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道从一开始就与佛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茶作为僧人坐禅清心醒神的饮料,对佛教修行,起到了很好的帮助作用。禅茶的每道程序都契合佛典、启迪佛性、昭示佛理。凤凰网华人佛教开现代传媒之先河,推出全新禅茶文化节目《凤凰茶馆》,旨在以禅通道,借茶问禅,品味人生。

  • 《凤凰茶馆》第2期

本期看点

· 每个人体质不一样,习惯不一样,有人喝浓一点,有人喝淡一点,有人饭后喝,有人饭前喝,有人早上喝有人晚上喝,都不一样。禅也如此,每个人智慧深浅不同,驾驭能力不同,喝茶时的领悟就会不一样。

· 生命就像水一般,遇方则方,遇圆则圆。一个禅者,高可以成千韧之山,低可以积水成潭,那才是一个禅者的状态。禅,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它是活泼泼的。

特邀嘉宾

定空法师 福建莆田梅峰光孝寺住持 古田极乐寺住持

王文国      中国禅茶协会秘书长

静一          主持人 《文化中国》出品人

黄晶晶     高级评茶师 福建普门茶品有限公司负责人

支持机构

中国禅茶协会      北京佛教居士林      福建普门茶品有限公司

访谈全文
正在加载中...
  • 第2期话题:
  • 中国“禅茶”一说起源何地?
  • 禅宗公案“吃茶去”是何意?
  • “茶禅一味”最早是谁写的
  • “禅茶”的含义有哪些?
  • 每人根器不同 品茶感受不同
  • 嘉宾法师即兴作诗 征集下阕
  • 北京佛教居士林与太虚大师
  • “禅”应该是活泼泼的
  • 茶分六色 心境不同禅意不同
访谈全文

中国“禅茶”一说起源何地?

静一:品茶、参禅、论人生,凤凰茶馆,观众朋友大家好,我是静一。大家都知道中国茶跟佛教有深厚渊源,请问定空法师,禅茶的历史从什么地方开始的呢?

定空法师:从我们的角度来说,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河北赵州。

定空法师:赵州原来有一个从稔禅师,号称“赵州古佛”。他就是以茶来说禅,最著名的公案就是有人来向他问道,这个赵州古佛就问人家:

“你从哪里来啊?”

“我从某某地方来。”

“吃饭了没有?吃饭了。”

“喝茶去!”这就结束了。

静一:这是一个在禅宗历史上非常有名的公案,“喝茶去”。

定空法师:对对,如果说,有人来,前面都一样,他问人家,“吃饭了没有?”人家说没吃饭。他也是,“吃茶去。”待在他身边的人就不理解,人家没吃饭,你叫人家吃茶去。吃饭了,你还是吃茶去。就问他,为什么呢?禅师就看看他,“吃茶去!”,这就是一个完整的公案。

禅宗公案“吃茶去”是什么意思?

静一:“吃茶去”在禅宗里代表什么,请法师给我们解释一下。

定空法师:禅本身就是拿来悟的,我们说是自己家里的事儿,就不要问别人,所以说禅师们所给的这个语言,它本身就不再说明什么。如果说非得拿来说,我就说可以这样比喻。比如说我们这一杯茶,我们喝的是这个茶,但是的来源确是茶叶,我们说喝茶喝茶,都没有人说茶拿来就往嘴巴里嚼啊,往嘴巴里倒啊。喝得是这个茶水,但是我们都叫它茶,那也叫茶,这也叫茶。

静一:就是一杯茶的禅意是什么?

定空法师:一杯茶的意义就像你前面说的,涵盖了所有东西,所以它才是禅的境界。如果说一杯茶不能涵盖所有的话,它就不能够拿来说禅了。

静一:可以在一杯茶里面悟到我们想要了解的东西。

定空法师:对。所有你想要得到的东西,应该可以在这一杯茶里边去领悟到。

静一:我们享有的一杯茶,无论杯子的大小,您都可以在里边找到您要找的那个答案,它就在茶里。

定空法师:其实要是茶还没喝,喝之前先看到的是自己的脸,看到自己的映像。

“茶禅一味”四字最早是谁写的?

静一:说到禅茶,历史上有一个非常有名的禅师,叫圆悟克勤禅师。

王文国:刚才师父说的是唐朝时期的赵州从稔禅师,赵州和尚,也就是“赵州古佛”。在成都,宋朝有这么一个禅师,很了不起。他叫圆悟克勤禅师,他写了一个“茶禅一味”四个字。

静一:跟我们现在通常说的禅茶,它是反着的,是茶在前,“茶禅一味”?

王文国:对。这是个真迹,后来辗转到了日本,到了日本呢,传来传去,现在具体在谁家不知道。有这么一个字,就是“茶禅一味”,当时写的,后来被日本的学生带出去了。

静一:飘洋过海啊?

王文国:对。圆悟克勤禅师把茶和禅,作为一个修行禅宗的法门,他悟了之后,挥笔写出来这几个字,“茶禅一味”。所以说呢,如果说到了四川成都昭觉寺,很多人都去拜国师墓,国师墓里边就有“茶禅一味”四个字,包括对联,赵朴老写的对联也在那儿。

“禅茶”的含义有哪些?

静一:禅茶文化历史非常久远。说到成都,它是一个我们中国茶重要的起源地。

定空法师:对。

静一:是地理性的标志,也是一个人文标志。圆悟克勤禅师,他把这个茶和禅有机地结合起来,希望二位能给我们分解来看,首先说明下茶是什么呢?

王文国:刚才师父说这个茶呢,实际上用的是禅宗的讲法,茶,它是不必说,不用说,就是这种方式,不是不可说,是语言文字所解决不了的。这个禅茶,还有其它讲法,就是净慧老和尚在2005年中、日、韩三国这个禅茶交流大会上,他提出几个字,“正、清、和、雅”,现在全天下都在用。

静一:涵盖了我们文化的四个方面。

王文国:禅茶文化它不仅落在茶上,而是落实在咱们中国的传统文化上。这个概念就非常大,你像这个道家也好、儒家也好,还有咱们这个文人雅士也好,包括禅宗,这一块也都在研究这个禅茶。禅宗之外也有茶。前些年吴立民居士,他是中国茶禅学会第二届会长,他搞出了一套药师茶。药师茶就是和这个密宗结合的非常紧密的供佛的一套茶仪轨。这个茶真是包罗万象、一言难尽。

静一:那反过来我们说禅呢,请法师给我们全面解释一下?

定空法师:禅就刚才像王老师说的,从文字上去理解它,就是你把它具化了,这个它就可说,你如果不能把它具化,就不可说。

静一:茶也不可说,禅也不可说?

定空法师:对。因为首先,我们都明白这个茶,我们所喝的茶,它其实茶叶加上水了,它才有这个味道出来,才可以喝。

静一:还有加上我们茶艺师,他的心意。

定空法师:对。那如果说你像禅这个东西,你非得给予它文字啊、言语啊、解说的时候,就类似于茶叶加上水了。但是它可以让你去解说,可是不能还原了。

静一:那禅,很多人就觉得如果是把茶和禅放在一起,突然就高深起来,离我们生活稍微远了一点。也有很多朋友就讲,到底什么是禅茶呢?为什么要把禅和茶放在一起?刚才王老师又讲了 “茶禅一味”,让我们觉得禅宗的深奥,所以很多人不敢入这个茶禅之门。

定空法师:禅宗之所以让大家觉得很深奥,就是后来大家在参悟过程当中,对它的怕落入这种固有的一个模式。

静一:是。

定空法师:那么既然这个是不能够直接去理解,那我们如果强势去理解它,就会错。那正是因为这样,所以大家都觉得很高兴,每一个禅师在领悟的最后,他所用的方法都不一样,千变万化。

静一:也正因为是这样,所以要求每个人自己去参悟。

定空法师:对。同样茶水要每一个人自己去喝。

每个人根器不同,品茶感受不同

定空法师:每个人体质不一样,有人喝浓一点,有人喝淡一点,你是饭后喝、饭前喝,早上喝、晚上喝等等,它就有不同。那么禅也一样,你的智慧深浅,你对它的驾驭能力的大小,你对它的领悟就会不一样。禅,如果一定要用文字说,我们佛教里有个名词叫禅那,发展到中国叫静虑。

静一:静虑?

定空法师:对,就是清静的静,思虑的虑,静虑。

静一:安静的思索的意思?

定空法师:应该是一种清新的思维。

定空法师:清新的思维,简单点说,就是非常理智的一种思维,没有杂念,完全属于你自己的一种思维,完全处于非常本我,非常本色的一种思维。如果要获取这种能力,要通过禅的一种方式,佛教不是讲戒定慧吗?它就等于是定与慧的一个结合,因为只有到达“定”的那种境界,你才能够不被外界所有的这些名词啊、经验啊、概念等等所影响。 每一个禅师,他在自己参禅的过程当中,都有自己的一个领悟方式,方法都不一样,就是因为这是他走过的路。我们经常说苏东坡,是很有禅的见地的一个文人。

静一:是。

定空法师:我们经常提他的一首诗,叫《题西林壁》。

王文国: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定空法师: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就是禅。比如生命就在庐山里,我们所处的环境是庐山,你对这个庐山的认识,对庐山里面这个人的认识,会因为环境的变化而产生不同,因为角度不一样,环境不一样。

静一:就是每个人的角度,每个人感悟的方式,带来感受是千变万化的。

定空法师:对对对,那当然也许没有完全深入的时候,他认识的是一个片面,但这个片面属于您自己的。

嘉宾法师即兴作诗,征集下阕

静一:那我们借着刚才法师的这个精彩的剖析,又引用了这样一首诗,请您给我们做一首禅茶诗,可以吗?

定空法师:我说两句,谁去接两句行不行?

静一:好好好,王老师也可以。

王文国:这个很重要,我有压力。

定空法师:茶分六色,水作母;法无高低,心为中。

王文国:这个太高了,这个太高了。

静一:茶分六色,水做母?

定空法师:法无高下,心为中。

王文国:禅茶,我实事求是的讲,我接不上,师父。这个得留给全国的观众和爱好者,这个难度确实不小。

静一:我借一个谐音字,就是其实我这一年的品茶经验,就是可以用观察的“察”来说,我就等同于那个茶,人生百态,察观色。

定空法师:人生百态,察观色。

定空法师:挺好的。智者千虑,常见心。

北京佛教居士林 传承太虚大师“人间佛教”思想

静一:有很多因缘成全了我们今天的凤凰茶馆。首先就是我们在这个非常殊胜的场地北京佛教居士林,说到居士林,可能很多朋友也了解,历史非常久远,曾有太虚大师、赵朴老,很多佛教界人物,支持创办了居士林。王老师给我们讲讲,北京佛教居士林在北京佛教界、在文化传承方面的地位与作用。

王文国:北京佛教居士林,原来叫华北居士林,当时的是有胡先生拿出自己的地来,作为永久的居士林的道场地,不允许变卖,不允许做其他用途,只允许用做佛教事业、慈善事业,这地方一直传承下来。赵朴老、净慧老和尚,还有咱们现在的会长,就是传老,他们都在这儿曾经做过老师,讲经说法,一直做着慈善事业。

静一:这是一个佛教的重要场所。

王文国:对,它这活动非常多。这也一直传承太虚大师当年的人间佛教的思想,他讲 “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

静一:太虚大师是我们很多人非常敬仰的。

王文国:是一位高僧。我听居士林的领导说,这里曾经保存着当年太虚大师的一个铁碗。

静一:在此非常感谢佛教居士林,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殊胜的场所。也希望观众朋友们,来北京的时候到佛教居士林来看一看,这是北京的一方宝地。

“禅”应该是活泼泼的

静一:禅,是一念和一念之间,这么理解,可以吗?

定空法师:一念跟一念之间叫禅,我倒不怎么认同这种说法。如果禅真的那么具化的话,它就不叫禅了,就没有活泼可言了。一念与一念之间,它还是万念,它不是禅。禅是完全属于你自己的东西,这个自己是生命。这个生命状态就像水一般,遇方则方,遇圆则圆。一个禅者,高可以成千韧之山,低可以积水成潭,都可以的,那才是一个禅者的状态。就像以前有个很有名的公案。有师徒二人论道,比比谁把自己说得最脏、最臭。师父说:“我是一头驴”,徒弟说:“我是驴的屁股”,师父再说:“我是驴的屎”,徒弟说:“我是驴屎里的蛆虫”。师父问:“你在驴屎里做什么?”徒弟说:“我在里面乘凉啊!”师父佩服。我们现在听着这些话,好像很土很俗,但是很自在。但是他们不会像我们分别的心理那样,认为那是又土,又俗的东西。

茶分六色水做母 心境不同禅意不同

定空法师:禅,俗可以俗到极致,就像水一样的,你可以渗到地里面,一点都看不到。古人用茶来说禅,是有它的一个必然联系。就像我刚才说的那句话,茶分六色,水做母。水做母,就是这样子。那么法无高下,心为中,这其实就是禅与茶的一个关系。同样,一泡茶,你用什么样的心境去泡,什么样的心境去品,都会导致主观上的差别。

定空法师:就像我们顾老师说的,不管什么茶给你泡都是一个味道。对,就是喝了也不烫,但也不凉,不甜也不辣,就那么淡淡的。

静一:就是实际上也反应了您的一个状态。

定空法师:对。就像我以前只会泡铁观音,所有的法师都说,你泡的茶怎么好像没有温度啊?别人同样一泡茶,同样一泡水,就别人泡的,他就说这么一杯,他要分两口、三口喝完;我泡的,他一口喝完。

嘉宾的话
图片名称

法师即兴作诗 征集下阕


本期节目中,定空法师即兴作出了禅茶诗“茶分六色水为母;法无高低心作中。”现《凤凰茶馆》征集下阕,如您有锦囊妙句,请不吝与大家分享。发邮件至fojiao@ifeng.com,或关注凤凰网华人佛教新浪微博参与活动,就有机会收获精美礼品,由草木有情制作的《凤凰禅茶》一盒。《凤凰茶馆》愿与您广结善缘。感恩您的关注和支持。 [详细]

本期合作方
  • 1.您希望通过《凤凰茶馆》了解什么方面
    的内容?(此问必选)
上一张下一张
往期专题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