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惺法师:法鼓山四川赈灾经验分享
2009年03月21日 16:09凤凰网华人佛教 】 【打印已有评论0

第一阶段是发生大约在灾难之后的一个月内,这个阶段的主要工作目标是生命安全的维护,包括“生命救援、临时安置、危机处理以及需求评估”等。第二个阶段大约是在一个月到半年之间,主要的工作目标是在“安置服务、情绪安抚、赈灾措施、资源协调”等。第三个阶段大约是在半年到三年之间,主要工作目标是“生活重建、关怀弱势、心理重建以及建立制度”等。

在这三个阶段中,各有不同的目标与工作,需要社会各界的配合与协助。

由上可知,专业的考量与法鼓山所提出的主张,大体上不谋而合,只是侧重略有不同。

(二)赈灾是佛教慈悲精神的具体展现 慈善事业一直是佛教慈悲精神展现之一,众所周知的是中国古代已知最早的官、私慈善机构——孤独园和六疾馆皆由佛教而来。南齐时竟陵王萧子良“设六疾馆,以养贫民”,(《南齐书》二十一卷),《南齐书》和《南史》都明确记载是因为文惠太子与他“俱好释氏”。而梁武帝普通二年(521)设孤独园,令“孤独有归”。

而《像法决疑经》就是鼓励集众人之力行集体布施的功德:

善男子。我于处处经中说布施者。欲令出家在家人修慈悲心布施贫穷孤老乃至饿狗。我诸弟子不解我意。专施敬田不施悲田。敬田者即是佛法僧宝。悲田者贫穷孤老乃至蚁子。此二种田。悲田最胜。善男子。若复有人。多饶财物独行布施。从生至老。不如复有众多人众。不同贫富贵贱。若道若俗。共相劝他各出少财聚集一处。随宜布施贫穷孤老恶疾重病困厄之人。其福甚大。假使不施。念念之中施功常生无有穷尽。独行布施其福甚少。

所以不论是北魏的“僧祗户”,隋唐的“无尽藏”、“悲田养病坊”,宋朝的“福田院”,乃至近代的佛教慈善组织,都是有系统地进行养老院、孤儿院、养病院、救灾、济贫、为无业人员传授技艺以及难民收容等等社会公益慈善事业。而《佛说诸德福田经》的七福田,就有六项属于公共设施的建设。正因为佛教从古至今在历史上做了大量为社会造福之事,因而受到了历代人民的普遍接纳。可以说中国慈善事业发展是深受佛教思想的影响。上至皇帝王公,下至一般官吏乃至平民百姓,都有许多虔诚的佛教信仰者,这必然深刻影响到该时期的慈善事业开展。而今天法鼓山所做的赈灾就是传承汉传佛教一贯的精神,行菩萨道的事业。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作者: 常惺法师   编辑: 李雅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