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重臣里的黄檗法子 | 走进黄檗
佛教
佛教 > 资讯 > 正文

康熙重臣里的黄檗法子 | 走进黄檗

康熙重臣里的黄檗法子 | 走进黄檗

“李光地谨慎清勤,始终一节,学问渊博。朕知之最真,知朕亦无过光地者。”——《清史稿·李光地传》之“康熙说”

文渊阁大学士李光地

李光地(1642-1718年),字晋卿,号厚庵,别号榕村。崇祯十五年生,泉州安溪人,后来科举入仕。因“三藩之乱”时未被耿精忠拉拢,受到康熙重视,逐渐脱颖而出。李光地在福建老家丁忧期间,家乡出现不法之徒武装闹事,李光地毅然组织队伍,剿灭了这股势力,李光地再次进入康熙视野。李光地熟悉闽台之事,向康熙推荐了施琅,施琅率军克台,实现一统。李光地清廉勤政,公忠体国,秉持大义,不拘小节,康熙因此感受了李光地之贤能,遂一路擢升李光地官至直隶巡抚、吏部尚书。

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康熙给吏部颁谕旨:“李光地居官甚好,才品俱优,著升为文渊阁大学士。”这样,年过花甲的李光地,以吏部尚书晋升文渊阁大学士,正式登上“相位”。李光地去世后,康熙命恒亲王胤祺前往吊唁,赏赐千两金,谥号“文贞”。唐朝名相魏征所获谥号也是这个“文贞”。

黄檗法子李光地

康熙重臣里的黄檗法子 | 走进黄檗

泉州云门寺,寺额就是李光地题写。云门寺的清代中兴祖师,就是福清黄檗山第十二代住持壁立明迳禅师。嘉庆《云门寺碑》碑文记载:“本朝康熙丙申仲春,明迳和尚始领徒募化,安溪李相国假归,写赠云门禅寺匾额”。

黄檗书院所藏《临济正宗三十四世八十五龄锐锋和尚塔铭》拓片,“篆额”者李光地,落款是“赐进士出身直隶巡抚部院前翰林院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法弟李光地顿首拜篆额”。李光地为什么称锐峰和尚为法弟?墓志铭正文中记载,康熙年间,锐峰和尚在泉州出家后,“秉戒于黄檗,遂依堂头慧门和尚座下”,并在黄檗山任“西堂”。隐元禅师东渡后,其法子慧门如沛就任黄檗山第五代住持。锐峰和尚是慧门如沛的法子,李光地是锐峰和尚的法弟,也就是说,李光地是慧门和尚的俗家弟子。而且,慧门如沛禅师、锐锋和尚、李光地,这三人都是福建泉州人。慧门和尚是临济正传三十三世,明迳和尚和锐峰和尚都是临济正传三十四世,李光地和明迳和尚是法兄弟,均为黄檗法嗣。

“一代之完人”李光地

康熙重臣里的黄檗法子 | 走进黄檗

李光地是典型的出将入相的人物,他是顶级文人,理学大家,带兵打仗,襄理政务,治河导渠,样样出色。李光地数学、天文学造诣很深,在易学、史学、理学上也广有建树。李光地奉敕编纂了《性理精义》《朱子全书》《周易折中》等彰扬程朱理学之书,经康熙帝审定以御纂、御定名义颁行于学宫,对于理学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他本人的著作尚有《周易通论》《尚书解义》《孝经全注》《离骚经注》《二程遗书》《古文精藻》等十多种。

纪晓岚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这样评价李光地:“光地之学,源于朱子,而能心知其意,得所变通,故不拘墟于门户之见。其诂经兼取汉唐之说,其讲学亦酌采陆王之义,而于其是非得失,毫厘千里之介,则辨之甚明,往往一语而决疑似。”

李光地的博学,让博学的康熙引为知己,而且发出“知朕亦无过光地”的慨叹。连寡情薄恩著称的雍正,都慷慨作出李光地是“一代之完人”(《清史稿·世宗实录》)的评价,并为其加太子太傅,入祀贤良祠。

康熙重臣里的黄檗法子 | 走进黄檗

礼乐大家李光地

国之大事,在戎在祀。李光地还有一部重要的音乐典籍——《古乐经传》。撰著《古乐经传》的起因,是因为另外一部福建人的著作《乐书》。

《乐书》又称《陈旸乐书》,是中国现存最早的音乐百科著作,作者陈旸,字晋之,福建闽清人。北宋绍圣进士,累官太常少卿、礼部侍郎。《乐书》全书200卷,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摘录五经四书等儒家经典有关音乐部分训义解释。第二部分主要论述律吕理论、五声八音等。

李光地感于《乐书》有缺,遂致力钩稽《乐书》所缺内容。他根据《汉书·艺文志》提供的线索,认定《周礼》中的“大司乐章”即为失传已久的古《乐经》,同时旁征博搜相关文献,分类辑为乐理、乐教、乐章、乐律、乐器、乐声、乐舞、乐用八篇。

李光地撰《古乐经传》五卷,雍正四年(1726年)由其孙李清植等人编集成书,于次年刊版工竣。其《乐教篇》和《乐用篇》,为李清植以李光地遗稿辑录而成。

康熙重臣里的黄檗法子 | 走进黄檗

乾隆时期到中国传教的耶稣会传教士钱德明,将《古乐经传》翻译到欧洲,引起启蒙哲学家卢梭的重视。卢梭在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出版的《音乐辞典》中,刊载了来源于《古乐经传》的中国民曲《柳叶锦》。

内容来源:2023年1月26日《海峡都市报》“海都新闻”

作者:白撞雨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