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宝中的法,是指佛法,一般是指用语言文字表述的各类佛法,有戒定慧三学和经律论三藏。佛教初传中国,来自印度的高僧带来的是写在贝叶上或桦树皮上的佛经,有的是凭记忆口头传诵经典。中国当时已经有了造纸术,后来在社会上,纸张运用越来越普遍,译经一般是用笔书写在纸上,也有的书写在绢帛上。进入唐朝后期,特别在进入宋代以后,广泛利用雕版印刷佛经,为佛经的流通带来很大方便。此后又有活字印刷乃至近现代的胶版印刷。从宋代以后,历代都有官版或民间版的大藏经的刻印流通。可见,佛典的流通与世间的印刷技术是联结在一起的。
至于佛教教团的主体——僧众,在他们日常修行、生活、传法、经营寺院经济与社会交往中时刻离不开当代的科技。不仅如此,在历代僧人中有不少人精通“阴阳五行之学”,有的成为著名科学家、技术人才。
中国古代最有名的是唐代的一行法师(673-727)。他俗名张遂,自幼博通经史,精通阴阳五行之学,出家先后师事禅宗北宗的普寂、密教善无畏、金刚智,协助善无畏翻译密教基本经典《大日经》,此后撰写《大日经疏》,并且参加朝廷主持的天文历算工作,与梁令瓒共同制造了观测天象的浑天铜仪、黄道游仪,修订比较精确记载日月星宿运行和四季节气、农时的《大衍历》,完成世界首次测出子午线长度的壮举等。1955年中国发行纪念古代四大科学家的邮票,其中就有一行,此外是东汉的天文学家张衡、南朝宋、齐间的数学家祖冲之、明代医学家李时珍。
元代前期的奇僧子聪(俗名刘秉忠,1216-1274),精通天文、地理、律历、军政等学,后辅佐元世祖忽必烈军政机要,奏建“大元”国号,参与立朝仪,建礼乐,兴儒学,推荐良吏,安定地方,建立城邑等,对推进元朝接吸收汉文化,恢复社会经济和文教事业的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子聪通晓城建,先后负责元上京开平、大都(今北京)二城的兴建,弟子中有著名的水利、天文和历算学家郭守敬(1231-1316),奏请由郭守敬编撰《授时历》。
在僧众中精通医学的更多,著名的如唐代鉴真(688-763),赴日授律传戒的同时,也传授建寺造像技术,并且精通医术并医药学,有《鉴上人秘方》传世。
作者:
杨曾文
编辑:
李雅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