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性法师《一月映万川》:止观禅法的修证方法
佛教
佛教 > 资讯 > 正文

本性法师《一月映万川》:止观禅法的修证方法

本文出自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的《一月映万川——中华汉传佛教四大禅法修学入门》,书中梳理了中华禅四大禅法,即默照禅法、看话禅法、念佛禅法、止观禅法的创立、传承、法理依据和修证方法,是佛教院校学生、社会禅学爱好者、广大佛教信众等修学中华禅四大禅法的入门读物。以下为原文部分摘录:

止观是佛教修行者修习禅定和观照的实践方法。智者大师指出:“止乃伏结之初门,观是断惑之正要”,“法性寂然即止义,寂而常照即观义”。“止”,梵语samatha(奢摩他),就是将心聚集于一个境上。“观”,梵语vipasyna(毗婆舍那),一方面是在寂静的智慧心中对现象界的事物作如实的观察和自在的对应,另一方面是对自我内心的观照,每一个的念头起灭,都能清楚地观察、了知。

元照大师在《修习止观坐禅法要》(又名《小止观》《童蒙止观》)的序中说:

天台止观有四本。一曰圆顿止观。大师于荆州玉泉寺说。章安记为十卷。二曰渐次止观。在瓦官寺说。弟子法慎记。本三十卷。章安治定为十卷。今禅波罗蜜是。三曰不定止观。即陈尚书令毛喜请大师出。有一卷。今六妙门是。四曰小止观。即今文是。大师为俗兄陈针出。寔大部之梗概。

入道之枢机。曰止观。曰定慧。曰寂照。曰明静。皆同出而异名也。若夫穷万法之源底。考诸佛之修证。莫若止观。天台大师灵山亲承。承止观也。大苏妙悟。悟止观也。三昧所修。修止观也。纵辩而说。说止观也。故曰。说己心中所行法门。则知台教宗部虽繁。要归不出止观。舍止观不足以明天台道。不足以议天台教。故入道者不可不学。学者不可不修。

奈何叔世寡薄驰走声利。或胶固于名相。或混肴于暗证。其书虽存。而止观之道蔑闻于世。得不为之痛心疾首哉。今以此书命工镂板。将使闻者见者。皆植大乘缘种。况有修有证者。则其利尚可量耶。【1】

意思是说:

天台宗的止观之法共有四本。第一个圆顿止观(即《摩诃止观》),是智者大师在荆州玉泉寺所说,(其弟子)章安灌顶记录,共十卷。第二个渐次止观是(智者大师)在瓦官寺所说,弟子法慎记录,初为三十卷本,后章安灌顶修订为十卷,即现在的《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第三个不定止观是南陈尚书令毛喜请大师撰写的,有一卷,即现在的《六妙法门》。第四个是小止观,即本文,是大师为其俗家兄长陈针撰写。小止观是进入佛道的入门关键。

止观与定慧、寂照、明静,名称不同而内涵一致。如果说要探究一切万法的根元至极,考证诸佛修行证悟的内容,莫过于修习止观。天台智顗大师在灵山亲自接承的如来教法,是止观之法,在大苏山所证悟的,是止观之法,入定所修持的,也是止观之法,纵横辩说的,仍是止观之法。所以智顗大师说:述说自己心中所修持的法门。由此可知天台宗的所依持的经典虽多,总归不出止观二法。如果舍弃止观就不能解释清楚天台道法,不足以忖度天台教义。所以初入佛道之人不能不学习止观,也不能不修持止观。

只是末世之人寡情薄义,终日为名利奔走,或者执着于名相,或者混淆止观与秘法暗证。大师的书虽然留存于世,止观之道却默默无闻,怎么能不叫人痛心疾首呢?今将这部书雕版印刷,使听说和读诵这部书的人都能植入大乘因缘的种子,依此修持证悟的人所得到的利益将不可称量。

止观如此重要,因此天台的大部分著作都有叙述止观方法,其种类,依各部经论论述,主要有四种止观,即“小止观”,“渐次止观”,“不定止观”,“圆顿止观”。

第一,《小止观》是大师为其俗家兄长陈针撰写,修习《小止观》是进入佛道的入门关键。

《小止观》分为具缘、诃欲、弃盖、调和、方便、正修、善发、觉魔、治病、证果等十章。

前五章是讲述修习止观所应具备的二十五种前行方便。一是须内具五缘,方能进修。五缘乃是:第一持戒清净,第二衣食具足,第三闲居静处,第四息诸缘务,第五近善知识。二是须外诃五欲,方能清净。即诃弃色、声、香、味、触之五欲。三是弃五盖,摒弃心念中贪欲、瞋恚、睡眠、掉悔、疑之五盖,内外诸障俱除。四是调和五事,所谓饮食不饥不饱、睡眠不节不恣、调身不宽不急、调息不涩不滑、调心不沉不浮。身心调停,则能进行五法。五法是行欲、念、进、慧、一心。此五种善巧方便,资助正修。具足如是二十五法,身心内外清净,一切烦障不起,便可从此一心正修止观。

《小止观》还说明了发起善根的现象:由修行而使善根发起的现象,有内及外的两类。外善根的现象,是修行者自然地发心持戒及布施,孝顺父母及尊敬长辈,供养三宝,读诵经典,听闻佛法。内善根的现象因所修方法的不同,所发生的现象也不同。

觉魔事是说明身心与自然环境对于修行者的障碍,《小止观》中特别重视的是各类鬼神对于精勤修行者的扰乱,使其心生动乱,失去禅定。

在“治病”章,智者大师介绍了五类治病之法。

第二种是渐次止观。亦即智者大师于瓦官寺所说之次第禅门,又称渐次观。是由浅入深之观法,有次序地渐入佳境,就像是登楼梯,由低至高,乃先持守五戒、修十善,次修禅定、无漏、慈悲等,乃至进而观实相之真理。

《摩诃止观》中介绍渐次止观说:

渐初亦知实相,实相难解,渐次易行。先修归戒,翻邪向正,止火血刀,达三善道。次修禅定,止欲散网,达色、无色定道。次修无漏,止三界狱,达涅槃道。次修慈悲,止于自证,达菩萨道。后修实相,止二边偏,达常住道。是为初浅后深,渐次止观相。【2】

渐次止观修行的步骤,分归戒、禅定、无漏、慈悲、实相五重次第而进修。首先需要持戒,依戒的修持力,去恶向善,转三恶道为三善道。其次修习禅定,通过静坐等的方式达到蠲除散乱,进而到达色、无色定道。再修无漏道,以有漏的修持转为无漏的道果,以求趣向涅槃。然后发大慈悲心,修习六度以入菩萨道。最后修大乘观法,破空、假二边的偏执,证入实相无为道。

第三是不定止观,就是没有固定的观法、位次,不分别阶位。在修行时,或是前渐后顿,或是更前更后,或互浅互深,或事或理,真俗更互的妙用观法。如《摩诃止观》中解释说:

不定者,无别阶位,约前渐后顿,更前更后,互浅互深,或事或理,或指世界为第一义,或指第一义为人对治;或息观为止,或照止为观。故名不定止观。【3】

不定止观即是强调修习禅定不必机械地按次第顺序进行,而是可以根据众生的不同根器选择修行法门,或浅或深,没有固定的阶次。在《六妙法门》一书中,智者大师具体说明了不定止观的实践方法,他将之分为十章来说明“数”“随”“止”“观”“还”“净”六事,并称这六事为修行得道的六种妙门,内容兼有渐悟、顿悟两种行法,赋予了“次第意”和“圆顿旨”双重的含义,为后来的圆顿止观作了过渡。

第四是圆顿止观,是最为圆融圆满的止观修法,以“实相”为止观的对象,到达初后不二、三谛圆融的境地,融入绝待的中道实相。如《摩诃止观》卷一说:

圆顿者,初缘实相,造境即中,无不真实。系缘法界,一念法界,一色一香,无非中道。己界及佛界,众生界亦然。阴入皆如,无苦可舍;无明尘劳即是菩提,无集可断;边邪皆中正,无道可修;生死即涅槃,无灭可证。无苦无集故无世间,无道无灭故无出世间。纯一实相,实相外更无别法。法性寂然名止,寂而常照名观。虽言初后,无二无别,是名圆顿止观。【4】

《摩诃止观》的真正旨趣,在于圆顿止观,但圆顿止观即是泯除一切心行、一切对待、一切次第、一切言说的究竟实相,常人难以明了,需要由次第、相待的言说,来彰显终极实相的圆顿境界。智者大师指出:“上根唯一法,中根二或七,下根方具十。”上根利器以圆顿一法即可得道,为了接引中下根的众生,才需要讲多种法。

智者大师在《摩诃止观》中将圆顿止观的圆融理论分由五略十广的次序而说。

五略也就是圆顿止观的修行次第,即是:发大心、修大行,感大果,裂大网、归大处之五大行处,显示了当处圆融,法法互具的大乘实相观法。此中所谓的修大行,就是修学三昧,也就是天台宗所强调的“四种三昧”,即常坐三昧、常行三昧、半行半坐三昧、非行非坐三昧。

十广是以“大意、释名、体相、摄法、偏圆、方便、正观、果报、起教、旨归”共十章来开展《摩诃止观》全书的架构,展现圆顿止观的完整次第。

唐代翰林学士梁肃在《天台止观统例》中赞叹说:“十章者,恢演始末,通道之关也。五略者,举其宏纲,截流之津也。十境者,发动之机,立观之谛也。十乘者,妙用所修,发行之门也。止于正观,而终于见境者,义备故也;阙其余者,非所修之要故也。”【5】

《摩诃止观》中介绍了十乘观法,即:一观不思议境、二真发菩提心、三善巧安心、四破法遍、五识通塞、六道品调适、七对治助开、八识位次、九能安忍、十无法爱。如上十法可度生死、可成佛道,故名“十乘观法”。

《摩诃止观》中所列的观境有十种差别:一阴界入境、二烦恼境、三病患境、四业相境、五魔事境、六禅定境、七诸见境、八上慢境、九二乘境、十菩萨境。

以上十境,是从凡夫地到成佛所要经历的各种境界,也是十乘观法所对之境。

人有人的境界,二乘有二乘的境界,菩萨亦如是,成佛亦如是。虽说诸境如幻,但不碍于诸境宛然。于历历宛然之中,知其如幻之理,便是十乘观法之功。现菩萨身,观菩萨境;现二乘身,观二乘境;能观无非十乘观法。如是方能于菩萨法中,离执去爱;于世间法中,离执去爱;于二乘法中,离执去爱。处于十境之中,不染不着。一一用“十乘观法”观达诸境,“无明即法性”,“不思议境智即阴是观”,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一一境皆入不思议境,共入同一实相。《摩诃止观》中说:

不思议境者,如无行云:贪欲即是道,恚痴亦如是,如是三法中,具一切佛法。如是四分虽即是道,复不得随,随之将人向恶道,复不得断,断之成增上慢。不断痴爱起诸明脱,乃名为道。不住调伏,不住不调伏。住不调伏是愚人相,住于调伏是声闻法。

菩萨不尔,于生死而有勇,于涅槃而不味。勇于生死,无生而生。不为生法所污,如花在泥,如医疗病;不味涅槃,知空不空,不为空法所证,如鸟飞空不住于空。不断烦恼而入涅槃。不断五欲而净诸根。即是不住调伏不住不调伏意。【6】

但是智者大师慈悲地提醒说,这种不思议境界必须真修实证,不能玩弄文字概念的“口头禅”而自以为得道,《摩诃止观》中说:

今末代痴人闻庵罗果甘甜可口,即碎其核尝之甚苦,果种甘味一切皆失,无智慧故刻核太过亦复如是。闻非调伏,非不调伏,亦不碍调伏,亦不碍不调伏。以不碍故,名无碍道。以无碍故,灼然淫泆,公行非法,无片羞耻,与诸禽兽无相异也。此是啖盐太过,咸渴成病。【7】

菩萨无碍解脱的境界是不可思议的,但是一般人还是需要经由次第修行,逐渐积累福慧资粮,一步一步前进。

《摩诃止观》中,智者大师介绍了“相待止观”和“绝待止观”。

在说明“相待止观”的“止”和“观”时,智者大师认为,它们各有三层意义。“止”有“息、停、对不止”三义。他说:

息义者,诸恶觉观,妄念思想,寂然休息。《净名》曰:何谓攀缘三界?何谓息攀缘?谓心无所得。此就所破得名,是止息义。

停义者,缘心谛理,系念现前,停住不动。《仁王》云:入理般若,名为住。《大品》云:以不住法,住般若波罗密中。此就能止得名,即是停止义。

对不止以明止者、语虽通上,意则永殊。何者?上两止对生死之流动,约涅槃论止息;心行理外,约般若论停止。此约智断,通论相待。今别约谛理论相待:无明即法性、法性即无明。无明亦非止、非不止,而唤无明为不止;法性亦非止、非不止,而唤法性为止。此待无明之不止,唤法性而为止。如《经》:法性非生非灭,而言法性寂灭;法性非垢非净,而言法性清净。是为对不止以明止也。【8】

智者大师对“相待止观”的“观”也有三层诠释:“观亦三义:贯穿义、观达义、对不观观义。”他说:

贯穿义者,智慧利用,穿灭烦恼。《大经》云:利镢斲地,磬石砂砾,直至金刚。《法华》云:穿凿高原,犹见干燥土,施工不已,遂渐至泥。此就所破得名,贯穿观也。

观达义者,观智通达,契合真如。《瑞应经》云:息心达本源,故号为沙门。《大论》云:清净心常一,则能见般若。此就能观得名,故立观达观也。

对不观观者,语虽通上,意则永殊。上两观亦通对生死弥密、而论贯穿,对迷惑昏盲、而论观达。此通约智断,相待明观。今别约谛理:无明即法性,法性即无明。无明非观非不观,而唤无明为不观;法性亦非观非不观,而唤法性为观。如《经》云:法性非明非暗,而唤法性为明。第一义空,非智非愚,而唤第一义空为智。是为对不观而明观也。【9】

但是智者大师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建立圆顿的“绝待止观”:

绝横竖诸待,绝诸思议,绝诸烦恼、诸业、诸果,绝诸教观证等。悉皆不生,故名为止,止亦不可得。观冥如境,境既寂灭清净,尚无清净,何得有观?

故如此大事不对小事,譬如虚空,不因小空名为大也。止观亦尔,不因愚乱名为止观,无可待对,独一法界,故名绝待止观也。

……

故知止、不止皆不可得。非止、非不止亦不可得。待对既绝、即非有为。不可以四句思,故非言说道,非心、识、境。既无名相,结惑不生,则无生死,则不可破坏灭绝。灭绝,故名绝待止;颠倒想断,故名绝待观。亦是绝有为止观,乃至绝生死止观。【10】

最终都是为了到达不可说、不可思议、离名字相、离心缘相的纯一实相境界。深入学习天台止观禅法,入门书籍有谛观大师的《天台四教仪》、蕅益大师的《教观纲宗》,根本要籍则是慧思大师的《大乘止观》以及智者大师的天台三大部:《法华文句》《法华玄义》《摩诃止观》。

本性法师简介

本性法师,福建省宁德市人。先后毕业于南京栖霞山佛学院、北京中国佛学院、斯里兰卡凯拉尼亚大学研究生院,获得硕士学位。泰国摩诃朱拉隆功大学荣誉博士、中国巴利语系高级佛学院专业课教材编写组成员、评审组成员。

学术研究的主要领域为:中国汉传禅学禅法、佛教社会学、南传佛教《清净道论》与汉传佛教《楞严经》的比较研究、佛教教育与创新科技。现任中国佛教协会海外交流委员会副主任、福建省佛教协会常务副会长、福建佛学院院长、福建省开元佛教文化研究所所长。兼任泰国摩诃朱拉隆功大学大乘佛教研究中心中方主任。主编出版《圆瑛大师全集》《福建历代高僧评传》等。出版个人佛学专著《中华佛教禅门五宗》《中华佛教四大禅法》《中国禅法的跨国与跨界》等。出版个人学修《禅思录》与《禅旅记》逾十部。应邀于美国、英国、法国、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斯里兰卡等演讲中华禅学三十多场。

附录:

1. 苏志雄编撰:《历代大藏经序跋略疏》,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2年,第556页。

2. (隋)智顗大师述、李利安主编:《摩诃止观》(天台八部3),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3页。

3. (隋)智顗大师述、李利安主编:《摩诃止观》(天台八部3),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3页。

4. (隋)智顗大师述、李利安主编:《摩诃止观》(天台八部3),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3页。

5. (宋)姚铉编、任继愈主编:《唐文粹》(中华传世文选),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652页。

6. (隋)智顗大师述、李利安主编:《摩诃止观》(天台八部3),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301页。

7. 同上。

8. (隋)智顗大师述、李利安主编:《摩诃止观》(天台八部3),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63页。

9. (隋)智顗大师述、李利安主编:《摩诃止观》(天台八部3),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63页。

10. (隋)智顗大师述、李利安主编:《摩诃止观》(天台八部3),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65页。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