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佛教 > 佛学书店 > 图书分类 > 养生 >
修心坊05《图解观呼吸—学会呼吸 改变人生》

修心坊05《图解观呼吸—学会呼吸 改变人生》

定价:¥68.00元

作者:蓝梅
出版发行: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简介:《图解观呼吸》以佛教内观禅修法为核心,详细讲解其中观呼吸法门的修行方法.并结合现代人的精神诉求,将佛教修行引入现代心理治疗之中,使普通读者也能够从中获得益处。本书延续了修心坊系列清新易懂的编辑风格,通过图解这种新颖的编辑方法.让读者能够轻松读懂深奥的佛教智慧,重拾安详与沉静……
[发表评论] [字体: ]

**内容简介**

观呼吸,是当今世界最流行的的禅修静心法门之一,是佛教内观禅修的入手法。在佛教中,内观禅修是人唯一能解脱烦恼的法门,它通过如实观照当下的身心,觉醒心灵的力量来解脱烦恼,获得恒久的快乐。人人都会呼吸,我们通过观呼吸有意识地观察进出的气息,能迅速集中注意力,调整心境,消除负面情绪,这也是人人都能轻松学会、随时随地践行的方法。它与现代心理学相结合后,已经成为一种广泛适用的心理疗法,帮助现代人走出各种精神障碍,更有效地思考,更快乐地生活。

《图解观呼吸》以佛教内观禅修法为核心,详细讲解其中观呼吸法门的修行方法.并结合现代人的精神诉求,将佛教修行引入现代心理治疗之中,使普通读者也能够从中获得益处。本书延续了修心坊系列清新易懂的编辑风格,通过图解这种新颖的编辑方法.让读者能够轻松读懂深奥的佛教智慧,重拾安详与沉静。

**图书目录**

观呼吸——内观禅修的基础法门

佛陀的教导—内观是亲身体证的智能

编者序:学习正确呼吸,改变不良人生

本书阅读导航

第1章 了解观呼吸:原始、简单、有效的禅修方法

1.何谓观呼吸:专注于呼吸的禅修方法 / 2.观呼吸禅修的人生意义:平静修心、超脱烦恼 / 3.观呼吸禅修的优点:使修行与生活融合为一 / 4.观呼吸的起源:释迦牟尼 / 5.北传佛教中的观呼吸:被束之高阁 / 6.南传佛教中的观呼吸:作为修行主题

第2章 认识内观禅:快乐生活的艺术

1.内观禅:通过观察自身来净化身心 / 2.审视自我、发现自我:以全新的观点体验世界 / 3.两种内观禅修方式:静态内观与动态内观 / 4.内观禅的修行目标:透过现象洞见实相 / 5.内观禅的利益一:认识自己的人生与快乐 / 6.内观禅的利益二:从内在彻底转化自己 / 7.内观禅的利益三:让世界变得更和谐

第3章 修习前要了解的:佛教基本概念

1.观四圣谛:苦谛、集谛、灭谛、道谛 / 2.观十二因缘:对治无明烦恼 / 3.禅定:心专注而不散乱 / 4.所缘境:禅定时心系一缘 / 5.五蕴:构成人身的五种要素 / 6.六根:六种认识器官 / 7.止观:定慧双修 / 8.念安那般那:观出入息 / 9.九住心:禅修时的九种心理状态 / 10.六力:六种力量成就九住心 / 11.轻安:心无挂碍的身心境界 / 12.七觉支:开悟之前最高层次的修行法 / 13.慈悲观(1):对治嗔恚的观想法 / 14.慈悲观(2):和内观法结合

第4章 安住、当下与正念

1.禅修的基本功:安住 / 2.调伏内心的时机:当下 / 3.最纯粹的微妙觉知:正念 / 4.反射镜式的思维:正念的特质 / 5.功能性定义:正念的三种基础活动 / 6.正念的重要性:内观禅的核心

第5章 修行前的精神准备:端正修行态度

1.不要有所期待:将兴趣放在修行本身而不是结果 / 2.不要过于紧张:保持轻松与稳定 / 3.不要匆忙:忍耐、忍耐、再忍耐 / 4.随遇而安:放弃执着、放弃排斥 / 5.学会接受:敞开心胸面对这个世界 / 6.善待自己:以平常心接受你现在的状况 / 7.质疑每一件事:以自己的觉受为准 / 8.脱离思考:概念与推理会阻碍修行 / 9.脱离分别念:不要彼此比较 / 10.观察自己的意识变化:妥善处理正常的人性反应

第6章 修行中需要注意的要诀:调伏身心

1.对身体的要求:不要僵硬,放轻松 / 2.对着装的要求:穿着宽松服装 / 3.对姿势的要求:选择适合自己的姿势 / 4.打断思维的锁链:集中注意力 / 5.防止内心被迷惑:选定一个参考点 / 6.调心犹如驯野象:循序渐进 / 7.找到自己的呼吸点:学会呼吸 / 8.不要害怕与众不同:认识自己的进步 / 9.有目标但不要着急:不要设定时间表 / 10.让心思停留在当下:觉察每一次呼吸

第7章 开始练习:观呼吸的具体方法

1.观呼吸法门:当下观照呼吸 / 2.最基础的观呼吸法:通过数息增强定力 / 3.观呼吸的创新方法:冥想与观呼吸的结合 / 4.带着理想或愿景修行:希望实现呼吸法 / 5.想象阳光“充满”全身:太阳呼吸法 / 6.改善尴尬的人际关系:和解呼吸法 / 7.让胸口的“满月”发光:满月呼吸法 / 8.怀着报恩的心情修行:感谢呼吸法 / 9.使自己的心态朝向正面:治疗呼吸法 / 10.善待你的眼睛:视力恢复呼吸法 / 11.观呼吸修行也可减肥:瘦身呼吸法

第8章 修行中的问题与解决:排除难障

1.修行中最大的敌人:心障 / 2.对待问题的原则:正视问题,不要回避 / 3.修行中最普遍的经验之一:疼痛 / 4.盘腿坐姿的衍生问题:腿失去知觉 / 5.初学者的觉受:奇特的感觉 / 6.平静放松的另一个极端:昏沉 / 7.简单重复产生的心理状态:无聊 / 8.莫名浮现的念头:恐惧 / 9.心神不宁:不安 / 10.急于求成导致的失误:太勉强 / 11.受到挫折后的心态:沮丧 / 12.一想到禅修就烦:抗拒禅修 / 13.丢失正念的后果:恍惚或呆滞 / 14.禅修最大的精神障碍:怀疑

第9章 修行中的最大难题:分心

1.分心是修行的拦路虎:认真对待,但别紧张 / 2.安排好修行时间:避免外部因素导致的分心 / 3.对治分心的传统策略一:估算时间 / 4.对治分心的传统策略二:通过呼吸调节 / 5.对治分心的传统策略三:以另一个念头加以对治 / 6.对治分心的三颗灵丹妙药:思考三个问题 / 7.避免分心的根本方法:保持正念 / 8.对治“五盖”导致的分心:冷静观察,徐徐调治 / 9.对治贪盖:去除欲乐 / 10.对治嗔盖:遍施慈爱 / 11.对治昏沉盖:正知正见 / 12.对治掉举盖:端正身心 / 13.对治疑盖:坚定信念 / 14.让分心自生自灭:开放自己,练习正念

第10章 医学上的应用:用观呼吸法治疗抑郁症

1. 心灵上的感冒:抑郁症 / 2.内观禅修的医学活用:内观认知疗法 / 3.治疗阶段一:走出自动引导 / 4.治疗阶段二:应对障碍 / 5.治疗阶段三:内观呼吸 / 6.治疗阶段四:活在当下 / 7.治疗阶段五:顺其自然 / 8.治疗阶段六:想法不是事实 / 9.治疗阶段七:学会照顾自己 / 10.治疗阶段八:用所学应对未来心境

第11章 无论何时何地皆可修行:将观呼吸带入日常生活

1.修行未必要坐着不动:任何时候皆可修行 / 2.行走中也可修行:行禅 / 3.治对姿势保持觉知:检视自己的行为 / 4.全天候的练习:随时注意自己的呼吸 / 5.专注于每一个活动:尽量时刻保持正念 / 6.将修行应用于日常生活:每一秒钟都敞开内心

附录一:《大念处经》

附录二:名词术语

**精彩片段**

你是否经常有这样的生活感受:在看书的时候,眼睛看着文字,心中却想着股价的涨落、同事的应酬,以致看完一页之后仍不知书中所云。或在他人讲课或做会议报告的时候,眼睛盯着讲台,思绪却早已飞出窗外。或者因为某件事情的冲击,以致终日心神不宁、浑浑噩噩……其实这些都是你的专心度不集中所造成的,严重影响着你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观呼吸禅修是应对这些问题的良方。观呼吸原是佛教的一种入门级禅修方法,通过让修行者专注于自己呼吸的方法提升自身的专注力。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我们随时都在呼吸,因此可以省掉想某个东西来专心的麻烦,因为去想它也是一种分心;其次,呼吸是此时此地正在发生的事,专注于呼吸,会帮助修行者的自心留在当下,而不致迷失在过往的回忆或对未来的憧憬中。14世纪的藏传佛教领袖宗喀巴大师在他的著作《菩提道次第广论》中说到:“你若容易散漫,就一定要修炼观呼吸。”这种方法不但是佛门弟子的必修课,对于提升我们普通人的专注度、缓解乃至消除各种心理疾病都有着很大帮助。

一般来说,培养高度的专注力,必须具备两个特质,一种是全然专注,或者叫回想力,这种特质让修行者的心绪时刻抓住当下所修的对境,不致忘怀或游移到其他事物上。另一种特质就是能作出判断的警觉心,好像卫兵一样,戒备分心状况的出现,时刻留意我们是否专注在禅修对象上。在观呼吸禅修中,回想力和警觉心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因为在修行中要时刻专注于呼吸,并能及时警觉自己的心是否游移。

观呼吸可以作为修行的主要项目,也可以作为其他禅修法的开端。我们普通人修行此法,不但可以逐渐觉察自己的内在世界,而且更能掌握自己的心,更能放松自己、享受人生,并对自己和周围的人和事物更加敏锐,让你从容应对每一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