发出了两个报道,呼吁网友、信众帮助绵阳三个受灾严重的寺院解决具体困难,报道发出后,在很短的时间里,来自全国各地的网友就向绵阳受灾寺院捐款20万多元,妥善解决了受灾寺院迫在眉睫的难题。因此,当佛教慈善遇到佛教传媒时,佛教的慈善事业应体现佛教随顺、利乐众生的精神,用现代科学的信息平台,对传统佛教慈善形式做出调整,开设适应现代社会各种人群可以接受的传播方式,使其在生活中真正起到利乐众生的实际作用。

3、当佛教传媒遇到佛教慈善

佛教传媒承载着佛教慈善,这种现代化的方式并非创新,而是复古。因为这只是因应了每一个时代的需求,以最善巧的方便,将佛陀慈悲的精神,普适于社会,把过去诸佛、大德的教化,以及佛教慈善的经验,以现代人熟悉并最容易接受的方式,给予大众。佛教慈善的现代化,不仅要利用现代化科技成果和现代方式弘法,而且最重要的是应契合现代的时机,针对慈善受众人心的问题,提供相应的有效途径。只要没有“小我”的动机,要有拥有“无我”的悲心,那么,佛教慈善就应该通过传媒走近大众视野,直至走进大众心灵。我们在四川灾区的媒体经验很好的印证了这一点。那就是:慈善,需要传播,爱心,需要传递。

谁是这个时代的英雄,是那些在灾难面前挺直了脊梁的人,是那些没有他图的慈善者。是那些无论顺境逆境都默默为理想而奋斗的人,是那些外表平凡内心强大的人。

我们永远不会忘记那些面孔,无论死者与生者。

我们永远不会忘记那些数字,无论逝去与援助。

以此文纪念大地震中佛弟子的慈悲无畏!

感恩不尽!

作者简介:

崔明晨,凤凰网华人佛教频道主编。

« 前一页12345后一页 »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作者: 崔明晨   编辑: 李雅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