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檗山发现康熙“重兴黄檗禅林碑” | 走进黄檗
佛教
佛教 > 资讯 > 正文

黄檗山发现康熙“重兴黄檗禅林碑” | 走进黄檗

2023年元旦过后,福建省黄檗禅文化研究院在对黄檗山周边进行文化遗存考察时,发现一块康熙十一年的“重兴黄檗寺捐造永祚桥碑”。这块石碑,砌在渔溪镇宫后村一户临建民房的墙基上。经专家辨认,此碑是康熙十一年所立,碑文大题是“重兴黄檗禅林碑记”。据黄檗山万福寺住持定明法师介绍,这是黄檗山发现的、也是现存的,唯一一块重兴纪事碑。

黄檗山发现康熙“重兴黄檗禅林碑” | 走进黄檗

崇祯年间编修的《黄檗寺志》,记载着黄檗山有内石桥、外石桥两座桥。南明永历《黄檗山寺志》记载,黄檗山有内三树桥、中木桥和宋僧妙湛募化的外拱桥共三座。“内三树桥”,也就是崇祯黄檗寺志里记载的“内石桥”。道光年间,万福禅寺住持启耀、学真,监院如莲、慧永所刊《黄檗山寺志》“卷二·寺·桥”之部,记载的“桥”和永历寺志相同。但在“卷四·法”之部,却记载着这座“永祚桥”。寺志是这样记载的:“第六代超愿虚白禅师,主席十载,造永祚桥于寺前。”这块“重兴黄檗寺捐造永祚桥碑”的发现,正好使道光黄檗山寺志的记载得到印证。

黄檗书院研究员李斗石教授介绍说,这块康熙年间的“重兴黄檗禅林”石碑,大体缺失十分之一,但保留了碑额、碑记题名、年款这些最重要的信息和四百多字的大部分碑文,这是很难得的。

据黄檗寺志记载,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黄檗山中天正圆禅师赴京请藏,历经八个寒暑,终卒于北京长荣茶庵。中天禅师的两位法孙,鉴源兴寿与镜源兴慈禅师,不怠先志,继承祖愿,餐风露宿,步行数千里,赶赴京城继续请皇上赐藏,坚持六载。直至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正好赶上万历皇帝为其母皇太后禳祝阴寿,要向全国名山巨刹颁赐大藏经,经福清乡贤、首辅大学士叶向高鼎力协助奏请,万历皇帝特赐予黄檗山永乐北藏一部。

中天正圆禅师在京请藏的两位法孙中,鉴源兴寿禅师是隐元禅师的剃度师父。镜源兴慈禅师自幼聪颖过人,饱读经书,过目不忘,吟诗书联句,举笔立就。曾撰写《登藏经室有感》,其中有“昔日灵文何处在?荒台推见鹧鸪飞”之句。道光《黄檗山寺志》记载,镜源兴慈禅师“跋涉京邸,御试楞严,获膺高选。钦赐藏经六百七十八函,帑金三百两,敕书一道,寺额、紫伽黎、钵盂、锡杖,特命御马监王讳举赍护到闽。”也就是说,寺志记载着万历皇帝对镜源禅师“御试”了《楞严经》,并且“获膺高选”。

黄檗书院研究员王赞成老师说,此次发现的“重兴黄檗禅林碑”,清晰记载了这个重大事件。碑文中有“(正)圆禅师薙草此山,乃径趋阙下,请以法藏镇之,八载而殇。其徒孙鉴师、镜师申前请,赖叶文忠公力。神庙皇帝始报可。敕御马监王公,赍经至山。命五台之通经者试镜师,复赐紫衣、锡杖”。这个碑记说明,在御马监太监王举来黄檗山护送大藏经的时候,还带来了“五台之通经者”,也就是五台山熟悉经部的高僧。“试镜师”——对镜源禅师进行了考试,镜源禅师圆满通过之后,“复赐紫衣、锡杖”。这段康熙十一年的碑文,是道光黄檗寺志的重要实物佐证。

“重兴黄檗禅林碑记”中,还记载了历代檀越对黄檗山的护持之功,隐元禅师重兴之功,慧门如沛禅师的修葺之功以及对迳江檀越林成吾捐金的感铭:“地亦寄也,而山寄于地。凡山之所有,寄于山者也。而寄于山者,又寄于人。黄檗所寄,以……溯檀护之元功,各有成劳,厥后法器相续,栋宇渐隆,至本师隐和尚,始重建殿宇。……顺治己亥岁,慧门法兄暨监寺良哉,益增修之,葺法堂,辟方丈,仍建……加工费重难贷,金不啻千余缗,皆蒙迳江檀越林成吾,悉力助成其事。”

“重兴黄檗禅林碑记”记载“寺有山田三百七十六亩”,租户的苦役,全赖县令梅公给予蠲免。“自康熙”朝,署篆李公和藩司还对寺院“永免杂差”,使得黄檗古刹“称雄乎一国,帖心奉佛,追呼弗闻者,功实有自”。刻碑立石的,是临济正传第三十三世,黄檗住持虚白超愿大和尚,立碑时间是“康熙十一年岁壬子孟夏穀旦”,立碑的目的,就是将祖师中兴黄檗之功,檀越护持黄檗之德,“寄于石以记之”。

“黄檗寺永祚桥碑”立碑第二年,康熙十二年四月初三,隐元禅师在日本京都黄檗山圆寂,世寿八十二。同一年六月十三日,超愿虚白禅师入龛坐化,世寿五十八。

隐元禅师在重兴黄檗中居功至伟,超愿虚白禅师造桥树碑,为宗祖、檀越立传。2023年,是两位黄檗祖师圆寂350周年。在此殊胜之际,“重兴黄檗寺捐造永祚桥碑”重现人间,实乃祖德感召,盛世瑞彩,一大幸事。

内容来源:2023年2月16日《海峡都市报》“海都新闻”

作者:白撞雨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