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上看来,《金刚经》中只是佛陀和须菩提两人在交谈,但实际上,在交谈的现场,同时还有“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听讲,这种情形很像现在电视中的谈话节目(比如朱军主持的“艺术人生”,崔永元主持的“实话实说”),在这类节目中,主持人和特邀嘉宾在交谈,而现场则有一群人坐在那里听。须菩提就像提问的主持人,而佛陀就好比被要求回答问题的特邀嘉宾。不但《金刚经》中是这样的交谈格局,实际上,绝大部分佛经也都是如此,只是提问的人和听讲的人有所不同罢了,比如,在《法华经》中,是弥勒菩萨、文殊师利等人提问,而听讲者则多达十几万人。
我们把佛陀与弟子之间的这种类似于电视谈话节目的交谈称为“启请”交谈,因为,按照《金刚经》,佛陀“饮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处于“默”的状态(所谓“默如佛”是也)只是由于须菩提的“启请”,就是前文提到的须菩提的提问,佛陀才“从三昧安详而起”(这里借用《法华经·方便品》中的话),开口说法,与须菩提展开交谈。佛陀只有在“启请”的情况下才开口说法,犹如一口稳重的洪钟,扣则鸣,不扣则不鸣,这就是佛陀的“启请”交谈。在“启请”交谈中,佛陀把须菩提当作平等的交谈对象,完全没有居高临下、唯我为是的导师架势,且看《金刚经·庄严净土分》中佛陀与须菩提之间的一段对话:
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昔在然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
“不也,世尊,如来在然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
“须菩提,于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不?”
“不也,世尊。”
“何以故?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是故须菩提,诸菩提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须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于意云何,是身为大不?”
须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说非身,是名大身。”
在这段对话中,佛陀心平气和地用佛法真理来开导和教育须菩提。从那句反复从佛陀口中说出的征询式的“于意云何”中,我们分明可以看出,佛陀“是在以商量的探讨问题的口气与须菩提说话,并在与须菩提平等交换意见的过程中,让须菩提懂得了佛法的真理,这完全像是一位负责任的有经验的教师在循循善诱地教导他的学生”。(陈坚《论佛的教育思想》,载《觉群·学术论文集》,商务印书馆2002年11月版,第146页。)
如果说孔子与弟子之间的“侍坐”交谈显得比较生活化,比较随便,那么佛陀与弟子之间的“启请”交谈就显得比较仪式化,比较正规,因为既然是“启请”就得有“启请”的仪式,如在《金刚经》中,须菩提就是在“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的“胡跪”仪式下“启请”的。“启请”交谈后来在中国佛教实践中演变成了“请益”交谈,所谓“请益”,是指弟子有疑问而向大德善知识请教并从中获得教益,但“请益”必须在一定的仪式下进行的,不是很随便的,至少也是“拈香请益”,如一位名叫修六逸的“禅人”,“素为生死心切,志求向上……拈香请益,(憨山)老人因示之曰:‘出家为生死,求向上一路,乃本分事。禅人死关三年,其于放下身心,抖擞客尘烦恼,消磨习气,乃最初一步业已自信,但于参究生死病根,未能顿拔……”(《憨山大师梦游全集》,见《乾隆大藏经》第155册,第373上。)大德善知识均因弟子的“请益”而对他作“开示”。
虽然“启请”交谈和“请益”交谈都是在一定的仪式下进行的,但交谈本身却不是令人窒息的,这就好比电视中的谈话节目(前文已将“启请”交谈比作这种谈话节目),虽然是在一定的仪式下进行的,但谈话本身却是引人入胜的。这里需要注意,仪式化的“启请”和“请益”不但表示弟子对导师,包括佛陀和一般的大德善知识的尊敬,更重要的是表示弟子在导师面前已完全没有了“我慢”,心已“空”,进入了随时接受导师教诲的心理状态。《坛经》(宗宝本)“机缘品”中曾记载了这样一件事:
僧法达,七岁出家,常诵《法华经》,来礼祖师(按:惠能),头不至地。祖诃曰:“礼不投地,何如不礼?汝心中必有一物,蕴习何事耶?”曰:“念《法华经》已及三千部。”祖曰:“汝若念至万部,得其经意,不以为胜,则与吾偕行。汝今负此事业,都不知过。听吾偈曰:‘礼本折慢幢,头奚不至地?有我罪即生,忘功福无比。’”
法达来向惠能“请益”,但是在向后者行礼时却“头不至地”,礼节做得不到位,惠能从中看出了法达有“我慢”之心,遂作偈语批评他。在这里,惠能不是非要摆祖师的架子让法达给他行佛门的标准礼不可,而是要借此让他舍弃掉心中的“我慢”。在惠能看来,弟子只有舍弃掉心中的“我慢”,他才能与其进行有效的交谈并使其获得佛法的教益。可见,在佛教中,无论是“启请”也好,“请益”也好,都是保证接下来的交谈能顺利进行并取得成效的前提,所以,虽然“启请”和“请益”都是严格的有位次之分的仪式,但是“启请”和“请益”之后的交谈却都是在亲切融和、自由平等的氛围中进行的,都是引人入胜的。
作者:
陈坚
编辑:
李雅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