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佛教 > 观点 > 正文
佛教对环保和生态平衡的积极贡献
2009年11月09日 09:40佛教大学 】 【打印共有评论0
相关标签: [佛教观点] [佛教生态] [贡献] [环保]

反观我国,森林植被日益减少,致使水土流失,旱涝灾害连年;河水污染、空气污染、白色污染等日趋严重,对居民的身心健康带来极大损害;生产、开发上的短期行为,对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构成威胁;对动物无端虐待与杀戮食用的现象比比皆是,以致珍稀动物的保护工作不尽人意,动物避人唯恐不及。此等现象,原因固然很多,但发生在一个具有五千年文明史,出生有孔子、老子等圣哲,佛教传播也有二千年历史的国度里,的确令人深省!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有“天人合一”的思想,道家有崇尚自然、回归自然的理念,佛家有缘起理论与戒杀护生的戒条。如果能从中汲取一些有益的东西,改善一下人类的心理环境,那么我们在发展科技、改善生活的同时,就会对生态及自然环境和人类生活的质量多一份关注,而不致于那么急功近利,造成对生态平衡的破坏及环境的严重污染。

世上好语佛说尽   天下名山僧占多

佛教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对当今的生态及环境保护有着积极的重要的意义。佛教是从整体上来认识和把握世界的,认为世间万象互为缘起,“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遵循一定的因果规律,是一种和合互生的关系;生命界按照各自的作业轮回于六道之中,在求生方面,在追求安宁幸福方面没有根本的不同,在佛性上更是平等的,因此佛教要求信徒善待一切生灵,戒杀、放生,人类之间更是要求相互关心、和平共处;人的身体由地水火风四大和合形成,大自然对人类有天覆地载和养育之德,因此对大自然应怀抱感恩之心,反对无度的占有、浪费,更何况恣意破坏了。上述理念在佛经中可以说比比皆是,尽管其理性与理想化的成分较多,有些还缺乏可操作性,但随着佛教的传播发展,二千五百多年来对维护人类的和平与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依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例如,佛教制定有杀生戒,并视之为第一大戒,同时极力赞叹放生护生功德,甚至有佛陀舍生饲虎的故事;在僧团中制定有在动植物滋生的雨季结夏安居三月的制度,尤其是汉传佛教,有着优良的素食传统。这些在客观上都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另外,佛教徒有植树造林、养林护林的优良传统,因而佛教寺院通常都是林木葱郁,鸟语花香,环境清幽。这既是缘于“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理念,也是出于参禅修道的环境需要。古人道“世上好语佛说尽,天下名山僧占多”,即形象地表现出佛教对人类心灵的净化和对生态与自然环境的保护有着特殊的意义。

 要实现环境的清净庄严  根本在于净化人心

从1989年起,全球性环境问题已年年列入“世界末日”的指标。环境的污染不只是“脏、乱、差”的问题,而是关系到人类能否持续性发展乃至能否生存的问题。从我国来说,随着科技与生产的快速发展,环境的全面治理与保护已迫在眉睫。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作为佛教徒更应积极参与。我认为,政府和各界人士应当多听一听佛教界的呼声,因为佛教有着丰富的环保思想和资源,而且对环保有着更为迫切的需求,不仅应当也完全可以在环保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那么佛教界可从哪些方面以及如何参与环境保护事业呢?我以为应从以下二个方面入手: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陈星桥   编辑: 王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