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幢寺于南汉时为千秋寺,以海幢为名立寺始建于明末,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经历了由兴至盛,由盛至衰,由衰至湮没,由湮没而振兴的四个阶段。
明末至清光绪初的二百多年,是海幢寺由兴至盛的发展时期。自光绪七年(1881年)至1962年的80多年,是海幢寺由盛至衰的时期。1963年经政府同意,海幢寺全部移交海幢公园管理,宗教活动随即停止,香火熄灭。改革开放后,政府重申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广州各大寺院庵堂相继恢复了活动。在广州市海珠区的重视支持下,20世纪90年代初成立了海幢寺重修委员会及办公室,开始了重修复建工作。下面就一起来看看海幢寺的历史大事记:
南汉时期(917-971)
海幢寺所在地建有千秋寺,后其址变为民居。
明崇祯年间(1628-1644)
明朝末年,此地被富商郭龙岳购得,重建为花园,名“福场园”。僧人池月、光半云游至此,向郭龙岳募缘得地,建佛堂和准提堂,根据佛经取名海幢寺。
清顺治年间(1644-1661)
顺治十年(1653),曹洞宗第三十三代空隐道独禅师应平南王尚可喜之邀出任海幢寺住持。
释道独像(扫描自《广东文物(修订本)》)
顺治十八年(1661),道独禅师由海幢寺返东莞芥庵,命弟子释函昰(天然和尚)任海幢寺住持。
释函昰像(扫描自《广东文物(修订本)》)
清康熙年间(1662-1722)
康熙元年(1662),释函昰弟子释今无任海幢寺住持,借助平南王尚可喜及一众地方官员之力,大举扩建,使海幢寺发展成为广州五大丛林之一。
释今无像(扫描自《广东文物(修订本)》)
以释函昰为首的诗僧群崛起,他们以海幢寺等为主要活动场所,聚众赋诗讲学,成员近百人,名噪一时,出版诗集《海云禅藻集》等数十种。
清乾隆年间(1736-1795)
乾隆五十八年(1793)十二月,两广总督长麟在海幢寺会见英国马戛尔尼使团。
乾隆五十九年(1794)十月,两广总督长麟在海幢寺会见准备赴京祝贺乾隆皇帝登基六十年的荷兰德胜使团。
乾隆末年,两广总督准许外商每月初三、十八两日过江到海幢寺、陈家花园闲游,海幢寺从此成为广州最早对外开放的寺院。
嘉庆年间(1796-1820)
嘉庆二十一年(1816)七月,两广总督蒋攸铦批示,准许外商每月初八、十八、二十八三次赴海幢寺、花地(花埭)游玩。
清咸丰年间(1851-1861)
咸丰二年(1852),海幢寺聘请南海知名学人颜薰在寺内以诗学授徒教授僧徒,历时数年,时人赞称“诗教之别传于法门韵事”。
清光绪年间(1875-1908)
光绪二十一年(1895),俄国皇太子尼古拉访问中国,从广州登岸,期间游览海幢寺。
光绪二十七年(1901)春,黄节与谢英伯等创办“群学书社”,后迁址海幢寺,易名“南武公学会”,1905年在此基础上成立南武公学,后改为南武中学,并发展成为河南(现广州市海珠区)最大的中学。
光绪三十一年(1905),海幢寺住持适安主捐“报效学堂经费”四万元,得朝廷赏赐“广东海幢寺”匾额。
光绪三十年(1904),程子仪、陈少白等为宣传革命,于海幢寺组织粤剧团体,并创立了广州第一间粤剧学校。
光绪年间,海幢寺僧捐献数万银元以充军饷,朝廷赐“功资兼济”匾额,遂建牌坊以悬匾额。
1910年代末海幢寺“功资兼济”牌坊(已拆)(图/周俊荣)
民国时期(1911-1949年10月)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广州市政府将海幢寺改为佛式公园,初名河南公园,后改为海幢公园。大雄宝殿等古迹虽得以保存,但寺僧退居小殿,寺院发展受到极大影响。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1949-今)
1963年5月31日,经广州市政府同意,海幢寺全部移交海幢公园管理,宗教活动随即停止。
1993年3月,海幢寺恢复宗教活动并对外开放,时任广州市佛教协会副会长释新成出任方丈。
新成长老
1993年8月,“海幢寺大雄宝殿、塔殿”被列为广州市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6月,海幢寺与广州市海珠区建设和市政局签订协议,将海幢公园管理移交给海幢寺,由此实现“寺园合一,寺院为管理主体”。
2014年,释光秀担任海幢寺住持至今。
图/文 广州海幢寺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