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空缘起 理与事的交响曲 | 大乘三系思想学术论坛在重庆佛学院隆重召开
佛教
佛教 > 资讯 > 正文

性空缘起 理与事的交响曲 | 大乘三系思想学术论坛在重庆佛学院隆重召开

2024年6月22日,以“性空缘起”为主题的大乘三系思想学术论坛在重庆佛学院多媒体教室拉开序幕。此次学术论坛由重庆佛学院主办,重庆华岩寺承办,大足圣寿禅院、西南大学佛教文化研究中心协办。论坛邀请三系领域研究和修行卓有建树的法师和学者作为主讲,同时邀请相应的专家进行对谈,共同探讨佛法奥义。

性空缘起 理与事的交响曲 | 大乘三系思想学术论坛在重庆佛学院隆重召开

理与事的交响曲 大乘三系思想学术论坛

性空缘起 理与事的交响曲 | 大乘三系思想学术论坛在重庆佛学院隆重召开

开幕式

重庆佛学院院长、华岩寺方丈道坚大和尚,河北佛学院教务长、中国佛学院讲师明洽法师,峨眉山佛学院副院长隆藏法师,中山大学教授冯焕珍,西南民族大学教授尹邦志,四川大学教授哈磊,西南民族大学副教授覃江,重庆大学副教授邹小兵,西南大学佛教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张爱林等嘉宾与学者、重庆佛学院师生,以及佛学爱好者约两百余人参与聆听。

正智法师主持开幕式

正智法师主持开幕式

开幕式由重庆市佛教协会副会长、涪陵法雨寺住持正智法师主持,正智法师对三系对话做了简要溯源,并对参会嘉宾进行了介绍。

道坚大和尚致辞

道坚大和尚致辞

重庆佛教协会副会长、重庆佛学院院长、重庆华岩寺方丈道坚大和尚在开幕式上致辞,简要介绍了此次活动缘起,并回顾了多位佛学院前辈筚路蓝路的办学历程,最后对新一代佛子如何在当今时代弘法利生提出了期望。

第一场 中观学性空缘起思想

上午9时许,河北佛学院教务长、中国佛学院讲师 明洽法师开启第一场《中观学性空缘起思想》主题讲座。

张爱林教授主持讲座

张爱林教授主持讲座

明洽法师主讲《中观学性空缘起思想》

明洽法师主讲《中观学性空缘起思想》

明洽法师主要讲解如何进入中观教法,法师以自身进入中观教法的路径为例阐释怎样把中观教法形成一个有机体,法师认为进入中观教法的第一阶段把对“缘起”和“性空”的问题聚焦在了宗喀巴大师关于中观见解的五部大论上。明洽法师指出宗喀巴大师是在承许印度月称论师的中观见基础上进行中观教法的抉择,而月称论师又是在面对佛护论师和清辨论师在解释龙树菩萨《中论》时产生的不同见解中,抉择了佛护论师的见解。第二个阶段的工作要做的是和汉地的中观学阐释进行联结,通过清辨论师、月称论师、僧肇大师对中观学中的主要问题的论述来解析怎么样去进入中观和进行中观教学。

性空缘起 理与事的交响曲 | 大乘三系思想学术论坛在重庆佛学院隆重召开

明洽法师讲到论文的思路由三大部分组成:缘起法——世间层面之显现、缘起法的本质——自性空、二谛视角下“缘起”与“性空”的圆融。第一部分主要阐释“缘起”这一概念在三个层面上的含义。第二部分主要阐述凡夫在认知“缘起法”时会遇到的障碍以及如何破除障碍。第三部分指出中观师对“缘起 ”与“性空 ”圆融关系的认知主要体现在整合“二谛 ”的阐释中。

嘉宾对谈 第一场

性空缘起 理与事的交响曲 | 大乘三系思想学术论坛在重庆佛学院隆重召开

第一场讲座对谈嘉宾有峨眉山佛学院副院长、研究生部主任隆藏法师,中山大学博士生导师冯焕珍教授,西南民族大学尹邦志教授,西南民族大学覃江副教授,四川大学哈磊教授,重庆大学邹小兵副教授。

覃江副教授就明洽法师论文第二部分批判中观师存在“所破太宽”的错误在于将“自性存在”等同于“存在”这部分内容提出问题:“自性有”和“有”这两个概念如何区分以及区分它们有何效用?

性空缘起 理与事的交响曲 | 大乘三系思想学术论坛在重庆佛学院隆重召开

明洽法师对此作出回应:“自性存在”指的就是缘起的作用,存在自性的存在就是不依赖因缘的这种存在,而“存在”指的是缘起有。中观师破的是“自性存在”但不破世间共许的“存在”。

性空缘起 理与事的交响曲 | 大乘三系思想学术论坛在重庆佛学院隆重召开

隆藏法师指出此讨论的核心问题就是对“自性”的理解。隆藏法师对“存在”的两个梵文词汇“bhāvati ”与“svabhāva”在具体含义上的不同进行了阐释,前者侧重于变化的存在,后者指的是在相用上区别于其他事物的自身特征的存在,而凡夫容易将此理解为孤立静态的存在。隆藏法师还指出唯识学建立的三种自性:依他起自性、遍计所执性、圆成实性,它与中观学在破斥遍计所执自性层面达成共识。邹小兵副教授认为本篇论文在开始的时候和唯识学的观点是完全一致的,即缘生法非常非一,在此唯识和中观已经达成共识,但是明洽法师后面论文中为何未完全贯彻这一观点。

明洽法师回应:《入中论》中唯识师和中观师的辩论的一个焦点就是缘起法,虽然都不否认缘起法,但是依他起的“他”有争议,“他”指的是“种子”还是“因缘”?种子是否有自性?中观应成派和中观自续派在胜义谛上都认为世间现象是无自性的,其区别主要是在世俗谛上对“自性”认知不同。

邹小兵副教授进一步提问:承认世间现象的无常性是否能被视为无自性执?

明洽法师认为在缘起的层面把握了,不代表有证悟。另外认知所得和思维表达出来的认知,需要进一步区分。凡夫认知的“无常”和现证的“无常”有距离。

邹小兵副教授认为问题的焦点在什么是依他起性这一问题上。她认为依他起说为缘生比较合适,其他学派在这一点上并未如唯识一样说得清楚。所以中观师说“破多了”,见不到缘生就见不到空性。如果直接说见到空性,就是空了依他起性,清净依他起性也是存在的。

性空缘起 理与事的交响曲 | 大乘三系思想学术论坛在重庆佛学院隆重召开

哈磊教授认为以上的讨论关切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看待世俗现象?哈磊老师指出《阿含经》中以现实经验为切入点依次破除“我执”“五蕴”都是为了显示最后的真实存在“涅槃”。无为法就是通过破斥有为法而显现的,正如《大智度论》中讲空实际是为了显示诸法实相,所以世俗经验的真实性是以一种业相形式呈现的,是一种心识的虚妄相。

冯焕珍教授问到缘起和性空怎么融合,它融合以后呈现出一种怎么样的性相用?

明洽法师认为中观师对于“缘起”与“性空”的圆融关系的认知主要体现在整合“二谛”的阐释中。“二谛”学说涵盖了佛陀的一切教法。“谛”即“有”、“存在”之意,一个是对世间而言的,另一个是对圣者而言的存在。中观师对世俗谛的定义是对于能障者来说的真理。“世俗谛”的第二义是“相互依存”的缘起义。第三义即“世间名言 ”。我们必须以“正理”破除实执之识的所执境——自性有,而非缘起诸法本身。强调“有”与“自性有”、“存在”与“自性存在”的关系。只是了解了缘起的三义还不能成为中观师,还要看到缘起和自性的矛盾性。

尹邦志教授认为中观学的论辩性特别突出有两点原因:一是受当时印度的思想环境影响。龙树菩萨和他的弟子们是靠辩论赢得大乘佛教的立足之地的。二是中国人非常讲逻辑,比如刚才明洽法师提到有中观应成派、中观自续派,一种说是有形的逻辑,一种是无形的逻辑,都是非常有力量的逻辑,有逻辑就不是诡辩。明洽法师讲的内容是中观应成派的观点,他借用了中观自续派的逻辑,比如宗喀巴大师借用了寂护“不一不异”的一种解释中观的方式。

覃江副教授最后总结到从思想本身的逻辑来说,中观派有一个共通的东西就是“离四边”。这里引申出“有”与“无”一对概念,它们本身就是一个假名,而“有”和“无”的这种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在中观学里面都需要破掉的,很多中观学后期的这种思维方式没有清理干净,才会造成一些误解。

图/文 重庆华岩寺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