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佛教的角度看高校自杀现象
2008年10月23日 10:15大智慧论坛  【
相关标签

每年的四五月份,似乎都是高校学生自杀的高峰期,今年也不例外。最近一段时间,仅北京高校,笔者就听说了五六起研究生自杀事件,从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变成了地上一滩刺目的血污!

他(她)们都是高学历的人,按说对生命应该有更高层面的思考与把握,为什么会如此决绝地自绝于亲人、师长、同学呢?事件发生后,人们往往习惯于追究客观原因,如失恋、就业、学业压力过重等,或者说他们心理有疾病隐患等。这些解释亦不无道理。我们也可以从佛教的角度来分析一下高校此种频频发生的自杀现象。

从佛教的角度来看,人之所以自杀,是因为个体不能承受内心“烦恼”的折磨、重负,而采取的一种自我解脱行为。所谓“烦恼”,如《大智度论》卷七所说“烦恼者,能令心烦,能作恼故,名为烦恼”,指的是使人心灵发生恼乱、烦躁、迷惑、污染等精神作用。在佛教中,此种烦恼有种种别称,如“随眠”、“缠”、“盖”、“结”、“缚”、“系”、“使”、“垢”、“暴流”、“轭”等,这些别称非常形象地说明了“烦恼”在人们心中肆虐的状况。如“缠”、“缚”等是说明烦恼会紧紧地缠住、捆住人的心灵,想要摆脱也摆脱不掉;“暴流”是说烦恼发作起来的时候,其势力很大,就像水流一样,挡也挡不住;“轭”指的是烦恼会像牛轭一样套住、压迫人。

烦恼通过“种子”和“现行”的相互作用来折磨人的心灵。佛教认为,就像草是由种子生出来的一样,人心上的种种烦恼其实是有“种子”的,它存在于第八识上,有机会它就要生出“烦恼之草”来,这就叫“烦恼现行”——在生活的种种境界上表现出来。烦恼“种子”哪里来?又是“现行”熏习成的。换句话说,比如今天我很烦,不过第二天就不“很烦”了,好像“烦恼”已经消失掉了。但佛教认为,那个“烦恼现行”是过去了,但心底留下的“烦恼种子”还在,有机会它还会出来的。而且这种烦恼“种子”还会慢慢通过“现行”增加势力,也就是说,它原来可能只有一分力量,但如果心灵老是处在烦恼之中,心灵上的这种“染污”状态就会熏习烦恼种子,使之力量渐渐增强,慢慢地它就具有了二分、三分力量,那么当它再遇缘“现行”的时候,就会非常可怕。从这个角度来看高校内的自杀事件,当事人也是心里的“烦恼种子”力量越来越大,“现行”的折磨也越来越强烈,而原来克服烦恼、回复平静的心力越来越弱小,在此种不堪忍受的情况下,当事人觉得心灵斗争获胜,克服烦恼的希望越来越渺茫,为求解脱,便采取了激烈的行为。

« 前一页12后一页 »
作者: 佚名   编辑: spring

>> 发表评论

如果您还不是凤凰会员,欢迎 注册

  • 用户: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 添加标签:

    (*添加多个标签用逗号隔开)

  • * 您要为您所发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 * 以上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凤凰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