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和佛法一样,其最高境界也是一个“定”字。“定”乃是书法和佛法的相通之处。电视连续剧《霍东阁》中有这么一个情节:日本间谍秋野正雄的儿子秋野正男自视武功高强,心高气傲,日日要找霍东阁比武,父亲深知儿子不是霍东阁的对手,遂阻止儿子比武,并一方面要求他加紧练武,一方要求他练习中国书法以获得“定力”,因为武术也是要讲求“定”的。这个情节也许是虚构的,但是,练习书法有助于“入定”却是真的;同时,也只有“入定”才能创作出好的书法作品。
既然书法和佛法在理上有着相通之处,那么是不是在现实中也存在着书法和佛法的有机结合呢?回答是肯定的。弘一法师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弘一法师出家前是一个艺术多面手,琴棋书画,文艺戏剧,样样在行,但是“他离俗修行后,于诸艺悉弃,独书法不辍,以结缘法施。书艺由潜心晋唐楷法而渐去北碑风貌,进而渐至安详平和、人书俱老的佳境。”弘一法师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真正地融通了书法和佛法,以书习佛,以佛习书,最终进入了一个“安详平和、人书俱老”的佳境。在《虞愚居士问书法妙义为说二偈》中,弘一法师以佛教的语言表达了书法的真谛,他说:“文字之相,本不可得。以分别心,云何测度!若风画空,无有能所。如是了知,斯为智者。”佛教谓“诸法无相”,此偈说“文字之相,本不可得”;佛教谓有“分别心”就会产生“妄念”,不能获得真理,此偈说“以分别心,云何测度(评价书法作品的优劣)”;佛教谓修行至“空”的境界便无“能所”之区分,“能”即“所”,“所”即“能”;此偈说书法的极致境界乃是“若风画空,无有能所”,此时笔如“风”,纸如“空”,心无“能所”,毫无滞得,在弘一法师看来,书法和佛法是何其相似!
可见,书理与佛理颇有相通之处,正是这种相通才导致现实层面上的书佛交往,书家好佛,佛家好书,书佛因此形成了密切的关系,中国书法中也因此融进了佛教的因素和血液。刚才以弘一法师为例说明了书佛之间密切关系,但这仅仅是一个具体的实例而已。
作者:
吴为山 王月清
编辑:
闫秀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