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性法师《一月映万川》:止观禅法的法理依据
佛教
佛教 > 资讯 > 正文

本性法师《一月映万川》:止观禅法的法理依据

本文出自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的《一月映万川——中华汉传佛教四大禅法修学入门》,书中梳理了中华禅四大禅法,即默照禅法、看话禅法、念佛禅法、止观禅法的创立、传承、法理依据和修证方法,是佛教院校学生、社会禅学爱好者、广大佛教信众等修学中华禅四大禅法的入门读物。以下为原文部分摘录:

天台宗作为佛教中国化的第一个大乘宗派,以教观双美(即教理和止观实修)著称于世。天台宗以《妙法莲花经》为正依的经典,此外旁依的经典有《涅槃经》《大品般若经》《维摩诘经》《仁王经》《大智度论》《佛性论》《宝性论》等,以此建立一宗的教义,作为教观之所依。

天台所创的典籍浩如烟海,主要的就有数百种,最根本的就是天台三大部:《法华文句》《法华玄义》《摩诃止观》。《法华文句》《法华玄义》,主说教相门,傍及观心门;《摩诃止观》主说观心门,傍及教相门。

《法华玄义》是智者大师以五重玄义解释法华经之经题,以明佛教深玄的思想教义。天台宗解释一切经论,首先从释名、显体、明宗、论用和判教相五个方面阐发一经的道理,使人明了经论的纲要,叫做五重玄义。

《法华文句》是解释《法华经》二十八品文句的要义。

天台三大部中,《摩诃止观》一书,是智者大师禅观实践的圆满总结。

对天台三大部,唐荆溪湛然大师一一作了注释,即《法华玄义释箴》《法华文句记》和《止观辅行解弘诀》。此外湛然大师还撰有《圆顿止观七念》,是学习天台止观教法的入门指南。

天台止观法理的主要内容有“十如是”“一念三千”“圆融三谛”等,以下做一些介绍:

一、十如是

慧思禅师接受慧文禅师所悟的“一心三观”思想,根据《法华经》的经文:“佛所成就第一希有难解之法,唯佛与佛,乃能究竟诸法实相。所谓诸法如是相、如是性、如是体、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如是本末究竟等。”从而建立了“十如是”的理论。

依《大智度论》的阐释,“如”就是诸法实相的异名,相、性等十如是诸法,当体都是实相,慧思禅师据此而建立天台宗重要的诸法实相的理论。十如是的含义是:

1. 如是相:相指相状、相貌,即十界苦乐的形相,都明显地显示着。

《法华玄义》说:

相以据外,览而可别名为相;如水火相异,则易可知。十界相望,善恶可知。如人面色,具诸休否,心亦如是,具一切相。【1】

2. 如是性:性是理性,有不改义,即万物之内摄持自性而不变。

《法华玄义》说:

性以据内,自分不改名为性。性有三义,一不改名性,无行经称不动性,性即不改义,又性名性分种类之义,分分不同,各各不可改,又性是实性,实性即理性,极实无过,即佛性异名。今明内性不可改,如竹中有火性虽不可见,不得言无。心亦如是,具一切五阴性。【2】

3. 如是体:体是主质、实质义。

《法华玄义》说:

主质故名体。如钗铛环钏之殊,终以银为体质。十法界阴,俱用色心为体质。【3】

4. 如是力:力是堪住义,是法体所出的力量。

《法华玄义》说:

功能为力,如王力士,千万持能。心亦如是,具一切力。【4】

5. 如是作:作是依力用而起的运作、造作。

《法华玄义》说:

构造为作,离心更无所作,故知心具一切作。【5】

6. 如是因:因是招感义,生十界果之亲因,依因成就果。

《法华玄义》说:

习因为因,招果为因,亦名为业,十法界业,起于自心,但使有心,诸业具足。【6】

7. 如是缘:缘是缘由义,是助亲因使感果报之助缘。

《法华玄义》说:

助因为缘。缘名缘由,助业皆是缘义,如水能润种,无明爱等能润于业。【7】

8. 如是果:果者,由习因所引生之结果。

《法华玄义》说:

习果为果。习因习续于前,习果克获于后。【8】

9. 如是报:报者,由习因习果所感得之报果。

《法华玄义》说:

报果为报。习因习果,通名为因,牵后世报。【9】

10. 如是本末究竟等:即综贯前九法的原理。

《法华玄义》说:

初相为本,后相为末,所归趣处为究竟等。本末悉从缘生,缘生故空,本末皆空,此就空为等也;又相但有字,报亦但有字,悉假施设,此就假名为等;又本末互相表帜,览初相表后报,睹后报知本相,初后相在,此就假论等也。又相无相,无相而相,非相非无相,报亦如是,一一皆入如实之际,此就中论等也。

次别释,束十法为四类。三途,以表苦为相,定恶聚为性,摧折色心为体,登刀入镬为力,起十不善为作,有漏恶业为因,受取等为缘,恶习果为果,三恶趣为报,本末皆痴为等。三善,表乐为相,定善聚为性,升出色心为体,乐受为力,起五戒十善为作,白业为因,善爱取为缘,善习果为果,人天有为报应,就假名初后相在为等。【10】

智者大师根据晋译《华严经》经文:“能随染净缘,具造十法界。谓真如性中所具九法界,能随染缘,造事中九法界。真如性中所具佛法界,能随净缘,造事中佛法界”,发挥慧思禅师“十如是”的理论,认为真如性由是具足四圣六凡的十种法界(四圣即声闻、缘觉、菩萨、佛,六凡即地狱、饿鬼、畜生、修罗、人、天),从而建立了十界互具的理论,即不论地狱界、饿鬼界等,每界都内具其他的九界,所以得与九界平等相即。法界的六凡四圣,皆不出“十如是”。

二、一念三千

智者大师以“十界十如”思想为基础,又提出“一念三千”的理论。

《摩诃止观》里说:

夫一心具十法界,一法界又具十法界、百法界。一界具三十种世间,百法界即具三千种世间。此三千在一念心,若无心而矣已,亦尔有心,即是三千。亦不言一心在前,一切法在后,亦不言一切法有前,一心在后,例如八相迁物,物在相前,物不被迁,相在物前,亦不被迁。前亦不可,后亦不可,只物论相迁,只相迁论物,若从一心生一切法者,此即是纵,若心一时含一切法得,此即是横。纵亦不可,横亦不可,只心是一切法者,一切法是心故,非纵非横,非一非异,玄妙深绝,非识所识,非言所言……【11】

《宗镜录》阐释一念三千的大意如下:

一念心起,有三千世间相:国土世间一千,山河大地,日月星辰是也;五阴世间一千,染净一切色心是也;众生世间一千,六凡四圣假假质是也。一念心起,三千性相一时起,一念之灭,三千性相一时灭……此心性圆明,一而能多,无一毫法,小而能大,染而能净,因而能果,有而能无,故一一色、一一香、一一念、亦尔有心,即是三千也。【12】

十法界之间可以互相转化,六道中低级的地狱、畜生可以上升到佛的地位,而佛界可以示现为六道,所以每一个都具备其它九界,又每一界都有十如,百界就有千如,故名百界千如。又将此百界千如分为五蕴世间、众生世间、国土世间三类,则得三百界三千如之数,略称之为三千诸法。

所谓五蕴世间,是一切诸法的根本性质,就是它们的法体不外色、受、想、行、识五蕴,十法界五蕴,各各差别,故名五蕴世间。

所谓众生世间,就是六凡四圣假名,五蕴和合构成众生个体,众共而生,假立名字,名名不同,故名众生世间。

所谓国土世间,就是山河大地,为众生所依的国土,十界所依各各差别,故名国土世间。

人所起的一念心,必属于十法界中的某一法界。若与杀生等的瞋恚相应,是为地狱界。若与贪欲相应,是为饿鬼界。若与愚痴相应,是为畜生界。若与我慢胜他相应,是为阿修罗界。若与人伦的道德律相应,是为人世间。若与四圣谛之理相应,是为声闻界。若与十二因缘观相应,是为缘觉界。若与净佛国土成就众生的愿行相应,是为菩萨界。若与真如法界相应,是为佛界。所以,此一念心与某界相应,此心即在某界。

然此理前一念之心都具有三千诸法,名为理具三千;一念是本具三千诸法,遇缘观起,诸相宛然,名为事造三千。两重三千,同居一念,无有欠缺。

法智大师在《十不二门指要钞》中说:

若示一念总摄诸法,则显诸法同一真性。故《释鉴》说:“俗则百界千如,真则同居一性。须知同居一念,用显同一真性……此性圆融,遍入同居刹那心心中……以三千同一性故,故总在一念也。”【13】

三、圆融三谛

天台宗的中心理论,就是南岳慧思禅师根据《法华经》建立的诸法实相论,他说,一切诸法当体即是实相,万有差别的事相都是显示法性真如的本相。圆融三谛,就是说明中道实相理论的。

《摩诃止观》卷第五云:

若一法一切法,即是因缘所生法,是为假名,假观也;若一切法即一法,我说即是空,空观也;若非一非一切者,即是中道观。一空一切空,无假中而不空,总空观也;一假一切假,无空中而不假,总假观也;一中一切中,无空假而不中,总中观也。即《中论》所说不可思议一心三观,历一切法亦如是。【14】

慧文禅师所悟的“一心三观”,经慧思禅师传到智者大师时,又发展成为三谛圆融的观法。智者大师依《中论》偈“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是假名,亦是中道义”而建立了三谛说,此“三是偈”虽分别说成三谛,却包含着即空、即假、即中的相即精神。

“三谛”之法,真谛泯灭一切法,俗谛建立一切法,中谛统摄一切法,法界森罗诸法,一一当体即是实相之妙体,一一法中具此三谛,即空即假即中。三谛的真理是圆融无碍的,不偏于任何一方,超越相对。

智者大师认为事理不二,相对差别的现实的事象,尽是绝对平等的实相,现实的事象以外,没有实相之理。没有事与理、诸法与实相的二元对立,事就是理,理就是事,众生与佛,圆融一如,这就是佛教的平等一乘。

诸法都是从因缘而生,缘生无自性,所以说是空的,这就是真谛,真即是真空。诸法虽然空无自性,但又随缘显现一切的假相假名,所以又说:“亦名为假名”,这就是随缘立一切法的俗谛。第四句:“亦是中道义”,就是中道第一义谛,亦称中谛,绝对不可思议谓“中”,此中谛之体为真俗三谛之所依,故云:“中谛统摄一切法。”即空、即假、即中的三谛理,遍于一切境界。宇宙任何一法,都无不是圆融三谛。这即是“一境三谛”。若体得圆融三谛的理趣,法界的诸法相即相入,绝对不可思议,而差别的诸相,宛然存在。这就是互具互融的三谛圆融妙旨。

《始终心要》云:“三谛者天然之性德。”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众生迷之而起三惑,不了真谛,则起见思二惑;不了俗谛,起尘沙惑;不了中谛,起无明惑。若欲恢复三谛之天然妙性,须破三惑。欲破三惑,必须全三谛之性而起空、假、中三观。

称真谛性,修空观,破见思惑,证一切智成般若德。称俗谛性,修假观,破尘沙惑,证道种智,成解脱德。称中谛性,修中观,破无明惑,证一切种智,成法身德。在因名三谛,在果名三德。故荆溪大师说:“诸佛果地融通,但证众生理本。”

近代天台高僧谛闲大师曾在北京讲释《圆觉经》时,对天台的法理有非常精辟的论说,兹录于下:

夫吾人现前一念之心性,不起则已,起则人人知为妄念。然究竟从何而起?如何起法?系自起耶?他起耶?自他共起耶?自他不共起耶?四者谛思,了不可得。盖心本无念,念因何起,于此大可研究。须知凡夫心不孤起,因境而起。有境斯有念,无境斯无念。心,自也。境,他也。既因境起,则因者明明是他,与汝何干?汝何故必因他而起?他起,汝独不可不起乎?切实研究,自他皆无有起,乃由因缘和合而有。既曰和合,便是自他共起。然自与他若各有生性,何必共而后起?若皆无生性,即共亦不起。譬之沙无油性,虽多沙亦不能榨油。既非自他共起,便由虚空妄起。然空无自性,如何能起?如此研究,则起无起相,彻底皆空。求前念及后念,皆不可得。何则?前念已灭,后念未生,谓为现在,则现在无相。是以当前一念,三际寂然。内无根相,外无尘相。即空观也。染一切色心,为六凡实法。净一切色心,为四圣实法。合为五阴,开为实法。四圣六凡,皆称众生世间者,盖佛为无上众生,菩萨为大道心众生,缘觉为孤调众生,罗汉为沉空众生,诸天为著乐众生,人为苦恼众生,三途为极苦众生也。

假者假名,质者实质。若念若法,无非因缘和合而有。有则俱有,无则俱无。离念无法,离法无念。一念不动,则十法界了不可得。既动一念,便落一界。故须从动念时观照。凡夫念念不停,不善则恶。恶念为三途之因。善念又分上中下三种。如微小善念,则落人界。中等善念,则落阿修罗界。上等则为天界之因,落于天界。若起自度之念,求出生死,则落于阿罗汉界。若再欲与眷属同出生死。则落于辟支佛界。若一念起时,不为我而为人,发愿度生,则落于菩萨界。若一念平等,普度众生,则落于佛界。

一界之中,任指依报正报,皆足十如。十如者,即法华经所谓如是相,如是性,如是体,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如是本末究竟是也。一念之性,性无性相,当体镕融。如前念恶,后念善,或又发出世心,故念念皆具十界。冥伏者,众生心无二用。起善则恶伏,起恶则善伏,起出世念则世间伏。并非无有,不过冥伏。既是冥伏,自然理具。故曰介尔一心,便具三千。此即假观也。要说宛尔,则当体了不可得。要说寂然,则三千历历明明。当现前一念起时,直照起处,了不可得,即空也。然起处历历明明,即假也。历历明明,体不可得。非空非假,双离二边。即空即假,双照二边,故曰中观。

三观之法,凡夫不可不知。知之即应实行。盖人人皆有此心,即人人皆可修此三观。直须放下身心,直照心源。现前一念起时,正好下手用功,寻他起处。念无起相,空观也。念起时历历明明,假观也。虽无起相,而历历明明。虽历历明明,而本无起相,中道观也。如此用功,三观具足。即三即一,则念念见自心性矣。【15】

本性法师简介

本性法师,福建省宁德市人。先后毕业于南京栖霞山佛学院、北京中国佛学院、斯里兰卡凯拉尼亚大学研究生院,获得硕士学位。泰国摩诃朱拉隆功大学荣誉博士、中国巴利语系高级佛学院专业课教材编写组成员、评审组成员。

学术研究的主要领域为:中国汉传禅学禅法、佛教社会学、南传佛教《清净道论》与汉传佛教《楞严经》的比较研究、佛教教育与创新科技。现任中国佛教协会海外交流委员会副主任、福建省佛教协会常务副会长、福建佛学院院长、福建省开元佛教文化研究所所长。兼任泰国摩诃朱拉隆功大学大乘佛教研究中心中方主任。主编出版《圆瑛大师全集》《福建历代高僧评传》等。出版个人佛学专著《中华佛教禅门五宗》《中华佛教四大禅法》《中国禅法的跨国与跨界》等。出版个人学修《禅思录》与《禅旅记》逾十部。应邀于美国、英国、法国、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斯里兰卡等演讲中华禅学三十多场。

附录:

1. 黄忏华:《佛教各宗大意》,扬州:广陵书社,2009年,第203页。

2. 同上。

3. 同上。

4. 黄忏华:《佛教各宗大意》,扬州:广陵书社,2009年,第203页。

5. 同上。

6. 同上。

7. 同上。

8. 黄忏华:《佛教各宗大意》,扬州:广陵书社,2009年,第203页。

9. 同上。

10. 黄忏华:《佛教各宗大意》,扬州:广陵书社,2009年,第203页。

11. (隋)智顗大师述、李利安主编:《摩诃止观》(天台八部3),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59页。

12. 延寿著、刘泽亮点校整理:《永明延寿禅师全书》,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年,第602页。

13. 郭朋:《隋唐佛教》,济南:齐鲁书社,1980年,第152页。

14. (隋)智顗大师述、李利安主编:《摩诃止观》(天台八部3),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63页。

15. 谛闲法师讲述、江味农记:《圆觉经讲义附亲闻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第327页。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