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性法师《一月映万川》:念佛禅法的法门传承
佛教
佛教 > 资讯 > 正文

本性法师《一月映万川》:念佛禅法的法门传承

本性法师《一月映万川》:念佛禅法的法门传承

本文出自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的《一月映万川——中华汉传佛教四大禅法修学入门》,书中梳理了中华禅四大禅法,即默照禅法、看话禅法、念佛禅法、止观禅法的创立、传承、法理依据和修证方法,是佛教院校学生、社会禅学爱好者、广大佛教信众等修学中华禅四大禅法的入门读物。以下为原文部分摘录:

从唐代以后,随着中国佛教的发展,禅净二宗逐渐有融合的趋势。

倡导和推动念佛禅最有力的,是五代末年法眼宗的永明延寿禅师(904—975),他日念弥陀圣号十万声,吴越忠懿王特别为他在永明寺内建西方香严殿。

永明延寿禅师召集天台、华严、唯识诸宗僧人,广收博览,并互相切磋,彼此质疑,编成《宗镜录》一百卷,调和了禅教之间和教内各家之间即各宗派的义理宗旨。延寿又撰《万善同归集》六卷,高扬禅净双修一致之道。这是自隋唐佛教各大宗派独立以来,在教义、理论方面的一次大融合,确定了禅净的地位和禅净双修的方向。

自宋代以来,念佛禅几乎席卷整个中国禅界,宋、元、明清历代一些著名禅师,直至当代的虚云、圆瑛等大师,都奉行禅净双修的路线。

永明延寿禅师在《万善同归集》第三举古德之释中说:

禅宗失慧之徒执理迷事,云性本具足,何假须求,但要亡情,即真佛自现。学法之辈徒执事迷理,何须孜孜修习理法?合之双美,离之而伤,理事双修,以彰圆妙。【1】

他认为禅宗之徒执理废事,故劝令理事双修。他的圆修十义中第一是理事无碍门,提到菩萨以无所得为方便,行有不乖空,入俗不碍真,住无为之理体,作有为之佛事。凡万善诸行皆为菩萨入道资粮,成就般若的助缘,般若如慧目,万善如行足。如无万善行足,般若慧目则不能到达清凉地,所以禅宗虽明心见性,但仍须修念佛、诵经等六度万行。

他所撰的《禅宗四料简》,强调禅宗人必修净土,对后世禅宗的影响颇大。

其偈说:

有禅无净土,十人九蹉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

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

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来生作佛祖。【2】

这就是说参禅即使有所悟,烦恼尚未断除,若不修净土,十人中有九人要于中阴境迷惑,随所现烦恼而受生于六道中。参禅开悟兼修净土,才十拿九稳,有如猛虎生角,无所畏惧。而钝根下智者,专心念佛,期生净土,何愁不开悟。他被后人尊为净土宗第六祖。

宋代云门宗的天衣、宗本、善本师资三人也是禅净兼修的名僧。

天衣义怀为雪窦重显禅师的法子,永嘉乐清人,师事重显有省悟,后住越州天衣寺广布化导,同时密修净土,撰《劝修净土说》一篇,宋嘉祐五年(1060)七十二岁圆寂。

他曾经对设问曰:“若言舍禅取净,厌此欣彼,即存取舍之情,为众生之妄想也。若言无净土,则违佛语。果然,修净土者当如何行?”大众都不能回答,他自己回答说:“生则决定生,去则实不去。譬如雁过长空,影沉寒水,雁无遗踪之意,水无留影之心。”这是唯心净土的意思,求生决定生,然而实无去来,说明了生即无生的道理。

宗本是天衣义怀禅师的弟子,住净慈、慧林等巨刹,为延和殿说法的高僧,常修净土之业。宗本曾说:“宗本修禅之时,必在极乐世界,无二相。”又著《归元直指》,述说禅净一致的宗旨,并说:“法门固有八万四千,总不如一句阿弥陀佛;公案虽有一千七百,亦不如一句阿弥陀佛。”其门下有法云善本、姑苏守讷、守一法真等,都受到宗本的感化而兼修净土。

云门宗还有禅净兼修的名人是慈觉宗赜禅师,他是长芦应夫的门人,即天衣义怀的法孙。他在天祐四年于真州结社念佛,名之为莲花胜会,著有《莲花胜会录》《劝修净土颂》等文,他在《莲花胜会录》中说:

念而无念,生而无生者,第一义谛也。是以实际理地不受一生,则上无诸佛之可念,下无净土之可生。佛事门中,不舍一法,则总摄诸根。盖有念佛三昧,还原要术,开示往生一门,所以终日念佛,而不乖于无念;炽然往生,而不乖于无生。故能凡圣各住自位,而感应道交;东西不相往来,而神迁净刹。……唯心净土、自性弥陀是解脱之要门,修行之捷径,是以了义大乘,无不指归净土;前贤后圣,皆愿往生。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应皆念弥陀,求生彼土。【3】

宋代以来,临济宗人也不乏提倡禅净双修者。如死心悟新禅师深得参禅的本旨,同时又大力劝修念佛。他曾说:

清珠下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念佛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佛既不乱,浊水自清。浊水既清,功归何所?良久云:“几度黑风翻大海,未曾闻道钓舟倾。”【4】

他强调以念佛定心,把念佛纳入禅定,提倡念佛禅。

元朝以后,中国禅宗几乎都是念佛禅,堂堂禅门硕德终日从事念佛。如天如惟则禅师在《净土或问》中说:“合五家之宗派,尽天下之禅僧,悟与未悟,无有一人不归净土者。”

元明清之际倡导念佛禅的主要人物有丽水盘谷、中峰明本、天如惟则、北涧居简、善继绝宗、自缘会堂、梵琦楚石、显示警庵、无愠恕中、普智无碍、憨山德清、悟本无际、紫柏达观、云栖祩宏、惠通大阐、月江觉净、鼓山元贤、为霖道霈等等。

元代著名禅师中峰明本,他一面为看话禅辩护,一面大力提倡禅净融合,认为净土之外没有禅,净土和禅都是心,两者体同名异。他作《观念阿弥陀佛偈》云:

阿弥陀佛真金色,相好端严无等伦。白毫宛转五须弥,绀目澄清四大海。光中化佛无数亿,化菩萨众亦无边。四十八愿度众生,九品咸令登彼岸。【5】

明本力倡禅是净土之禅,净是禅之净土,他在《怀净土诗》中说:

禅外不曾谈净土,须知净土外非禅,两重公案都拈却,熊耳峰开五叶莲。【6】

中峰明本法嗣天如惟则禅师也兼弘净土教。他说:

永明悟达摩直指之禅,又致身极乐上品,以此解禅者之执情,为末法劝信。余谓其深有功于宗教者此也。【7】

充分肯定延寿禅净双修主张的重要性。他还阐发了禅净同一说:

参禅为了生死,念佛亦为了生死。参禅者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念佛者达惟心净土,见本性弥陀。既曰本性弥陀,惟心净土,岂有不同者哉?【8】

强调禅与净都是为了了脱生死,两者目的相同;念佛是“达惟心净土,见本性弥陀”的门径,两者方法一致。

曹洞宗人潜修净土者亦不少,著名的有真歇清了禅师,清了禅师曾著《净土说》,但失传并未见到,但从天如禅师的《净土或问》中所引该书之文,可窥见当时曹洞宗一派皆修念佛法门。《净土说》中说:

乃佛乃祖,在教在禅,皆修净业,同归一源。入得此门,无量法门,皆悉能入。【9】

同时,真歇禅师对一心不乱进行阐释:

谓一心不乱兼含理事。若事一心……由持名号,心不乱故,如龙得水,似虎靠山;若理一心,亦非他法,但将阿弥陀佛四字做个话头,二六时中,直下提撕,不以有心念,不以无心念,不以亦有亦无心念,不以非有非无心念,前后际断,一念不生,不涉阶梯,径超佛地。【10】

这就是说,离绝名言分别心而持佛号,念到明见自性,名理一心;事一心是有能念所念的二元对立,严格说来称不上一心,所谓一心,即绝对心,即超绝能所对待,不生不灭之真心,这就是真歇禅师的禅净融合的思想。

楚石梵琦是明初最负盛名的禅师,自幼兼修净土,后名其室为“西斋”,撰《西斋净土诗》三卷,倡导念佛。

普智无碍有《阿弥陀经集注》,惠通大阐、月江觉净均依念佛之公案而契悟。

鼓山的永觉元贤与为霖道霈师资为曹洞宗门下之人,前者有《净慈要语》,后者有《净土旨决》,均提倡禅净一致的道理。

明初高僧道衍禅师(俗名姚广孝)倡导禅净双修,推崇念佛禅,并著作《诸上善人咏》《净土简要》流通于世,由于道衍禅师在明初政治界和佛教界的巨大影响力,他对当时普及念佛思想,起到了重要的导向作用。

明末四大高僧皆曾参禅有悟,皆弘扬净土,莲池、蕅益专弘净土,被尊为净土宗的第八、第九祖师。

云栖祩宏大力倡导禅净二宗,著有《阿弥陀经疏钞》《往生集》《净土疑辩》等等,莲池大师的禅净同归说是永明延寿禅师禅净兼修思想的发展。他在《弥陀疏钞》中,认为《阿弥陀经》正摄顿教,兼通终教、圆教,由于清凉国师以禅为顿教,所以这就显示了禅净二宗归一。莲池大师基于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说,念佛至一心不乱,念极归于空,即无念之念,这是名为真念。所以终日念佛不乖无念,而且念佛即念心,达生体不可得,生而不生,不生而生,炽然求往生,这是自性弥陀、唯心净土之义。自心即佛,禅宗与净土,其途虽异,归即同一。这是继承永明大师以来的思潮,但以净土同禅为顿教所摄,并且就《阿弥陀经》一心不乱之说分为事理,以理一心为达摩直指之禅,主唱禅净二宗同归。

憨山德清曾经住在庐山双乳峰专修净土,他有遗文《憨山老人梦游集》三十卷,全集中有关于念佛的法语数篇。

德清被称为曹溪中兴祖师,是当时禅门巨匠。他也极力倡导禅净一致,他说:

参禅看话头一路,最为明心切要。……是故念佛参禅兼修之行,极为稳当法门。【11】

对于看话头,他强调:“古人说参禅提话头,都是不得已。公案虽多,唯独念佛审实的话头,尘劳中极易得力。”提倡念佛话头的禅修。

对于坐禅念佛,他也提出了新解:

所云坐禅,而禅亦不属坐。若以坐为禅,则行住四仪又是何事?殊不知禅乃心之异名,若了心体寂灭,本自不动,又何行住之可拘?苟不达自心,虽坐亦剩法耳。定亦非可入,若有可入,则非大定。所谓“那伽常在定,无有不定时”,又何出入之有?【12】

“那伽”,此指佛。佛的行、住、坐、卧都在定,据此,那伽亦谓“常在定”。这是说禅是心,不能拘泥于坐。又大定也不可入,佛就并无出入而常在定。又说:

今所念之佛,即自性弥陀,所求净土,即唯心极乐。诸人苟能念念不忘,心心弥陀出现,步步极乐家乡,又何必远企于十万亿国之外,别有净土可归耶?【13】

教人念佛时彻悟自性,成就唯心极乐净土,也就是提倡念佛与禅合而为一。

当代禅宗泰斗虚云和尚(1840—1959),身承五宗,长期参禅,久有体悟。他不仅对禅门五家宗派同样尊重,而且也提倡禅净双修。他说:“参禅念佛等法门,本来都是释迦老子亲口所说,道本无二,不过以众生夙因和根器各各不同,为应病与药计,便方便说了许多法门来摄化群机。”【14】又说:“于动散之时,则持名念佛。静坐之际,则一心参究‘念佛是谁’。如斯二者,岂不两全其美。”【15】

虚云在提倡禅净双修的同时,还认为:“参禅、念佛、持咒等一切法门,皆教众生破除妄念,显自本心。佛法无高下,根机有利钝。其中以念佛法门比较最为方便稳妥。”【16】表现出当代禅门大师对持名念佛的充分认同和高度肯定。

当代禅门又一高僧圆瑛(1878—1953)的禅修宗旨是教宗兼弘,侧重禅净,归心净土,念佛则智愚老少咸宜,而念佛达到极致,则与禅悟无异。圆瑛大师提倡禅净双修,禅修时系心于佛,即守定阿弥陀佛的话头参究,实际上把禅修融进净土,为归心净土提供修持基础。

禅净双修、禅净等持的念佛禅,至今仍为中国汉传佛教界禅法的主流。目前汉传寺院的修习,大多是禅净双修。明朝末年,福建高僧隐元隆琦,将中国明代盛行的“念佛禅”带到了日本。隐元开创了日本禅宗的黄檗宗,被日本后水尾法皇赠封号大光普照国师。

本性法师简介

本性法师,福建省宁德市人。先后毕业于南京栖霞山佛学院、北京中国佛学院、斯里兰卡凯拉尼亚大学研究生院,获得硕士学位。泰国摩诃朱拉隆功大学荣誉博士、中国巴利语系高级佛学院专业课教材编写组成员、评审组成员。

学术研究的主要领域为:中国汉传禅学禅法、佛教社会学、南传佛教《清净道论》与汉传佛教《楞严经》的比较研究、佛教教育与创新科技。现任中国佛教协会海外交流委员会副主任、福建省佛教协会常务副会长、福建佛学院院长、福建省开元佛教文化研究所所长。兼任泰国摩诃朱拉隆功大学大乘佛教研究中心中方主任。主编出版《圆瑛大师全集》《福建历代高僧评传》等。出版个人佛学专著《中华佛教禅门五宗》《中华佛教四大禅法》《中国禅法的跨国与跨界》等。出版个人学修《禅思录》与《禅旅记》逾十部。应邀于美国、英国、法国、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斯里兰卡等演讲中华禅学三十多场。

附录:

1. 延寿著、刘泽亮点校整理:《永明延寿禅师全书》,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年,第1594页。

2. 魏磊:《净宗法语大观》,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10年,第289页。

3. (明)蕅益大师选编,张景岗点校:《净土十要》,北京:九州出版社,2013年,第448页。

4. (宋)师明编著:《续古尊宿语要》,《卍新纂续藏经》第68册,第358页。

5. (元)中峰明本撰:《幻住庵清规》,《卍新纂续藏经》第63册,第585页。

6. (元)中峰明本撰:《天目明本禅师杂录》,《卍新纂续藏经》第70册,第745页。144也。

7. 方立天:《中国佛教哲学要义》,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026页。

8. 同上。

9. (明)蕅益大师选编、张景岗点校:《净土十要》,北京:九州出版社,2013年,第315页。

10. 陈扬炯:《中国净土宗通史》,南京:凤凰出版社,2008年,第435页。

11. (明)憨山大师著述、曹越主编、孔宏点校:《憨山老人梦游集》,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年,第60页。

12. 梁晓虹:《禅宗史话》,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66页。

13. (明)憨山大师著述、曹越主编,孔宏点校:《憨山老人梦游集》,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年,第16页。

14. 虚云著、释明贤选编:《虚云老和尚禅要》(云门宗丛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年,第23页。

15. 同上,第296页。

16. 同上,第298页。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