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性法师《一月映万川》:念佛禅法的法理依据
佛教
佛教 > 资讯 > 正文

本性法师《一月映万川》:念佛禅法的法理依据

本文出自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的《一月映万川——中华汉传佛教四大禅法修学入门》,书中梳理了中华禅四大禅法,即默照禅法、看话禅法、念佛禅法、止观禅法的创立、传承、法理依据和修证方法,是佛教院校学生、社会禅学爱好者、广大佛教信众等修学中华禅四大禅法的入门读物。以下为原文部分摘录:

禅与净,是两个在中国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佛教修行方式。禅净等持是自唐、宋、元、明、清以来中国佛教修证的总方向。可以说,没有禅净等持,就没有宋明以后的中国佛教的兴盛。在禅净独立成宗之前,禅净等持主要是以念佛禅的形式出现的。在禅净独立成宗之后,念佛禅不断深化与发展,可以说,念佛禅是禅净等持思想与实践的体系化和圆融化。

禅和净的最终目的都是要摆脱生死烦恼,解脱成佛。两者不但不存在根本的分歧,而且有很多契合之处,可以相互融通。禅宗的明心见性,就是体悟真如、实相。净宗所念的阿弥陀佛,梵文原意为“无量光”“无量寿”,是对真如、实相的形象化、人格化。祖师们常说“自性弥陀,唯心净土”,就是说阿弥陀佛、西方净土即是自心本性的心性显现。净宗是从外在的人格化的、形象化的净土入手,以信、愿、行称念佛名,当功夫精纯,念到一心不乱,念而无念时,就能够见到“自性弥陀,唯心净土”了。一旦见了自性弥陀,唯心净土,也就必然感应到阿弥陀佛及西方净土了。至于念药师佛,或弥勒佛等,亦是同理。

最早把念佛禅介绍到中土的经典是《般舟三昧经》。《般舟三昧经》介绍了“般舟三昧”这一大乘佛教重要的禅观。“般舟”梵语为pratyutpanna,原为现前、现在之意。依本经修行,可使一切诸佛皆现在前,故称“般舟”。所以“般舟三昧”,又称为“诸佛现前三昧”“般舟定”“佛立三昧”“见佛定”等。经云:

菩萨欲疾得是定(三昧)者,常立大信,如法行之则可得也,勿有疑想如毛发许。是定意法。名为菩萨超众行……持是行法便得三昧,现在诸佛悉在前立。

菩萨如是持佛威神力,于三昧中立自在,欲见何方佛即得见。何以故?持佛力、三昧力、本功德力,用是三事故得见。【1】

经中明确指出,修习这种念佛禅,“十方诸佛悉在前立”,能获得无量的功德。

《般舟三昧经》以大乘般若空观来指导念佛,通过念佛而证悟大乘“人法二空”的佛理。其将念佛与禅观相结合,提倡念佛禅,突出一切“无所有”的般若性空思想,主张“心是佛心”,“心作佛”,这对后世的禅宗,影响深远。

经中言:

闻经大欢喜作是念:佛从何所来?我为到何所?自念佛无所从来,我亦无所至。自念欲处色处无色处,是三处意所作耳(三界唯心造)。我所念即见,心作佛,心自见。心是佛心,佛心是我身。心见佛,心不自知心,心不自见心。心有想为痴,心无想是涅槃,是法无可乐者。设使念为空耳,无所有也。菩萨在三昧中立者,所见如是。佛尔时说偈言:

心者不自知,有心不见心,心起想则痴,无心是涅槃,是法无坚固,常立在于念,以解见空者,一切无想愿。【2】

在汉传佛教经典中,心、心性是核心问题。

《楞伽经》云:“佛语心为宗,无门为法门。”

《四十二章经》云:“识自心源,达本佛理。”

《宝云经》云:“一切诸法,心为上首。若知于心,则能得知一切诸法。”

《华严经》云:“心如工画师,画种种五阴,一切世界中,无法而不造。如心佛亦尔,如佛众生然,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云:“三界之中,以心为主,能观心者,究竟解脱。”

永明延寿大师的《宗镜录》云:“真心以灵知寂照为心,不空无住为体,实相为相。妄心以六尘缘影为心,无性为体,攀缘思虑为相。又云:灵知之性,虽无名相,寂照无遗。”

《宗镜录》卷二十一中设问:“净土以何为体?”答曰:“以佛自在无漏心为体。”

天台《无量寿疏》云:

夫乐邦之与苦域,金宝之与泥沙,胎狱之望华池,棘林之比琼树,诚由心分垢净。见两土之升沉,行开善睹恶二方之粗妙,喻于形端则影直,源浊则流昏,乃至可谓微行妙观至道要术者哉!此经心观为要术。一念心起,净土宛然。无作体如故言微行,一心三观皆空假中,能假虽分,互照不思议境,要在心源,即观功也。横周竖穷,平等无二,三观因圆,三德果满,皆由心要义成。【3】

《大乘起信论》云:

所言法者,谓众生心,是心则摄一切世间出世间法。依于此心,显示摩诃衍义,何以故,是心真如相,即示摩诃衍体故。是心生灭因缘相,能示摩诃衍自体相用故。【4】

又云:

显示正义者,依一心法有二种门。云何为二?一者,心真如门;二者,心生灭门。是二种门皆各总摄一切法。此义云何?以是二门不相离故。【5】

心真如门与心生灭门是心灵有机的统一,矛盾的统一。心真如门是清净本觉、本性。心生灭门是杂染的不觉,众生因无始无明,沉沦于生灭的现象界,寻相逐名,起惑造业。虽然沉沦而本性恒常清净。本性本觉如同镜体,虽然众生所见镜面有灰尘,所见皆为杂染、模糊之影像,然镜体始终光洁,故《六祖坛经·自序品第一》云:

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6】

日本密宗祖师兴教大师觉鑁在其著作《阿弥陀秘释》中诠释道:

天竺称阿弥陀,唐翻无量寿,无量光等。一者无量寿,法身如来居法界宫,不生不灭,是故大日如来或名无量寿佛。二者无量光,法身如来妙观察智光,遍照无量众生,无量世界,常恒施利益。故大日如来或名无量光佛。是故唱“阿弥陀”三字,灭无始重罪。弥字一心平等无我大我义,陀字一心诸法如如寂静义。【7】

在此,兴教大师从密宗的视角诠释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即是宇宙人生的本心,六道众生的真如自性心,是一心平等无我大我,是一心诸法如如寂静。所以念“阿弥陀佛”就是念自性清净心,亦即参禅。心为万法之源,一切法由心而起。“

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抓住心就抓住一切,安定心就安定一切,庄严心就庄严一切。故《忏悔偈》云:

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心亡罪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a《维摩诘经》云: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8】

《楞严经》中,佛陀向阿难七次征询其心在何处,阿难的回答全都被否定、呵责。最后,佛陀指明: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9】

阿难七次对心的回答,都执著于生灭无常的事相之心,“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要出离生死,就要明心见性,发现自己的常住真心、性净明体,而不能用妄想心。

因为不知真心,以六尘缘影的妄心,即第六意识为自心,内被欲望所驱使,外被声色六尘所诱惑,迷真逐妄。第六意识不断追逐外在的事物,心被外在的事物所控制,迷失真性,执著外物,其感受、思想时时随着外在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永远在喜怒哀乐、兴衰得失、苦恼焦虑之中打转,不得安心。念佛禅,可以让我们从低劣、不安、不健全的心的状态,上升到高层次的、健全的、安宁的、圆满的心的境界。

从佛教理论高度系统地融合禅净,倡导念佛禅的,是唐末宋初的禅学大师永明延寿。永明延寿大师是会通禅教、禅净、禅律的集大成者,他以万善同归、理事无碍的思想,继承中国禅宗自达摩以来以心为主、注重心性论的传统,立“一心为宗”,调汇、融合佛教各宗,将一切经教纳入“一心”,折中法相、华严、三论、天台等宗派以融合于禅。又融汇、调合、会通禅净,提倡禅净等持,他本人也是身体力行,持戒精严,参禅、行道、念佛。永明延寿大师集禅门法眼宗的第三代宗师与净土宗的第六祖为一身,威望极高,受到吴越王钱氏政权的尊崇礼遇和大力支持,对后世佛教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奠定了宋代之后整个中国佛教的主要格局,被公认为是继六祖慧能之后“古今第一大善知识”。

永明延寿大师论述禅净等持时说:

唯心净土者,了心方生,如来不思议境界经云:三世一切诸佛,皆无所有,唯依自心。菩萨若能了知诸佛及一切法皆唯心量,得随顺忍,或入初地,舍身速生妙喜世界,或生极乐净佛土中,故知识心方生唯心净土,着净只堕所缘境中。既明因果无差,乃知心外无法。又平等之门,无生之旨,虽即仰教生信,其乃力量未充,观浅心浮,境强习重,须生佛国以仗胜缘,忍力易成速行菩萨道。【10】

永明延寿大师依据众生根机不同,融合净土宗的西方净土与禅宗的唯心净土,他指出:上根之人若能悟心性无生之旨,当下即是净土,这是禅宗一贯主张的唯心净土;而下根之人,则仗佛之胜缘,以信愿行往生西方净土。

诸佛说法,不离二谛,以真统俗,无俗不真,以俗会真,万法宛尔。又经云:虽知诸佛国及与众生空,常修净土行,教化诸群生。汝但见说圆成实性无相之教,破遍计所执毕竟空无之文,不信说依他起性因缘之教,即是不信因果之人,说于诸法断灭相者。【11】

他指出:如果偏于谈性空而不知缘起,不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断灭之见。既不能否定万法性空,也不能否定净土是有,空有圆融无碍的中道才是正确的见解。他从理事圆融的角度说,禅的“一念顿具,不妨万行施为”,所以众生虽即心即佛,但“久翳尘劳”,须“众善显发,万行磨治,方便引出”,通过“万行增修,令其莹彻”。这就是说,心性的顿悟与念佛的修行不仅没有矛盾,而且互相促成。

禅宗的一大特点是认为语言文字不能体现实相,“言语道断”,“说即不中”,即使佛教经论、诸佛名号亦是如此。但是,永明延寿大师为持名念佛注入了禅意。永明延寿大师论述了名号与实相的关系,肯定言语名号的真实意义和重要作用,论证了念佛禅的重要性,他说:

名字性空,皆惟实相,但从缘起,不落有无。法句经云:佛告宝明菩萨,汝且观是诸佛名字,若见有,说食与人,应得冲击,若名字无者,定光如来不授我记及于汝名。【12】

他指出,名字本身虽属空假,但能体现实相,因此,既不能将名执为实有,也不能将其看作空无,否定名字的意义和作用。而且名言音声在佛教修行当中有特殊的功用,“夫声为众义之府,言皆解脱之门,一切趣声,声为法界,经云:一一诸法中,皆含一切法,故知一言音中,包罗无外,十界具足,三谛理圆”。【13】言语音声当中包含了佛教义理,因此一切经论言教都是解脱法门,念佛即能“冥契实相”。他说:“唯心念佛,以唯心观,遍该万法,既了境唯心,了心即佛,故随所念,无非佛矣。”【14】念佛不唯口念,更是心念,以心与佛契,才是真念佛。

太虚大师在《中国佛学》之《禅台贤流归净土行》一章中,指出:

在最初阶段,禅净尚未分家,念佛即是修禅,故有所谓念佛禅。当时以念佛观为诸禅观中之最高者,即慧远大师所谓的“功高易进,念佛为先”。【15】

禅宗与净土宗,就理论层面而言,本来就是不二而没有差别。《大集经》云:“……若人但念阿弥陀,是为无上深妙禅。”也就是说,众生要想证得无上菩提,就要修习念佛禅三昧,无上深妙禅就是念“阿弥陀佛”,念到一心不乱,清清净净,这就是不生不灭的法门。

近代净土宗祖师印光大师是比丘本性所仰慕的高僧,我在常熟市兴福寺出家,常去附近印光大师曾驻锡的苏州灵岩山道场参访。印光大师在《念佛三昧摸象记》中,曾就念佛一法开示说:

若论其法,必须当念佛时,即念返观。专注一境,毋使外驰。念念照顾心源,心心契合佛体。返念自念,返观自观。即念即观,即观即念。务使全念即观,念外无观。全观即念,观外无念。观念虽同水乳,尚未鞫到根源。须向者一念南无阿弥陀佛上,重重体究,切切提撕。越究越切,愈提愈亲。及至力极功纯,豁然和念脱落,证入无念无不念境界。所谓灵光独耀,迥脱根尘。体露真常,不拘文字。心性无染,本自圆成。但离妄念,即如如佛者。此之谓也。工夫至此,念佛法得。感应道交,正好著力。其相如云散长空,青天彻露。亲见本来,本无所见。无见是真见,有见即随尘。到此则山色溪声,咸是第一义谛。鸦鸣鹊噪,无非最上真乘。活泼泼应诸法,而不住一法。光皎皎照诸境,而了无一物。语其用,如旭日之东升,圆明朗照。语其体,犹皓月之西落,清净寂灭。即照即寂,即寂即照。双存双泯,绝待圆融。譬若雪覆千山,海吞万派。唯是一色,了无异味。无挂无碍,自在自如。论其利益,现在则未离娑婆,常预海会。临终则一登上品,顿证佛乘。唯有家里人,方知家里事。【16】

印光大师所开示的,亦是禅净不二之理。

弘一法师是现代佛门巨匠,佛学造诣精深,他以华严为境、律法为行、导归净土为果。弘一法师对印光大师十分尊仰,力倡大家学习《印光法师文钞》。他开示说:

念佛法门,最为切要。幸以是自利利他。《印光法师文钞》,宜熟览玩味,自知其下手处也。【17】

他还组织念佛会,作演讲,写文章,强调念佛的好处:可以增定力、起信心、得解脱,“若一心念佛,获证三昧,我执自尔清除”。

本性法师简介

本性法师,福建省宁德市人。先后毕业于南京栖霞山佛学院、北京中国佛学院、斯里兰卡凯拉尼亚大学研究生院,获得硕士学位。泰国摩诃朱拉隆功大学荣誉博士、中国巴利语系高级佛学院专业课教材编写组成员、评审组成员。

学术研究的主要领域为:中国汉传禅学禅法、佛教社会学、南传佛教《清净道论》与汉传佛教《楞严经》的比较研究、佛教教育与创新科技。现任中国佛教协会海外交流委员会副主任、福建省佛教协会常务副会长、福建佛学院院长、福建省开元佛教文化研究所所长。兼任泰国摩诃朱拉隆功大学大乘佛教研究中心中方主任。主编出版《圆瑛大师全集》《福建历代高僧评传》等。出版个人佛学专著《中华佛教禅门五宗》《中华佛教四大禅法》《中国禅法的跨国与跨界》等。出版个人学修《禅思录》与《禅旅记》逾十部。应邀于美国、英国、法国、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斯里兰卡等演讲中华禅学三十多场。

附录:

1. 陈兵编注:《净土经论念佛诀要》,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66页。

2. 陈兵编注:《净土经论念佛诀要》,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69页。

3. 苏志雄编撰:《历代大藏经序跋略疏》,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2年,第424页。

4. (梁)真谛译、高振农校释:《大乘起信论校释》,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12页。

5. 同上,第16页。

6. 姚彬彬注:《六祖坛经》,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16年,第90页。

7. 魏磊:《净宗法语大观》,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10年,第38页。

8. 净慧:《守一不移》,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2018,第555页。

9. 赖永海:《维摩诘经》,北京:东方出版社,2016年,第260页。

10. 南怀瑾:《楞严大义今释》,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6页。

11. 延寿著、刘泽亮点校整理:《永明延寿禅师全书》,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年,第1575页。

12. 同上。

13. 延寿著、刘泽亮点校整理:《永明延寿禅师全书》,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年,第1558页。

14. 同上,第1561页。

15. 同上,第1576页。

16. 太虚:《太虚佛学》,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2年,第115页。

17. 释印光:《印光法师文钞全集》,北京:团结出版社,2013年,第584页。

18. 李叔同:《弘一法师全集》,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3年,第42页。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