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出自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的《一月映万川——中华汉传佛教四大禅法修学入门》,书中梳理了中华禅四大禅法,即默照禅法、看话禅法、念佛禅法、止观禅法的创立、传承、法理依据和修证方法,是佛教院校学生、社会禅学爱好者、广大佛教信众等修学中华禅四大禅法的入门读物。以下为原文部分摘录:
以下根据太虚大师关于念佛禅的论述,来详细地介绍念佛禅法的几位创始祖师。
支娄迦谶,简称支谶,东汉桓帝末年(167年前后)从月支来到洛阳的佛经译师。他通晓汉语,除了独自翻译而外,还和早来的竺朔佛(一称竺佛朔)合作翻译了《道行般若经》和《般舟三昧经》。他译经的年代是在灵帝光和、中平年间(178—189),在中原译经前后约20年,比安世高稍迟。
支娄迦谶的译文比较流畅,能尽量保全原意,故多用音译。后人说他译文的特点是“辞质多胡音”。他译出的佛经数量虽然不多,但对中国佛教史和思想史的发展却产生了重大影响。支谶译籍的种类恰恰和当时安世高所译的相反,几乎全属大乘,可说是大乘典籍在汉土翻译的开端。如《道行般若经》,是反映佛教般若学的较早的一部佛经,主要宣扬大乘佛教诸法性空、诸法如幻的思想,是大乘般若学传译入中国内地之始。《首楞严三昧经》和《般舟三昧经》是讲大乘禅观的佛经,《般舟三昧经》特别宣扬了阿弥陀佛净土信仰,是西方净土思想传入中国内地的开端。
念佛禅在东晋名僧慧远大师那里得到了进一步的倡导,一代名僧道安及其弟子慧远大师都在这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道安禅师,以先修安般禅,后用念佛禅的模式,称颂弥勒尊佛的名号,往生兜率内院。
慧远大师,据《高僧传》等记载,原是雁门楼烦人(在今山西省宁武附近)。他生于东晋成帝咸和九年(334),卒于东晋安帝义熙十二年(416),一生几乎与东晋王朝相始终。
《高僧传》中说到他少年时“少为诸生,博综六经,尤善老庄”,“虽宿儒英达,莫不服其深致”。
当时道安禅师在太行山脉的恒山立寺传教,“弘赞像法,声甚着闻,远遂往归之。”道安禅师是当时佛教界的著名领袖人物,是佛图澄的弟子。他通内外之学,集佛学中般若、禅法二系之大成。慧远大师为道安禅师的学问所折服,投于道安门下。这是他人生道路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慧远大师师事道安禅师长达二十多年(自354—378),其间埋头于佛学研究,受到道安禅师的重视。道安禅师常叹曰:“使道流东国,其在远乎。”预言慧远大师将推动佛教圣道在中国的流传。
后因战乱,慧远大师不得不与恩师道安禅师分手,他率弟子数十人南下,先到荆州,后经过江西庐山脚下的九江。慧远大师被庐山之秀丽景色所吸引,“见庐峰清静,足以息心,始住龙泉精舍”,后浔阳剌史桓伊为他在西林寺东别建寺院,这就是后来著名的庐山东林寺。慧远大师认为庐山是佛教修行的好地方,东林寺修成后,他即“卜居庐阜三十余年”,从此“影不出山,迹不入俗”,直到圆寂。
庐山时期是慧远大师从事佛教活动最重要的时期。以他的学问和人格之影响,在其周围聚集了一大批弟子,由此而形成了庐山僧团,此外还吸引了一些儒学之士来此修行。慧远大师对小乘禅学和大乘般若学都有很深造诣,《出三藏记集》中说,他对于“无生实相之玄,般若中道之妙,即色空慧之秘,缘门寂观之要,无微不析,无幽不畅”。
慧远大师因见禅法、律藏多残缺不齐,故派自己的弟子法净、法领远至西域,求梵经传译。他还在此组织了大小乘经、律、论的翻译,并自著《大乘大义章》《法性论》《大智度论要略》等大乘般若经典。并与刘遗民、周续之等在庐山阿弥陀佛像前立誓往生西方净土,对后世净土宗的形成和发展有直接的促进作用,他本人也因此而被后世推为净土宗的初祖。此外,他将印度佛教的轮回说与中国传统的善恶报应思想相结合,努力促使外来的佛教学说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相融合。
慧远大师对中国佛教发展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他所倡导的念佛禅观,是他整个佛教思想的一个组成部分。
公元402年,在慧远大师的倡导下,刘遗民等123人,在庐山般若台精舍内,阿弥陀佛像前,修念佛三昧,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并著文铭石,“法师释慧远贞感幽奥,宿怀特发,乃延命同志,息心贞信之士,百有二十三人,集于庐山之阴,般若台精舍阿弥陀像前。率以香华,敬荐而誓焉……”接着又说:“夫缘化之理既明,则去来之兆显矣;迁感之数既符,则善恶之报必矣;推交臂之潜谕,悟无常之期切;审三报之相催,知险趣之难拔。此其同志诸贤,所以夕惕朝勤,仰思攸济者也。”
从这铭文中,可以看出刘遗民等修念佛三昧,往生西方极乐,是在“夫缘化之理既明,则去来之兆显矣”的基础上的,也就是深明佛法大意,甚深般若的基础上修念佛三昧的。
根据《般舟三昧经》的经文教导,修习念佛禅是要非常虔诚、恭敬和精进的,如经中说:
欲学是三昧者,当敬于师,承事供养视当如佛。视善师不如佛者,得三昧难。菩萨敬善师,从学得是三昧已,持佛威神于中立,东向视见若干百千万亿佛,十方等悉见之,譬如人夜起观星宿甚众多。菩萨欲得见今现在佛悉在前立者,当敬善师,不得视师长短,当具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一心,不得懈怠。【1】
念佛禅就是一心专念,都摄六根,不取一切外相,观见佛之境界,以念佛入禅定。这也是中土第一次结社共同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而修念佛三昧的。
刘遗民、周续之、宗炳、张野等,都是当时的一些隐士。其中如刘遗民(352—410)曾任宜昌、柴桑县令,后去职,与周续之、陶渊明等相交,时称“浔阳三隐”。周续之(358—423)世称“通隐先生”。他从小在豫章太守范宁门下受业,通五经、五纬,人称“十经童子”。后闭户读书,虔信佛法,精通般若妙理。
慧远大师以念佛三昧为修行实践,提倡禅定与净土信仰相结合的禅学思想,对当时的佛教界产生了很大影响。当时南方佛教受崇尚清谈的玄风影响,偏重于佛教义理、般若义诣的探索和研究。当时的名僧、名士,谈玄论空,出入于《老子》《庄子》《易经》三玄之学。在这种清谈时代氛围之下,慧远大师大力强调修行念佛禅,一扫这种空谈盛行之风,令人耳目一新。
后世还有许多人因仰慕庐山高贤结社念佛,仿效慧远大师遗风而结社念佛的。如唐代法照禅师于大历四年(769)在衡州湖东寺建立“念佛道场”,宋代省常禅师于淳化年间(990—994)在钱塘昭庆院结“净行社”,宗赜禅师于元祐年间(1086—1093)在真州长芦寺建立“莲华胜会”等。
可见,慧远大师倡导禅修与西方净土往生相结合的念佛禅,在中国佛教发展史上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
慧远大师所倡导的念佛三昧,是依《般舟三昧经》而修。据经中所说,修此三昧,将在禅定的境界中见到佛现于前。但此“定中见佛”,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境界,慧远大师为此曾与鸠摩罗什大师有过热烈的讨论。
鸠摩罗什大师,是世界的著名思想家、佛学家和佛经翻译家,他祖籍天竺,出生于西域龟兹国(今新疆库车),家世显赫,天资超凡,其著名弟子有道生、僧叡、道融、僧肇,合称“什门四圣”。
鸠摩罗什大师与弟子译成《大品般若经》《法华经》《维摩诘经》《阿弥陀经》《金刚经》等佛经和《中论》《百论》《十二门论》等论著,系统介绍了龙树中观学派的学说。总计翻译经、律、论、传94部、425卷,其中“三论”(《中论》《十二门论》《百论》)为三论宗主要依据;《成实论》为成实学派主要依据;《法华经》为天台宗主要依据;《阿弥陀经》为净土宗所依“三经”之一等。这些大乘佛教的重要经论,对中国佛教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鸠摩罗什大师于姚秦弘始三年(401)来到长安后,一大批当时佛教界的精英人才就聚集在他身边。当时,长安的鸠摩罗什大师的译经道场,与庐山的慧远大师的僧团南北相应,成为中国佛教的中心。
在禅法方面,鸠摩罗什大师于弘始四年(402)译出《坐禅三昧经》二卷(或三卷)。《坐禅三昧经》又称《坐禅三昧法门经》《菩萨禅法经》《禅法要》等,略称《禅经》。这是一部集马鸣菩萨、婆须蜜、僧伽罗叉、优波崛、僧伽斯那等诸师禅法之要,综合大小乘禅观的著作。
慧远大师对于这样一位享有盛誉的佛学大师十分仰慕,他通过书信,与鸠摩罗什大师就大乘佛教中的一些重要深义展开了探讨。慧远大师提出问题,鸠摩罗什大师依大乘经中之义作答,后来结集为著作《大乘大义章》。
《大乘大义章》共有十八问答,其中第十一个问答是专门讨论“念佛三昧”的:
(慧远大师)问曰:念佛三昧,《般舟经·念佛章》中说,多引梦为喻。梦是凡夫之境,惑之与解皆自厓,己还理了。而经说:“念佛三昧见佛,则问云,则答云,则决其疑网。”若佛同梦中之所见,则是我相之所瞩想,相专则成定,定则见佛。所见之佛,不自外来,我亦不往,直是想专理会,大同于梦了。疑夫我或不出,化佛或不来,而云何有解?解其安从乎?若真兹外应,则不得以梦为喻。神通之会,自非实相,则有往来。往则是经表之谈,非三昧意,后何以为通?又《般舟经》云:“有三事得定,一谓持戒无犯,二谓大功德,三谓佛威神。”为是定中之佛?外来之佛?若是定中之佛,则是我想之所立,还出于我了。若是定外之佛,则是梦表之圣人。然则成会之表,不专在内,不得令闻于梦,明矣。念佛三昧,法法为尔否?二三之说,竟何所从也?
(鸠摩罗什)答:见佛三昧有三种:一者菩萨或得天眼、天耳,或飞到十方佛所,见佛难问,断诸疑网;二者虽无神通,常修念阿弥陀等现在诸佛,心住一处,即得见佛,请问所疑;三者学习念佛,或以离欲,或未离欲,或见佛像,或见生身,或见过去、未来、现在诸佛。是三种定,皆名念佛三昧,其实不同者。得神通,见十方佛。余者最下。统名念佛三昧。
复次,若人常观世间厌离相者,于众生中,行慈为难。是以为未离欲诸菩萨故,种种称赞般舟三昧。而是定力,虽未离,亦能摄心一处,能见诸佛,则是求佛道之根本也。
又学般舟三昧者,离言忆想分别,而非虚妄。所以者何?释迦文佛所说众经,明阿弥陀佛身相具足,是如来之至言。又《般舟经》种种设教,当念分别阿弥陀佛,在于西方,过十万佛土。彼佛以无量光明,常照十方世界。若行如经所说,能见佛者,则有本末,非徒虚妄忆分别而已。以人不信、不知行禅定法,作是念:“未得神通,何能远见诸佛也?”是故佛以梦为喻耳。如人以梦力故,虽有远事,能到能见。行般舟三昧菩萨,亦复如是,以此定力故,远见诸佛,不以山林等为碍也。以人信梦故,以之为喻。又梦是不然之法,无所施作,尚能如是。何况施其功用,而不见也?
又诸佛身有决定相者,忆想分别,当是虚妄。而经说诸佛身皆从众缘生,无有自性,毕竟空寂,如梦如化。若然者,如说行见诸佛身,不应独以虚妄也。若虚妄者,悉应虚妄。若不虚妄,皆不虚妄。所以者何?普令众生,各得其利,种诸善根故。如《般舟经》中见佛者,能生善根,成阿罗汉、阿惟越致。是故当知,如来之身,无非是实。
又忆想分别,亦有时有。若当随经所说,常应忆想分别者,便能通达实事。譬如常习灯烛、日月之明,念复障物,便得天眼,通达实事。又下者持戒清净,信敬深重,兼彼佛神力,及三昧力,众缘和合,即得见佛,如人对见镜像。
又一凡夫,无始以来曾见,皆应离欲得天眼、天耳,还复轮转五道。而般舟三昧,无始生死以来,二乘之人尚不能得,况于凡夫?是故不应以此三昧所见,谓为虚妄。
又诸菩萨得此三昧,见佛则问,解释疑网。从三昧起,住粗心中,深乐斯定,生贪着意。是故佛教行者,应作是念:“我不到彼,彼佛不来,而得见佛闻法者,但心忆分别。了三界之物,皆从忆想分别而有,或是先世忆想果报,或是今世忆想所成。”闻是教已,心厌三界,倍增信敬。佛善说如是微妙理也。行者实时得离三界欲,深入于定,成般舟三昧。【2】
慧远大师提出疑问:梦是凡夫之境界,而禅定修行是圣的境界。为什么修行成圣要以凡夫境界为喻呢。他感到疑惑和不解,对梦中所见之佛的确实性和可靠性有疑问。此外关于所见之佛,究竟是定中之佛,还是外来之佛?如是定中之佛,则由自己意念产生,但那还是离不开自我意识。如说是外来之佛,那么见外来之佛,也就是有忆想分别,那还是属于虚妄见解。因此经中说念佛三昧“所见之佛,不自外来,我亦不往”,那么所见之佛究竟是什么佛呢?
针对慧远大师的问题,鸠摩罗什大师解释说有三种见佛:
一者菩萨或得天眼天耳,或飞到十方佛所,见佛难问,断诸疑网。二者虽无神通,常修念阿弥陀等现在诸佛,心住一处,即得见佛,请问所疑。三者学习念佛。或以离欲,或未离欲,或见佛像,或见生身,或见过去未来现在诸佛。是三种定,皆名念佛三昧,其实不同。【3】
鸠摩罗什大师接着指出,学般舟三昧者,离忆想分别,而非虚妄。释迦佛在诸经中曾说,关于阿弥陀佛的身相具足,都是如来至言,不应该对此产生怀疑。至于《般舟经》中所说阿弥陀佛以及西方世界种种光景,并不是让众生作虚妄分别,而是因为怕众生难以相信接受,所以经中作种种方便设教。因众生不知禅定之法,未得神通,所以无法得见西方过十万国土之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如能修行般舟三昧,以此禅定之力,即能超越时空的障碍,得见西方阿弥陀佛。至于经中以梦为喻,这是为了便于众生理解,是为方便接引众生。并非定中见佛就是梦境。
关于定中所见诸佛身相,鸠摩罗什大师依据大乘经论解释说:佛经说诸佛身皆从众缘生,无有自相,毕竟空寂,如梦如化。修行般舟三昧而得见佛身诸相,是为令众生生起各种善根的缘故,因此不能说是虚妄。应当知道“如来之身,无非是实。”
本性法师简介
本性法师,福建省宁德市人。先后毕业于南京栖霞山佛学院、北京中国佛学院、斯里兰卡凯拉尼亚大学研究生院,获得硕士学位。泰国摩诃朱拉隆功大学荣誉博士、中国巴利语系高级佛学院专业课教材编写组成员、评审组成员。
学术研究的主要领域为:中国汉传禅学禅法、佛教社会学、南传佛教《清净道论》与汉传佛教《楞严经》的比较研究、佛教教育与创新科技。现任中国佛教协会海外交流委员会副主任、福建省佛教协会常务副会长、福建佛学院院长、福建省开元佛教文化研究所所长。兼任泰国摩诃朱拉隆功大学大乘佛教研究中心中方主任。主编出版《圆瑛大师全集》《福建历代高僧评传》等。出版个人佛学专著《中华佛教禅门五宗》《中华佛教四大禅法》《中国禅法的跨国与跨界》等。出版个人学修《禅思录》与《禅旅记》逾十部。应邀于美国、英国、法国、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斯里兰卡等演讲中华禅学三十多场。
附录:
1. 陈兵编注:《净土经论念佛诀要》,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70页。
2. (晋)慧远著、张景岗点校:《庐山慧远大师文集》,北京:九州出版社,2014年,第69页。
3. (晋)慧远著,张景岗点校:《庐山慧远大师文集》,北京:九州出版社,2014年,第87页。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