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入川高僧|无住禅师:唐代十大禅系之一保唐宗创始人
佛教
佛教 > 资讯 > 正文

巴蜀入川高僧|无住禅师:唐代十大禅系之一保唐宗创始人

南北融会、顿渐交融,唐代十大禅系之一保唐宗创始人无住禅师(714~774),俗姓李,陕西眉县人,二十岁时(开元21年),代父从军,后因勇猛有谋,被任命为巡逻队长。但他有出家志向,得遇陈楚璋居士,学习“顿教法”,“三五年间,白衣修行”。后来,无住禅师到太原亲近自在和尚出家,并学习了慧能大师的禅法。他也曾到五台山清凉寺学习,并在天宝十年(751)至灵州(今宁夏灵武县西南一带)居住修习。最终,无住禅师在成都净众寺跟随无相禅师学习,并成为其法嗣。

无住禅师在大历年间(766-779)住持成都府保唐寺,提倡“无念”禅法,接引群机。保唐宗的特点在于不拘泥于教条,主张“起心即妄”,强调无分别为妙道。无住禅师将无相禅师的“无忆、无念、莫忘”三句中的“莫忘”改为“莫妄”,以此作为宗派的教义基础。

无住禅师在巴蜀地区独立发展,其禅法融合了北宗与南宗的看法,形成了独特的保唐宗。他的教义和实践对巴蜀地区的佛教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无住禅师的“无念”禅法,即一切法,强调心性的根本清净,以及通过内在修行达到无念的境界,从而见性成佛。

无住禅师的禅学思想广博,他不拘泥于一经一论,而是广泛引用各宗派乃至外道典籍,以传授其“无念”的法门。他的禅法以《楞伽经》和《般若经》为主流,辅以华严、法相唯识、律宗等宗派思想。无住禅师的禅法在巴蜀地区影响深远,成为唐代禅宗重要的一支。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