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来读《禅》的收获:是谁在悄悄改变着自己?
2009年11月23日 15:52 】 【打印共有评论0

我终于明白,是《禅》的十年陪伴在悄悄的改变着自己。1997年,我通过《中华读书报》认识了石中元先生,这才与《禅》结缘,并间接结识了净慧法师明海法师及一系列智慧英才人物,我也一直关注着禅宗祖庭柏林寺的复兴过程。正是这种因缘在我的期望预料意识之外,持续的悄悄地改变着我。

我的衣食住行方式都在悄然变化着。平日的生活中的节俭习惯,由半自觉变为一种自觉。在以前我回老家,面对双亲的目光,我总是小心翼翼特别用心打扫干净碗底的剩饭。这是父母亲从小给我的影响。可是回到自己城里的家中,我立即就懈怠了。吃饭也就不太拘于小节。深受虚云禅师的影响,现在的我却是在自觉行动,在卫生节能的原则之下尽力让水多循环几次,洗脸水可以洗脚,洗脚水可以浇花或者冲厕所。青菜的根茎叶能利用的尽力利用。我的英语笔记,当正面写完并记住了单词,我就在纸的反面画速写,然后扔到废纸篓里等待集中卖掉。

在禅精神的影响下,我专心吃饭,专心睡眠,专心工作,专心生活,我的失眠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变。饭香觉也香,工作成了一种创造的享受。我学会了用智慧更加高效的工作,我会用幽默的语言调节家庭夫妻的矛盾。同体大悲,同一智种的思想还使我更自觉的热爱清洁与秩序,总是认真的叠被,洗刷后整整齐齐的搭好毛巾,意识中总感觉它们是有灵性有感觉的。我还发现自己以前的一个强烈的愿望不经意间也改变了,当我工作劳累之时,我发誓退休后,要好好的玩玩,先钓上三年鱼,然后专心自己的书画创作。随着岁月的流失,及《禅》佛学的影响,我这种愿望在淡化,在转变,直到我形成了一种想法:到我退休的时候,我会继续养花养草,打乒乓球,我会写作搞书画创作,而绝不会再拿起鱼竿去钓鱼,钓鱼实在是在拿人家的生命开玩笑!我想我已经彻底放弃了这种愿望。

读《禅》让人清凉。我这些年,总是在工作间隙,需要放松自己的时候去读它。在办公桌上,在沙发上,在床头上,随意放着这种刊物。我习惯了放假回老家时,集中消费佛教资源。一方面是放松休息,一方面增长自己的智慧与灵性,融会贯通自己所学的一切知识。尤其是在出发的时候,我总是特意带上一本《禅》,不管旅途的颠簸,匆忙紧张,城市流动的喧闹,只要少一停顿,我能在阅读中立即得到清凉与安宁。

自己从小接受唯物主义教育,成年后系统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陆续汲取了中外的所谓唯心主义哲学,在崇尚唯物主义与唯物辩证法智慧的同时,对所谓的唯心主义哲学的深邃内涵也是由衷的叹服。我向来对宗教的态度是:敬宗教而知之。敬鬼神而待之。是我最早支持父母亲加入了基督教会,是我最终折服佛教智慧,积极向朋友推荐《禅》刊。对鬼神的有无我是模棱两可不置可否,终于在佛教的影响下,在西方通灵哲人的影响下,加上个人一些亲历的体会,相信"游魂之为变"的奥妙与真实性,自己终于形成了泛神论的观点。万物一体,万物皆有灵性。在有情界,器形界之外或之中,认识到虚空的内涵远比希腊哲人的思想要深广的多。"慌兮忽兮其中有象,晃兮忽兮其中有物",自然界的阴阳是一种存在,而超四维的无形的存在作为核心能量,更加深刻更加深广也更加本质地支撑着阳间世界。方生方死的微观物质,刹那生灭的精神表象,都包含着永恒的属性或说是永恒的种子。物质不灭的轮回与神识能量守恒的转化,两者并存交织交相辉映相互支撑相互转化合二为一,只有物质与非物质的阴阳和合才是完整的宇宙,物质与神识的错综因缘,出生入死的存续,才包含着完美的宇宙真理。

在阳光明媚里读《禅》,或者在檐雨滴答声中或者在颠沛的旅途或者在寂寞的灯边读《禅》实在是美妙极了!佛教的影响使我更加自信更加细腻而宽容。无论在讲台上在学术会上在衣冠楚楚的官场在方音质朴的家乡,我都能保持这种心态这种气度这种比较自在的气质。感谢佛教,感谢《禅》对我的影响!

有人说道家是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儒家是关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佛教是关于自我的关系。我认为佛教是在唯识阵地上在修养谐和自我的基础上达到人与人的关系的谐和,达到人与自然的谐和。即使不为死后的净土,不为飘渺的来世,修习佛法会让你的现世自在洒脱,佛陀的智慧会驱散你此时此地的无明困惑,启迪你成为生命生活命运的自觉的主人。佛法可以为你解缚去困,促使你的"我执"层层剥落,简化你的欲望淡去你的观念,剥去你的知识之障,思维模式心理惯性思维逻辑乃至思维本身,尽力显示你的本来面目,让你走出困惑走出是非走出爱恨走出名利与生死的负担,让你更多一些自由、自在、洒脱,让你更加人性更加灵性神性,真正成为万物之灵长。

« 前一页12后一页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徐树爱   编辑: 王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