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佛教 > 观点 > 正文
致力国家发展进步是当代人间佛教的基本要求
2009年11月10日 13:02凤凰网华人佛教 】 【打印共有评论0

二、致力国家发展进步是当代中国人间佛教的基本要求参照中国进入改革开放以来来历届中国佛教协会的重要会议报告,特别是前会长赵朴初居士发表的《中国佛教协会三十年》(1983年)、《中国佛教协会四十年》(1993年)以及现任一诚会长《继承赵朴初会长遗愿,同心协力,开创中国佛教事业新局面》(2002年)和《中国佛教协会章程》(2002年佛协七届会议修订)等文件,中国当代人间佛教思想主要可归纳以下六个要点:

(一)爱国爱教,团结进步,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道路;

(二)将佛教劝善止恶的戒规和伦理规范——五戒、十善及大乘菩萨四摄、六度等进行现代诠释,使之与社会公德、公民道德建设和思想教育相会通,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

(三)佛教必须关心和贴近现实社会,以建设“人间净土”为己任,致力造福社会,利益人群,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一崇高的事业而积极奉献;

(四)继承和发扬中国佛教的“农禅并重”、“注重学术研究”和“国际友好交流”等优良传统;

(五)佛教必须“续佛慧命”,传承正信正法,维护佛法的神圣性和组织的纯洁性,严格修学戒定慧三学,为此必须加强自身信仰、道风、人才、教制、组织的五大建设,并且不断发展佛教的文化和教育事业;

(六)维护法律尊严、人民利益、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维护祖国统一。 可见,中国当代佛教倡导的人间佛教是将适应时代和社会进步,关心和改善民众生活,积极参加国家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的建设置于最重要的地位,同时又保持佛教的独立性,维护佛法的神圣性和组织的纯洁性,注重引导四众弟子严格修持戒定慧三学,加强信仰、道风、人才、教制、组织的建设,发展文教事业,不断增强佛教的生命力和社会影响。当代中国举国上下响应中央政府的号召,将建设和谐社会置于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重要地位,反映了中国适应时代形势和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所谓社会和谐,包括人内心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自然界的和谐,进而营建世界的和谐。

为此,在发展物质生产不断改善广大民众的生活的同时,必须推进政治文明建设和面向全体公民的道德建设。在这方面,中国佛教界僧俗信众和学者作出积极的响应,积极从佛教典籍和教义中挖掘蕴含和谐、仁慈、爱护生命、崇尚和平、公正、爱护自然和劝善止恶等方面的伦理规范和思想,进行现代诠释和广泛宣传,以化导信众,净化人心,促进道德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建设,共同营建和谐的富裕的社会主义社会。

中国佛教协会和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在2006年4月成功举办了以“和谐世界,从心开始”为题的首届世界佛教论坛,2009年3月又成功举办了以“世界和谐,众缘和合”为题的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反映了中国广大佛教徒积极参与维护世界和平,争取建立和谐世界的良好愿望,得到了中国政府和人民的全力支持。

中国佛教界还遵循大乘佛教的大慈大悲的菩萨之道,以积极举办佛教慈济福利事业来回报社会,各地佛教组织或寺院设立各种类型的社会慈善事业,进行济贫、养老、扶残,支援受灾民众,资助兴办学校的“希望工程”,致力自然环保和保护动物等,为改善民生,造福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而努力奉献。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杨曾文   编辑: 邢彦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