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弥陀佛长什么样?这位老和尚见到了金色的佛陀
佛教
佛教 > 常识 > 正文

阿弥陀佛长什么样?这位老和尚见到了金色的佛陀

在中国佛教史上,有一位大通善本禅师:他是儒学大家董仲舒的后人,满肚子学问,却对当官没兴趣;他弘法江浙一带时,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与他为友,经常找他斗禅机;宋哲宗闻其名后,为他赐号并召他驻锡京城寺院;他虽然一生广衍禅法、弘扬宗门,却密修净土,临终前得见阿弥陀佛;他圆寂之后,与苏轼齐名的黄庭坚,为其像题赞。那这位大通善本禅师究竟有何神奇之处?

文/宏海法师

那个时代佛教为何在上层中广为流传

佛法传入到东土以后,一开始有点尴尬,就是佛教讲的空,中国人找不着适合的词汇、语感、语境来描绘它,所以当时有个词语叫格义佛教,就是试图把握又弄不明白。虽然有这样的情况,但一个效应出现了,士大夫阶层越弄不明白,我越想把它说清楚,反而促成了佛法在上层中广为流传,引发兴趣,起到了弘扬的效果。

所以中国古代的文人墨客知识阶层多数都与佛道有缘,特别是好结交方外之士。最著名的比如说苏东坡,他不仅仅是个大文学家,还是一个佛学造诣深厚的居士。

这一辈子他是个大文豪,过去其实是一个禅师转世,但是他的一生这辈子的遭遇非常的坎坷,不管走到哪里,因为不顺嘛、有苦嘛,就生起出世间的情怀,就喜欢和当地寺院里的禅师来往酬和,因此也留下了很多的趣闻轶事。

大通善本禅师是母亲从观音那里求来的孩子

杭州有苏堤、白堤。苏东坡在杭州做官的时候,杭州西湖边上的净慈寺住持和尚叫大通善本禅师,他们关系非常好。那么大通善本禅师他很有来头,他是西汉著名思想家董仲舒的后裔,他也是他的母亲从观音菩萨那求来的孩子。

虽然他长大以后也博览群书,通达古今。问题是他对做官一点兴趣都没有,只喜欢在那静坐清修,后来就出家修道了。他是圆照宗本禅师门下的弟子。因为他的师父就是高僧,一见到他的时候,马上就确定宿世有缘,就是过去世的因缘,现在又如约而至来了,就知道他是一个可以大用的“法器”,就是他这辈子修法能成就,所以他对这个弟子特别重视。

当时师徒两个人一起在江浙一带弘扬佛法,法席非常兴旺,他们的影响力并驾,人称做大小本。因为两个人的法号里都有一个“本”,师父就叫大本徒弟叫小本,这要区分一下。

精进戒律的大禅师遭到苏东坡调侃后,反而赢得尊重

大通善本禅师,他有一个对于戒律的持守是非常严谨的,精研到什么程度呢,在佛菩萨像的面前,他就像面对真佛一样,态度极尽虔诚。比如说他面对站着的佛像,他就不敢在站着的佛像旁边坐着;他旁边有坐着的佛像,他就不在坐着的佛像旁边躺着。我们现在很多人无肉不欢吃不了素,听说有几家素菜馆,一看荤菜素做,所有素鸡、素鹅、素鱼做的还很像,口感也很像,但是基本上是豆制品做的,不是杀生而来的。我们现在说说嘛,能去发心吃这样的一种素斋,没有跟杀业扯上关系就功德无量。

但是大家知道一切法都是心法,大通善本禅师,他持善法持到用斋的时候,只要见到有鸡鸭鱼肉为名字的食物,他都不吃的。为什么?你一听食物就是觉得好吃,心的贪念一起,不管它是什么做的,你心已经动了。所以他就戒自己的这种贪,把自己的心管好。我们现在把素食做成一个各种鸡鸭鱼肉的形状,起一个荤的名字,实际上也不能说不可以,因为到了这个年代了,大家只能这样一种方便,但是不要去动心。

这位大通禅师在北宋年间就给我们表了这么一个正法!也正是这样一位严谨的禅师,他的威德很有气派,所以一般人来参拜他的时候,都有的甚至要沐浴、更衣、斋戒,跟见佛一样来见他。只有苏东坡出格,他干了件什么事?他有一天带了一个歌伎来见禅师,还嬉皮笑脸地让这个歌伎唱一首词给禅师听,把禅师给惹的不给他好脸色看。她唱的什么“溪女方偷眼,山僧莫眨眉”。意思说你心里还有分别。但是禅师内心心地上是清静的,也没有跟他计较。两个人就斗禅机,这样一番调侃,可见两个人的交情是非常深厚。后来禅师奉诏去京城的法云寺去住锡,苏东坡还做了一首诗,送他而去。

一代传奇大禅师度人无数圆寂前见到金色的阿弥陀佛

我们最后要告诉大家,大通善本禅师虽然是广衍禅法、弘扬宗门,可是他是密修净土的。因为我们知道有的大德他是一辈子不遗余力,从始至终笃信西方极乐世界,弘扬也是弘扬这个,修学也是修学这个;还有一些大德,他是叫密修显化。可能他的法缘是在禅道上,但是他为了自己速速去见佛、闻法、圆成佛道,快速成佛,他就密修净土。

所以他圆寂的时候“亮剑”,告诉他弟子怎么说,我已经在定中见到金色的阿弥陀佛,佛告诉我还有三天时间住世,三天后来接引我。果不其然!三天之后,结跏趺坐,面向西方念佛往生。所以有时候我们说言教不如身教,虽然喋喋不休的说的多不如末后一着,来这么亮相,闪亮登场,度人无数。南无阿弥陀佛。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