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6日至17日,首届岭南佛教文化艺术交流会暨广州第三届海上丝绸之路佛教文化交流系列活动在广州增城百花古寺圆满举行。此次活动聚焦于岭南及大湾区佛教文化的传承与传播,通过丰富多彩的展览与交流,深入挖掘了该地区佛教文化的独特魅力与历史价值。在各级部门的指导与社会各界的支持下,百花古寺正逐步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未来成为岭南佛教文化的璀璨明珠。
耀智大和尚提出,要将百花古寺建设成“三地”即岭南佛教文化的传承地、粤港澳大湾区佛教文化的传播地、海上丝绸之路佛教文化的交流地。基于此,百花古寺的不仅弘法理念愈加清晰,而且实践定位更加精准。实践定位拟从弘法实践和共修实践来发挥积极作用:
岭南佛教文化的传承地
岭南佛教作为中国佛教的重要分支,自菩提达摩东渡广州以来,便开启了禅宗中国化的历程。达摩所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禅法,为岭南佛教注入了独特的精神内涵。六祖慧能进一步弘扬“南宗禅”,提出“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推动佛教从士大夫阶层向民间普及,奠定了岭南佛教“雅俗共融、注重实践、兼容并蓄”的特质。这种开放包容、与时俱进的精神,使岭南佛教既保留了印度禅学的精髓,又与中国本土思想深度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传统。百花古寺作为岭南佛教传承的重要载体,其前身白花书院见证了从儒家文化到佛教的转型,体现了“儒释交融”的独特路径。寺内既供奉佛陀,也曾设儒士讲学之所,如今更规划有莲花书院,践行“三教和合”的岭南传统。历经多次毁建,百花古寺名称从“白花”到“百花”的演变,不仅象征着佛教文化的绵延不息,更承载了禅宗“一花五叶”思想的延续。
粤港澳大湾区佛教的传播地
自古以来,广州与香港、澳门文化同源、人缘相亲、民俗相近,其中穗港澳佛教界更是同根同源,一脉相传。近年来,随着国家《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提出,广州佛教界在省市统战和民宗部门的具体指导下,主动作为,积极发挥佛教界的优势,加强与港澳地区文化交流。2020年,广州市佛教协会举办“首届岭南佛教文化节”,打造穗港澳佛教文化品牌,提高三地文化认同感和民族向心力,强化穗港澳三地岭南佛教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交流,在源头上梳理三地佛教共同的“精神家园”和“法脉传承”。百花古寺的落成,将作为粤港澳大湾区佛教文化传播基地,来推动岭南佛教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互融摄与交流传播,形成多方互动与协作。
海上丝绸之路的佛教文化交流地
“佛从海上来”是历史上佛教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海上丝绸之路,作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它为中外僧人提供了交流往来、取经求法、传教弘法的路径。借助海上丝绸之路,许多佛教经典得以传入中国,并对中国佛教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其经典和教义也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播到其他国家,佛教文化在世界范围内互相借鉴、互相融合,促进了文化的共同繁荣。沿着前人的足迹,广州市佛教协会开启了新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佛教文化交流的新篇章。从2015年起,广州市佛教协会陆续主办“莲开一路”大型对外文化交流活动、“海上丝绸之路与岭南佛教文化”、“新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上的中斯佛教文化交流系列活动”等活动,开展了圣地朝圣、文化考察、交流互鉴、参访高僧、供千僧斋、公益慈善、疫情救援等丰富多样的活动与合作,以民间与信仰交流助力了国家对外的宏观交流,在交流中增进友谊,在交流中凝聚共识,促进了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文化认同与理解,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佛教界的力量。百花古寺的落成,将作为新时代海上丝绸之路佛教文化交流基地,增强与海上丝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与互通互鉴。
总之,作为佛教文化传承地,百花古寺致力于挖掘和弘扬岭南地区佛教文化的精髓,让古老的佛教智慧在新时代继续发扬光大;作为佛教文化的传播地,通过举办各类佛教文化活动,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区域间佛教文化的交流与融合;百花古寺还积极承担起海上丝绸之路佛教文化交流的使命,它利用自身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加强与斯里兰卡、缅甸、泰国等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佛教文化交流与合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佛教力量。
图/文 广州百花古寺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
凤凰网佛教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